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赵孟瑜 杨松青 戴育滨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组织部分,高校后勤党组织是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重要力量,是党对高校后勤领导的组织保证。文章从高校后勤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现状和问题分析,从明确工作定位、深化服务理念、规范组织架构、健全组织生活、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活动内容,创新实践载体、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探析了高校后勤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78-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基层党组织主要任务是强化服务功能,这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标任务的丰富与发展。
高校后勤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高校后勤党建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高校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的重要力量,是党对高校后勤领导的组织保证。高校后勤党组织在后勤员工中发挥着政治核心作用,在高校后勤改革发展中发挥着政治引领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后勤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优化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对于后勤单位乃至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均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后勤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推进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转型,对高校的发展形成一系列影响,也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挑战。作为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基层党组织也需要进一步发展,以满足国家、社会以及高校环境的变化、发展与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发展,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有了新的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对后勤服务要求更高的服务品质,更周到的服务态度,更广的服务领域,更人性化的服务细节以及与社会服务行业接轨的服务标准。
经历了十多年的社会化改革后,高校后勤在体制机制、运作模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呈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规模式发展逐步转变为内涵式发展,优质的后勤服务成为高校后勤发展的关键,后勤党组织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内容和方法与之相适应,更好地为高校后勤保驾护航。
(二)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职能转变的需要
高校后勤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做好高校后勤的管理与服务,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各方面需求,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夯实后勤保障基础。后勤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后勤的重要力量,要凸显后勤服务职能,践行后“三服务两育人”宗旨,通过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体系,完善后勤自身建设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三)适应高校后勤部门自身建设的需要
相对于高校的其他部门,高校后勤部门有下辖的科室或后勤实体数量多,员工基数大,事务繁杂等特点。管理服务范围一般包括基本建设、维修保养、园林绿化、卫生保洁、饮食服务、物业管理、交通运输、超市服务、印刷服务、接待服务等方面。要保证这样的后勤“大家庭”的稳定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后勤部门党员领导干部的服务工作,稳定后勤军心,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加凝聚力,促进后勤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后勤党建“定海神针”的作用。
二、高校后勤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一)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覆盖率不高
高校后勤党组织建设依赖着各后勤基层党支部的力量。近年来,高校后勤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后勤组织机构、人事变动较为频繁,部分后勤业务寻求社会化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基层党支部随着后勤改革变化而做出调整变化,存在着基层组织涣散,架构不健全情况;第二,架构设置不合理,未能紧密结合后勤服务工作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配置;第三,工作的覆盖面不够,未能涵盖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些都影响到后勤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弱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导致“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服务、有服务无实效”的情况。
(二)党员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后勤队伍主体是合同制的外聘人员,这部分人员的特点是:相对年轻,流动性强,素质参差不齐,待遇不及编制内人员。因此,他们的组织观念相对薄弱,归属感较差,疏于或者不愿参加党组织活动。由于流动性强,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也大大削弱。而后勤编制内人员中有很大部分是学校的老职工,他们多数为工人编制,年纪偏大,学历不高,在竞争晋升中处于劣势,得到学校的关注比较少,缺乏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导致他们进取心不强,服务意识比较差,工作缺乏主动性,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
(三)党组织制度创新不足,党员管理松散
学校比较重视具体后勤工作、后勤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对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制度重视不够,制度建设不健全。即使制定一定的制度,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使其科学合理,制度与制度之间没有紧密关联,党建制度没有和后勤实际工作密切相关,没有突出服务为导向,流于表面。在高校后勤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制度没有与时俱进,所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
(四)党建活动活力不足,流于形式
从客观上来看,基层党建活动形式主要以开会为主,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内容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联系实际工作、生活不多,很难引起党员群众的兴趣,让他们倍感枯燥;通常是上面讲下面听,党员参与感不强,交流氛围不强;很多党员都是工作在后勤服务第一线,工作繁忙事务较多,参加党建活动参差不齐。从主观上看来,导致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不足,实效性差的原因是开展党建活动目的不够端正,主要是为了应付学校任务,没有真正从党员的需求和后勤工作的实际出发;党员们对党建活动也不够重视,带有应付的想法,没有真正沉下心去学习、去感受。
