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路径研究

时间:2024-07-28

刘琨

摘 要:多党合作制度在新中国建立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领域,在多党合作制度的贯彻落实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合作共事四个方面体现明显。并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提出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路径:创建统战工作新理念,提升统战服务新水平;构建统战工作大格局,创新多党合作新局面;坚持多党合作大底线,推广思政教育新途径;坚守求同存异大原则,推进组织建设新进程;发挥民主党派新优势,提升政治合作新境界。

关键词:高校;多党合作制度;完善路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2-0058-02

通过政党管理国家事务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执政方式。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特色,即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制度,具有其历史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国际化、大众化、普及化等特征,在贯彻落实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方式与路径。

一、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的体现方式

(一)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即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商国家大事,就重大决策征求意见,民主党派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央和国家层面上政治协商的相关内容,各省、市、自治区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各自的政治协商主要内容。从现存的行政体制来看,高教领域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党代会和党委的重要文件;校党委提出的校级领导人选;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高校行政体制重大改革的决策;校党委与校行政负责人的年度工作报告;关系高校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重要文件与重要情况的通报等。高教领域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包括:民主协商会、专题座谈会、重大情况通报会,以及书面建议等。

(二)参政议政

各民主党派的主要参政路径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高教领域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具体表现在:校级领导班子中民主党派成员要占有适当的比例;高校行政岗位和教学岗位的中层领导队伍中要选配一定量的民主党派成员担任领导职务;在涉及人事、财务、行政、后勤管理等核心利益部门必须配备民主党派成员担任领导职务,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在校级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高校专门委员会中保持一定数量的民主党派成员。

(三)民主监督

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民主监督主要是指:执政党和参政党在政权治理过程中的相互监督;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问题上的相互监督;在涉及重大民生利益方面的相互监督,等等。高教领域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中共党委及其领导干部的履职尽责、清正廉洁等情况。高教领域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民主党派成员直接向高校党委及其行政职能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在高校发展协商会议中直接谏言或递交书面提案;在高校特约调研报告中提出批评建议等。

(四)合作共事

执政党与民主党派成员合作共事是多党合作制度最普遍的关系和形式,高教领域由于各党派人员接触频繁,这种关系体现得更加明显,主要内容包括:对高校行政管理干部队伍中党外干部的培养,形成党外领导干部队伍遴选机制;执政党对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信任、工作支持、生活关心,为党外领导干部创造了良好的发挥工作能力的空间;自觉处理好党派之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党外领导干部自觉服从中共党委领导;中共党委统战部根据党外领导干部个人特点,扬长避短,合理分工,充分调动党外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高教领域进一步贯彻多党合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统战工作新理念和个人综合性素质

高校统战部是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贯彻实施的前沿阵地,统战工作的对象是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学历层次高、学术影响大、参政议政能力强的高级知识分子。由于体制的历史原因,高校党委统战部经常把自己定位成管理者角色,对民主党派成员缺少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统战部必须改变传统的统战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意识与服务理念。除此之外,一些高校统战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能快速适应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信息化办公需求,个人综合性素质急需进一步提高。

(二)缺乏执政党与民主党派协同工作新机制

民主党派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形成比较成熟完善的独立工作机制,本系统内部可以做到顺畅地协调配合工作,工作效率相对比较高。但是,由于中国体制因素的长期影响,各民主党派之间、民主党派与执政党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尚不完善,还缺乏协同创新的工作意识,一些常规工作事务沟通协调起来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往来公函的程序相对比较复杂,具体表现在:各种信息资源互不共享,行政办公系统互不连通,行政业务流程自成一体。这些因素抑制了各民主党派合作创新、共同参政议政的顺畅往来。

(三)亟待加强党外人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党外人士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以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时期,各项社会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国内方面的反恐、失业待业、宗教信仰等问题十分突出,国际方面的南海问题、国际贸易、朝核六方会谈等问题日趋复杂,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矛盾很容易使人迷失。各民主党派作为松散型政治组织,一般来说对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落实到位,比较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还缺乏普适性,长此以往,极易使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产生理解认识上的偏差,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的自信产生怀疑。

