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新常态”下纪念类博物馆的公众服务策略

时间:2024-07-28

黎亦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博物馆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面对的服务对象主体就是社会大众。因此博物馆的公众服务必然成为博物馆界需要探讨的热门话题,也必将成为影响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纪念类博物馆,如何适应“新常态”,结合自身特色,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强化公众服务理念,提升对公众的服务水平,以公众为导向,让文化融入生活,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公众服务;策略;社会教育;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4-0164-02

博物馆是广大社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公共场所,公众到博物馆来参观文物展品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因而,公众就是博物馆服务的主要对象。“博物馆总是为大众而设立,亦为大众而施行,其业务便不能离大众而独立”,“没有参观者进门,无论陈列品怎么样精巧,陈列方法怎样精妙,说明怎样明白,指导(指为观众讲解和做向导)怎样细致,都是不中用的。”[1]新常态下不断强化博物馆公众服务理念,是做好博物馆公众服务的思想理论的基石。纪念类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场馆,更应注重把“以公众为导向”作为创新公众服务模式的切入点,开展贴近公众的服务项目,拓宽公众服务途径,不断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进而更好地推进博物馆服务社会、服务公众功能的发挥。在展览设计中,要从细节入手,无论从内容的设计编排,文物、图片资料的解读,还是从展厅楼层的连接设计等,都要注重“人性”,体现“人本”;在引进展览、宣传教育等方面,坚持以公众服务为落脚点,以公众满意度为努力方向,积极发挥博物馆传播知识、资政育人的社会教育功能,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还要尽力为公众营造整洁、美观、舒适、高雅的人文环境等,处处体现公众服务理念。鸦片战争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由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组成,是一座纪念性博物馆。本文将以鸦片战争博物馆为例,探索对纪念类博物馆的公众服务策略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体验式的社会教育

“博物馆成了进行成人继续教育的好场所,同时也成为辅导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生动校外课堂。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是博物馆与公众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2]。“博物馆以逐渐成为公众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不同于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是自由的、非正式的教育,具有实物性、直观性、自主性、社会性、寓教于乐等特点。”“教育人员之间的单向传播过程不再是唯一的手段,受教者自主选择权逐步扩大,观众与博物馆的互动越来越受到关注”[3]。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手段以更加有效地服务公众,舍弃单纯灌输式的讲解,引导公众参与其中,通过互动式的参与交流,体验性强的社会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博物馆与公众的互动,增强公众的参与性与趣味性,产生心灵共鸣,进而达到博物馆教育的目的。因此,近年来,我馆不断推出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的系列体验式社会教育活动。

一是重大历史纪念日系列活动。博物馆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场所。我馆围绕“沙角海战”“虎门海战”、清明节、国际禁毒日和等纪念日,联合学校、部队、社区举办系列活动。如在“沙角之战”纪念日,举办纪念“沙角保卫战”主题活动;在“虎门海战”纪念日,举办“追忆先贤重走古战场”主题活动;在清明节前后,举办“虎门赞”诗歌朗诵会暨清明祭奠活动;在6.26国际禁毒日,举办禁毒征文比赛、禁毒知识讲座、毒品题材黏土制作比赛等活动。

二是重要节假日系列活动。春节期间,推出“迎春接福”年味系列文化活动,让公众在博物馆里体验节日的乐趣。“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推出“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多项互动体验活动。如“去伪存真免费鉴宝”“巧手良医”——文物医生体验记、历史大讲堂等。暑假期间,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我是小小科普家”“我是小小传承人”“我是小小考古者”活动。如小小讲解员训练营、“文物零距离——文物病害和传统拓片体验活动”“探索·发现之旅——小小考古家体验活动”、中小学生太极拳自卫防身训练营活动、草坪故事会、寻找博物馆里的故事大王等。国庆期间,推出内容丰富的文化展览,组织与公众互动的文化活动。如校园征文演讲比赛、少儿藏书票制作、博物馆之友茶文化体验等。

三是展览延伸系列活动。在举办展览的同时,我馆把“寓教于乐”、“体验式参观”的新型理念贯穿始终,组织策划系列体验活动,让公众在观看展览的同时,感受着动手的快乐。如围绕《生物多样性与地球环境保护三维立体图像展》,推出科普小课堂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现场制作环保服饰、手工艺品;围绕《银装霓裳——黔东南民族服饰精品展》,开展“体验银装霓裳”——贵州黔东南州民族服饰体验秀和少数民族服装蜡染体验活动,参观展览的公众可以亲自动手蜡染实践,尝试临摹蜡染作品;围绕《画中的帝国风情——十九世纪通草画与铜版画展》展,推出“中国古代通草画绘制”学习班及通草画绘制体验活动;围绕《钱尚——中国历代花钱展览》,开展“宝贝在哪——读文字找文物”体验活动和“寻宝”体验活动;围绕《画中看清代海防——镇海、虎门清代海防联展》,举办“清代镇海海防图拼图”活动等。

二、数字化宣传推广

“数字化和信息化给博物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展示及传播带来了好的机遇,也注入了崭新的内容”“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为博物馆的面向公共服务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博物馆必须无条件地融入这个进程中,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力”[4]。我馆运用数字化及数字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向公众传递文物、文化、历史、教育等各种信息。

一是开展智能手机导览宣传。一方面,通过官方微信的全新升级,为公众提供本馆概况、语音导览、全景漫游、展览精品、鸦博视野、活动资讯、服务指南、微互动和个人中心共9个栏目内容,从微信平台微网站入口访问,移动终端可实现虚拟导览参观,实现自助导览。另一方面,手机APP的开发推出,在内容上整合了门户网站和微信的所有信息,涵盖了资讯中心、展馆导览、语音导览、文物、AR导览、服务等6大部分,向公众全面地展示展览和展品的详细信息。