(五)服务平台运行效果不佳
为了提供更快捷、更方便的后勤服务,许多高校后勤部门都搭建了后勤服务平台,尤其是网络服务平台,及时公开后勤服务信息,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种后勤服务。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建设时投入大,随后管理跟不上;信息更新慢,出现“僵尸平台”;不够人性化,利用率不高;设置不够科学合理,有管理重复或管理“空白”的区域;平台缺乏人文色彩,没有体现后勤的文化建设,不利于拉近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距离。
三、创建高校后勤服务型党组织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后勤服务定位,深化服务理念
优质的服务是后勤工作的生命线,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是后勤工作成效的体现。因此,要转变陈旧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认识后勤的服务职能,明确后勤“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定位,将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和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与后勤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内化成更好地为师生服务的实际行动。其次,要处理好“管理”、“经营”与“服务”的关系,推动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改变以往重管理、重经营而轻服务的作风,树立管理是为服务而服务,服务是为更好地经营的理念。第三,要明确服务对象。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不仅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师生,还要服务于后勤自身发展,服务于基层组织,服务于党员及群众。
(二)合理设置组织架构,健全组织生活
后勤基层党组织在发展中应不断优化,既便于党组织生活的开展,也有利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具体包含三方面内涵。
第一,应建立覆盖面广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应包含所有党员,包括离退休党员,应关注到每一位后勤员工;党组织应包含后勤所有部门、科室及实体,工作涉及所有后勤服务范围;通过调研、共同活动或支部共建等多种方式将工作延伸到各类服务对象。
第二,规范组织设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结合后勤改革发展,及时调整基层党支部;便于工作开展,尽量单独设立党支部;不得已设立跨部门党支部时,将工作类型接近或联系密切的部门设为同一支部;党员人数较多、活动比较丰富的基层党支部可设五人或七人支委;分管领导可作为普通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加强与基层的联系和交流。
第三,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对党费的收缴与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严格“三会一课”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后勤党员队伍建设要以此为总体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的功能,提升后勤队伍的整体实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委员,尤其是年轻的党员干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活力。加强党员队伍教育与培训。定期组织基层党组织干部培训和交流研讨,新任干部上岗培训,为党员干部提供各类培训机会,落实政策鼓励、支持在职学习,增加其服务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改善后勤的政治地位,为员工争取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空间,增强员工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吸收优秀的外聘人员加入管理干部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与进取心。人文关怀后勤员工,解决福利待遇、子女入学、夫妻分居等实际问题,免除其后顾之忧,增加归属感与凝聚力。宣传优秀党员、业务能手的先进事迹和正面典型,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教育实践载体
高校后勤党员大多服务在后勤第一线,事务烦琐,抽出时间开展学习、活动不容易,因此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时要善于抓重点,讲效率。活动内容既要包含社会新热点问题,师生关注的问题,也要涉及党员群众关心的或有利于后勤发展的问题等。开展理论学习时要尽量精简,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内容,有的放矢。
着力创建有特色、有实效的服务载体,拓宽服务渠道。如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的共产党员亮牌示范工程,建立“服务师生示范岗”,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开展后勤实体支部与学院党支部结对,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既加强了与学院师生的交流联系,又为学院提供了科研、实习基地,并发挥学院科研技术支持后勤保障服务,一举三得,实现双赢。整合各类组织资源,利用网络、手机、微博、微信、QQ等平台,打造为群众服务的新载体。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所属部门设立“党代表工作室”,开展“后勤咨询日”活动,倾听师生员工的意见,为其解决实际问题。
(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后勤服务机制
要实现服务师生的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加强以服务为导向,加强后勤制度建设,完善后勤服务机制。设计并构建符合群众使用需求,便于群众使用的后勤服务系统,简化工作流程。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机制,推进工作作风暗访、基层走访、与员工谈心家访的“三访”工作,进实体、进支部、进社区“三进”工作,与基层人员同吃同学习同劳动“三同”工作。畅通信息渠道,利用后勤网页、书记信箱、微博、微信等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完善后勤服务工作规范,推行后勤办事指南、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首接责任制、请示汇报制等制度,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服务形式,推进优质服务,推行预约服务、导办服务、送货服务等。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建立后勤工作简报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设定专人负责监督信访工作,联系各学院,建立以师生为主要代表的后勤服务监督小组,对后勤服务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将领导监督、部门监督及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跟踪问效,防止出现服务落实不到位现象。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将基层党组织服务工作纳入基层党支部考评、领导班子及普通党员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全面反映考评对象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EB/OL].[2015-09-03].(2014-05-28).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28/c1001-25077953.html.
[2]李宁蔚.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1).
[3]杜菲,于国君.高校常态长效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