时间:2024-07-28
夏璇
摘 要:近些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及其产生的后果渐渐引起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也成为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之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实际上伏笔于初、高中阶段,没有良好的心理结构才是导致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危机最终形成并爆发的关键。当我们认为心理危机是大学期间形成、发展时,心理危机干预应对就已经迟缓,只有在新生入学时开始构建良好的心理结构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迟缓;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4-0064-0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在给当事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惑甚至伤害的同时,还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造成了较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目前,国内各高校都有相关的心理干预措施,甚至部分高校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这些措施在减缓大学生心理危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如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现有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频发的现状。
一、现有心理危机干预方式
国内高校目前的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分为预防与疏导两大类,预防主要表现为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定期调查、测试、同学之间的反馈等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跟踪,利用数据量表进行预判,对心理危机的形成或暴发及时进行干预,最终实现减少心理危机事件次数与频率的目的。疏导则主要作用于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进行疏导前就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我们无法仅仅凭借言语交谈的方式将他们从中度及中度以上心理危机中解救出来。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需要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相关技术,如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等。
由于各高校间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实力与储备并不均衡,大部分高校只能结合自身特点偏重于其中一种,少数高校才能够实现两种心理干预同步实施。尽管预防与疏导相结合才能发挥出较好的心理危机干预效果,但短时间内显然不会是每所高校都可以实现这样的一种结合,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整体成绩并不理想也用事实做出了说明。
二、现有干预方式的迟缓性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1-2],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便全部高校都具备了足够的心理疏导能力,同样无法真正走出大学生心理危机频繁的困境。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中学时代心理问题的延时性发作,高校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预防与疏导)在应对上已经迟缓。
我们不难从现有的文献中发现,学者们基本上潜在地将大学生心理危机研究限定在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期间,并用科学的实验、问卷调查与严谨的统计数据将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危机归纳为学业、家庭、人际交往、社会生存、恋爱、经济、就业等几个方面。我们毫不怀疑其科学性,但我们认为这样的研究数据与结论并无法从根本上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学时代基本都应该存在,为何危机偏要集中爆发在大学期间?
如果从社会责任角度看,似乎因为大学生承载着过多的家庭、社会的期望,因此心理冲突较多,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与严重心理障碍。但相关文献显示,大学期间压力并不是呈现增长趋势,而是两头高中间低,大一、大四学生心理压力高过大二、大三学生。同时,还有不少学者发现新生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3],因学习压力、环境适应障碍等原因引起的精神性疾病休学现象也主要发生在低年级学生中[4],大一年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比例在四个年级中最高[5]。
显然,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在高中期间就已经存在,但一直处于蛰伏状态,直到进入大学后爆发。我们现行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法显然并未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衔接起来,心理危机干预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进行跟踪、预判的方法,尽管以预防为目标但实际上已经存在天然的迟缓性。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更是在心理危机爆发或将要爆发时才会正式登场,不仅干预速度迟缓,此时其心理干预效果也难以让人满意。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探究
尽管上升速度较为缓慢,但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呈逐年上升趋势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心理危机可以爆发于不同年级学生中,并不只纠缠大一新生,但如果我们从心理危机爆发的月份来看,不难发现其中深藏的某些规律。
