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肖爱民 于应华
摘 要:大学生“边缘群体”是大学校园学生分化的一个表现,这种分化源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那些过于离群索居、与校园主流群体格格不入的学生,则有可能最终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甚至有可能成为制造极端事件的主角而危害社会。为了加强对大学生“边缘群体”及其教育帮扶的深入研究,有必要认真梳理和检视其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明确其研究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边缘群体”;教育帮扶;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4-0103-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高校学生的情况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一些大学生受家庭贫困、学业成绩落差、心理预期落差、生活习惯和观念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逐渐被“边缘化”。除了教室、寝室和食堂,他们很少出现在其他公共场所或参加校园文娱体育活动,一些大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整天沉迷网络游戏或手机网络小说,经常翘课,甚至虚度光阴,自我挥霍。“边缘化”使得大学生感受不到班级、学校、社会所给予的归属感、认同感,“边缘化学生”的成就动机几乎为零,甚至逐渐对人生和生命产生疑问与困惑,往往采取或消极或过激的应对方式。大学生“边缘群体”是大学校园学生分化的一个表现,这种分化源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那些过于离群索居、與校园主流群体格格不入的学生,则有可能最终成为社会中的“边缘群体”[1],甚至有可能成为制造极端事件的主角而危害社会。
一、研究意义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各大高校每年都在以一定速度进行扩招,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发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加上社会竞争加剧,各高校中游离于大学生主流群体之外的“边缘群体”不断增多,折射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短板”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边缘群体”及其教育帮扶进行专题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理应成为教育者的自觉责任和使命担当。
1.理论意义
据资料看,目前,研究大学生“边缘群体”的文献资料包括论文和著作都比较少,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中,针对该类群体的研究又多集中在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类型、成因以及心理帮扶对策方面,鲜有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而且在分析该类群体的特征、成因方面缺乏广泛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教育帮扶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措施和有效的平台机制。我们试图将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分析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充实和丰富对大学生“边缘群体”及其教育帮扶的理论研究,以期丰富和完善教育帮扶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有利于丰富对大学生“边缘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现实意义
大学生“边缘群体”是高校中亟待关注和帮扶的特殊群体,这部分大学生虽然人数并不占多数,但他们在学业、心理、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他们需要得到来自学校、家庭、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帮助。对大学生“边缘群体”及其教育帮扶进行专门研究,全面系统地考察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就大学生“边缘群体”教育帮扶的原则与内容、主体与途径展开深入研究,搭建多维的大学生“去边缘化”展示平台,构建大学生“边缘群体”从“边缘”走向“中心”融入校园主流群体的有效机制,将有利于在实践中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包括政府对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关注和重视;有利于调动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自我发展意识和成就动机,促进其融入大学主流文化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和服务社会发展。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对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生“边缘群体”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教育引导等方面。不仅在理论层面提出了教育引导措施,更在实践层面将其付诸实施,并进行评估和反思。
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标志性人物罗伯特·E·帕克提出了“边缘化”(Marginality)概念,“边缘化”是指在种族或文化团体中的成员,由于通婚或移民,使得成员关系模糊不清,不能被任何一个种族或文化团体所接受。帕克认为,这些“边缘人”由于身处社会底层,被社会主流文化排斥,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正因如此,他们具有不稳定性和反社会的倾向,其存在本身构成社会极为不稳定的因素[2]。
国外对大学生“边缘群体”范围的划分更为广泛。如美国教学研究专家F·E·威廉斯确立了有关边缘学生的四个标准:(1)智商低;(2)学业成绩差;(3)父亲的职业层次低;(4)父母没有中学毕业。苏珊娜·埃尔南德斯和伊格纳西奥·埃尔南德斯在《边缘化学生的关键资源》(2011)一文中将“同性恋学生、学生运动员、学业能力不足的学生、退伍重返校园的学生、学生犯”归在“边缘群体”中。里贾德·戴尔·阿门在《学业准备不足的学生占边缘化群体多数吗?》(2011)一文中对学业准备不足的学生是“边缘群体”的问题提出疑问。戴尔·阿门指出,这些学生处在尴尬境地,他们在入学时因学业成绩不佳而处于边缘地位,随后即便是他们学业水平提升,但在资源获取方面仍然受到种种限制[2]。