(四)急需强化高校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

目前,中国高校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已经取得一定发展,积累了比较多的成功经验,但随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发展名额限制,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不均衡,一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速度迟缓;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年龄偏大,严重影响了组织的活力,给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力带来不利后果。除此之外,高校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由于活动经费有限,固定活动场所缺乏,组织生活制度缺少,直接导致党派的组织生活次数过少,组织活动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政党功能的发挥,使党派成员的建言献策、社会服务、民主监督等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遏制。

(五)尽快改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话语权重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在多党合作制度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在认同这一前提的情况下,通过平等、公开的对话,协商实现政党利益的有效表达[1]30。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处于深化时期,各民主党派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发展建议和改革提案得不到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有效重视,这种不利情况的长期发展,必然导致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受到压制,给多党合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三、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路径选择

(一)创建统战工作新理念,提升统战服务新水平

多党合作制度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加强改进党的自身建设,促使执政能力不断提升。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统战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工作理念,保持多党合作制度的独特品质,更新理念主要体现在高校统战工作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的树立,执政党必须在“服务”各民主党派的过程中发挥其“领导”作用。提升统战服务水平的基本要求是首先提升统战工作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个人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与业务沟通能力,熟练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平台,服务于高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每位成员,力求做到点对点的精准沟通。

(二)构建统战工作大格局,创新多党合作新局面

构建新时期统战工作大格局必须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参政党在政治上要主动接受执政党的领导,在思想上自觉拥护执政党的领导,在行动上坚决服从执政党的领导[2]48。高等教育领域的各民主党派成员一定要顾全大局,在服从中共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各种沟通形式来发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与上级组织(一般是民主党派的市级组织)保持顺畅的沟通协调,还要注重与其他民主党派以及高校各职能部门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加强往来,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和课题联合调研,在党派的互通有无中促进各自组织的快速发展,创新多党合作制度的新局面。

(三)坚持多党合作大底线,推广思政教育新途径

经济全球化使东西方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思想相互激荡碰撞。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海外归国留学生和国内高校的外访学者都具有比较宽广的国际学术视野,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国内的敏感、热点政治问题具有自己独到的看法。随着互联网技术大规模普及,高校民主党派的知识分子每天也大量浏览国际互联网,保持着最新、最全面的信息输入源;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些年轻的民主党派成员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在现代的、开放的互联网信息社会,执政党与参政党都必须坚持多党合作制度的大底线,允许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声音出现;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理论、中国的基本国情教育、多党合作制度、爱国主义教育、民主党派的党史教育等[3]246-247;运用微博、微信、QQ、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等现代媒介手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在宣传时机成熟时可以大范围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四)坚守求同存异大原则,推进组织建设新进程

求同存异是坚持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一个重要原则,不同的政党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确保执政党领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民主党派新成员是年轻的归国留学生,或者具有一定的海外学习背景,这些成员有时候对执政党的一些方针政策或者执政理念不完全认同;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要保持足够的容忍度,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坚持基本原则问题前提下,力求做到求大同存小异。高校党委增强民主党派核心凝聚力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高校党委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还要给予必要的人、财、物等政策支持。除此之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整体提高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统战部协助加强民主党派基层领导班子的队伍建设;帮助落实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制度化建设,使民主党派的工作机制更加规范化,使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五)发挥民主党派新优势,提升政治合作新境界

目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改革发展中一些重大实际问题调研不够深入;一些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一些重要领域的消极腐败问题突出,奢靡享受之风严重,党内的反腐败斗争仍然十分严峻。而与此同时,全国八十多万民主党派成员中的95%是改革开放时期新加入的,高级知识分子、海归人员、自由职业者、非公企业人士占有较高比例;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拥有一些特殊的优势,例如: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联系广泛、工作激情等,完全可以与执政党形成互补之势。积极发挥高校民主党派的积极性,利用好这个群体的新优势,是把高教领域多党合作制度推进到新境界的便捷之路,同时也促使高校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玫,陈晓萍,邓谨.对高校统一战线中党际良性互动关系的研究——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6).

[2]唐华生.如何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建设[J].前进论坛,2010(12).

[3]杨明.谈新形势下高校民主党派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5(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