有数据显示每年3、4、5、11、12月是心理危机高发期,所占比重超过全年的70%,寒假所在月份心理危机相对较少发生。3、4、5月分别是学生返校期、应届生求职高峰期,11、12月是新生入学初期与研究生考试紧张复习期,除去3月之外的危机多发月份刚好都是每学期当中时间段,正是心理上离开亲情最远的时候。此时遇到外在压力,原有的隐藏的心理问题就会被放大,而已经存在的心理危机就可能被激发。
情感缺失或是心理依靠的消失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心理危机,在大学新生中这一点更明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后面几年心理健康起着持续的负面影响。中学到大学正是一个从单纯走向丰富、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和生活方式,其中跨度巨大。生活不会一帆风顺,生活中的挫折、冲突和变化等压力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成长,即便是独生子女也明白这个事实。他们不是完全没有遭遇压力的心理准备,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压力是否严重超出他们的心理阈值。
有学者进行大学生心理压力研究,感觉自己承受较大或很大心理压力的学生比重高达71.3%,心理压力同时还导致相关不良反应[6]。也许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事情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就会成为危机隐患,之所以如此,心理阈值低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心理阈值低并不意味着心理危机的必然性,因为学生还处在身心成长期,他们的心理阈值是可以不断提升的。存在心理危机的那部分学生,心理危机爆发的原因不在心理阈值过低。而在于他们的心理阈值无法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进行有效的适应性提升。
与生理学或心理学意义上的耐受性不同,面对压力的适应性意味着心理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集中在学业、家庭、人际交往、社会生存、恋爱、经济、就业等方面,我们对这个归纳进行整理,将它们参照马斯洛模型简化为情感、生存、荣誉三类。其中情感类包含家庭、恋爱与人际交往;生存类包含社会生存、经济、就业;荣誉类包含学业、人际交往、就业。通过这种划分,我们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几乎已经涵盖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心理阈值低、压力适应性差所引发的种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的根源在于大学生自身心理结构的缺陷。
四、大学生心理结构建构
整个社会似乎习惯于将大学生视为成年人,尽管认为他们还不够成熟稳重、还有待历练,但已经拥有成熟的心智。事实上这样的主流看法恰好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增加、心理危机频发的重要推手。
中学阶段以考上大学为核心目标,家长尽量减少孩子在学习外的精力投入;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的目标单一、生活内容单一,生存能力、交往能力、心理承受力的要求低、运用频率低。中学阶段没有建立完整稳定的心理结构,一进入大学就直接被视为具备完整稳定心理结构,从某种角度来说,就像长期被禁锢的骏马突然被释放出来并要求跑出不可能的速度,陡然间评价标准的巨大反差与实际能力的缺乏加速了中学时期压抑情绪的崩坏。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同龄人常模,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厌学、退学和犯罪的首要原因则以数据与事实加以证明大学生心理结构存在重大问题[3]。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压力,压力并不必然导致心理危机,只要拥有完整的心理结构,心理压力就会均匀传导,学生们将会有充足的心理冗余进行有效的适应性提升。现有的通过高考进行人才选拔的方式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们无法通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来构建良好的心理结构,因此建构完整的心理结构被强行推迟到大学阶段,这也是为何大学生心理危机频发的原因。
大学阶段是青年身心迅速发展时期,也是校园与社会的过渡期,各种复杂情境作为社会生活的演练开始登场,中学时代关于大学生活的种种美好想象最终会遭遇现实,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都成为学生必须面对的挑战,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会让许多新生感到迷茫、困惑与压力。学生将会不断遭受各种挑战与压力冲击,没有完整的心理结构的学生心理危机风险将会不断叠加。有研究表明,大一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无效比例高达12.40%[7],因此建构工作应该从入学阶段开始。
大一新生往往需要一个适应期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认识,能够从迷茫彷徨的困境中走出并明确自己未来方向的学生一般都不会产生心理危机,他们有自己稳定的心理结构。适应速度越快的学生,心理结构越稳定,发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越低。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本质上是心理结构问题,充分利用遭遇压力前的黄金时间帮助学生明确自我意识、建构完整稳定心理的结构,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还能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产生积极的长期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良,邵际晓,等.重庆市大学生亚健康症状与健康危险行为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
[2]陈东明,赖海雄,高倩.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3]雎密太,张建新.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5,28(3).
[4]袁玉华,晋辉勇,赵拥军.大学生因病休学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19(6).
[5]李玉良,王成申,周红斌,等.郑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 26(3).
[6]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0(6):40-45.
[7]周少贤.当代大学生的压力状况及其应对策略[J].心理研究,2009 (1): 90-9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