二是实现与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深度合作。新媒体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博物馆的本身,更应该从外界寻求支撑點,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公众关注博物馆。我馆与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合作,实现鸦片战争博物馆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的成功上线,成为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升级后在广东合作上线的第一家博物馆。利用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平台,网友可以在网上体验场面宏大的《虎门销烟》陈列全景漫游系统和鸦片烟具馆等6个数字分馆,全方位展示了我馆收藏的87件珍贵文物,其中59件文物是在网上的首次展示,其余28件文物为《虎门销烟》陈列展品,浏览者足不出户,便可感受到博物馆的全部魅力。我馆在放置文物的窗上贴有对应文物的二维码,公众可通过手机扫描文物外放置的二维码,配以语音解说,实现与文物藏品的无缝对接。

三是完成加盟谷歌艺术计划。除了与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合作外,我馆还加盟了谷歌艺术计划,实现“虎门销烟”线上展览在谷歌艺术计划平台成功上线。该线上展览内容包括了鸦片走私、鸦片祸害、禁烟历程、虎门销烟共4个部分,展出了41张图片,当中不乏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成为国内与谷歌艺术计划开展合作的十家博物馆之一,为更多海外公众打开了解东莞、了解虎门、了解虎门销烟历史的新窗口。

三、互动式的陈列展示

“博物馆为公众提供服务,无论是初始时期,还是现在,都是以提供陈列展示为最主要内容服务,其他服务由此衍生而来”[5]。我馆不断探索、创新陈展模式,以更有效地服务公众。尤其充分利用科技与博物馆紧密结合,丰富发展互动式陈列展示手段。《虎门销烟》陈列展览多项科技互动项目巧妙运用幻影成像、三维数字影片、互动投影、仿真机械人、电子调光膜、投影多通道融合、灯光控制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将静态与动态、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学术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互动式的陈列展示,由内而外、层层递进地诠释出展览的情感内涵,从而起到教化与审美的双重意义。例如,在《虎门销烟》展览“鸦片由来”展区,结合罂粟花种植园场景通过多媒体互动影像技术的运用,呈现出“地面罂粟花影像”,当公众触碰罂粟花,美丽的罂粟花由花变成罂粟果、鸦片球、再到最后被火海吞食的全过程。再如,在展厅内设置“帝国掠影与市井风情”虚拟电子翻书,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公众通过用手隔空进行左右移动操作,翻转画轴浏览一组反映清末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水彩画、珍贵的老照片了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又如,在展览的最后设置“互动区”游戏区和影视放映厅,通过“我们在硝烟”“知识竞答”“贸易等价交换”“我们来留言”等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公众在休闲中获取知识,充分体现互动参与性、科技趣味性特征。

四、惠民式的志愿服务

“博物馆志愿者是实现人类资源配置,促进资源有益整合的一个新举措,也是博物馆与社会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提升服务功能的创举。新形势下博物馆应该更重视志愿者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使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6]我馆一直非常重视志愿者的培训和发展壮大,竭力打造自己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文化志愿服务也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在馆内,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多项文化志愿者活动,依托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古遗址文物资源,开办“道德讲堂”“三维立体图像科普小课堂”“近代史第一课”和“禁毒教育第一课”等知识课堂,举办“艺术课堂”“中国近代史教育”“禁毒教育”等系列活动,探索公众服务的新路径。在馆外,通过“牵手博物馆”流动巡展,将《虎门销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展览及《走进中国近代史——虎门销烟》《以史为鉴抵制毒品——参与禁毒关爱未来》等专题讲座送进社区、学校、企业,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构建起独有的流动式历史大讲坛。随着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不断开展,文化志愿者形式已经成为公众与博物馆之间沟通的桥梁。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已经从最早的“教育”形态职能转向“教育”“收藏”等功能并重的组合性职能。而博物馆“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定义为博物馆功能与职能注入了面向社会服务的新时代内涵,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把满足公众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作为推动博物馆实现教育功能最大化的目标。因此,衍生出各类以公众为导向的宣传教育模式。比如,互动体验丰富了藏品的内涵、外延和意见,通过集趣味性、互动性和学术性于一体的体验活动让公众读懂藏品。新媒体的应用扩大了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范围,在缺乏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把展品信息无碍并完整地传递给公众。文化志愿者拉进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赋予博物馆宣传教育更具说服性的力量。

“让文化融入生活”需要主体自主性的发挥,而“以公众为导向”的博物馆公众服务模式,无论在展览平台、宣传教育,还是在数字媒体方面等,都在创新着博物馆的公众服务模式,必将进一步挖掘公众在主观能动性上的潜能,通过体验式的互动,增强公众对参观博物馆的兴趣,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这恰恰体现了“让文化融入生活”的主旨内涵。当然,博物馆在“以公众为导向”之后,更应该以未来发展为导向。但如何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丰富当代人的记忆,并将这种记忆转化为文化财富,通过社会成员的现身表达使社会真正受益,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端志.博物馆学通论[M].上海:上海市博物馆丛书,1936:198,201.

[2]刘芳,盛海涛.博物馆功能与观众[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1):17.

[3]刘春,彭黎明.关于物联网络技术在博物馆观众服务领域应用的思考[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23(3):32.

[4]聂晓雨.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博物馆服务创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26.

[5]邓佳平.博物馆典藏的主题与博物馆服务[J].文物世界,2006(3):15.

[6]康宁.浅谈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宣教工作创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3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