对大学生“边缘群体”教育引导机制的研究方面,美国学者雷纳尔多·雷耶斯对墨西哥裔美国学生如何通过CAMP计划走出边缘境地并走向成功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提出了帮助边缘学生成为优秀学生的途径。雷耶斯认为,最重要的是边缘学生要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断鼓励自己,将自己预设为学业上潜在的成功者,激发自己不断进取的积极性。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深入,主要是从大学生“边缘群体”的概念、类型、形成原因及教育引导途径入手。在途径探析方面,国内学者大多倾向于从政府、社会、学校和边缘学生个人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李伟峰等在《边缘化学生概念之内涵及其解读》(2011)一文中将“边缘化学生”界定为:边缘化学生就是指在教育系统中,在一个具体班级组织下,因为教育价值判断与规范的依赖性,导致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游离于教育价值观规范下的主流教育活动之外或被受教育者主动忽视而排除在主流教育活动之外的教育对象[3]。
高雄风在《关于高校边缘化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2012)一文中提出要建立和健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架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无形桥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具体化和生活化,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机制[4]。
陈佳薇等在《大学生“边缘群体”生命价值认知的提升途径》(2012)一文中提出在高校应该对“边缘群体”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创造多维的“去边缘化”展示平台,营造宽容、接纳、富有支持力的校园人际环境,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提高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帮助其由“边缘”走向“中心”,规避漠视和游戏生命现象,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5]。
王娟娟等在《浅析高校大学生“边缘群體”的特征、成因及对策》(2013)一文中提出了引导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回归中心群体的系列对策:帮助所有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打造多平台,去除“边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开展系列生命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6]。
邱德峰在《边缘学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2013)一文中认为学校教育是边缘学生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文章从教师的“定型化效应”、教师的成败归因、评价机制的不合理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学校层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缘学生的转化策略,包括走出定型化效应的“怪圈”、由成败归因向教师期待转变、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7]。
乔杉在《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及其教育引导研究》(2014)硕士论文中就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在引导教育大学生“边缘群体”的路径进行了探析,主要从情感关怀、心理疏导、管理方式和育人方法的优化、家校互动、实践锻炼等角度提出具体的帮扶对策,以期达到引导边缘学生融入大学生主流群体的效果[2]。
赵悦悦在《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2014)一文中对大学生“边缘化”特征进行了归因分析:按产生原因可分为竞争型边缘化与非竞争型边缘化,按边缘化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初次边缘化与再次边缘化,按边缘化的影响结果分为可逆边缘化与不可逆边缘化,按边缘化的发生动机可分为主观边缘化与客观边缘化[8]。
三、研究思路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边缘群体”相关文献的梳理研究和深入的实证调查分析,界定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基本概念,分析大学生“边缘群体”在学业、心理、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归纳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基本特征,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边缘群体”自身等角度进行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对大学生“边缘群体”进行教育帮扶的原则与内容、主体与途径,搭建多维的大学生“去边缘化”展示平台,构建大学生“边缘群体”从“边缘”走向“中心”融入校园主流群体的有效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边缘群体”与“主流群体”是个相对的概念,在实践中很难对其进行区分和把握,加上大学生的成长轨迹、性格特点和价值追求各不相同,所以,不能随便给大学生贴上“边缘群体”的标签,以免适得其反。“边缘学生”并非“问题学生”,大学生“边缘群体”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爱,同时需要不断完善各类心理干预机制、经济救助机制和成长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艾福梅,袁汝婷,等.专题报道·来自角落的声音——关注大学生“边缘群体”[J].半月谈,2014(22).
[2]乔杉.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3]李伟峰,刘成伟.边缘化学生概念之内涵及其解读[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高雄风.关于高校边缘化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2(2).
[5]陈佳薇,龙细连、陈顺森.大学生“边缘群体”生命价值认知的提升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
[6]王娟娟,毕研强.浅析高校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特征、成因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3(6).
[7]邱德峰.边缘学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
[8]赵悦悦.大学生中边缘化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