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福建教会大学在福建教育近代化中的作用

时间:2024-07-28

黄文燕

摘要:教会大学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在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为例,作为女子高等教育以其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点,为国立大学提供参考经验,促进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关键词:教会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教育;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G512.7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163—02

20世纪上半叶,教会大学的创立与发展给中国教育事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并推动中国整个教育向近代化方向发展。近代福建有两所教会大学,即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和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其中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是福建第一所教会大学,也是第一所女子大学,它以西方高等教育为模式,对传统教育进行扬弃,开创了福建教育近代化的先河,也开创了福建女子高等教育的先例。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对福建高等教育具有启迪作用,在它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带动其它国立学校不断朝近代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内容和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促进了福建教育近代化的变迁,并为近代化教育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案。

一、教学宗旨和目标

“中国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以及向学生灌输尊重传统的思想……中国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叫人尊重传统”[1]。在20世纪初,福建官办学校秉承了中国教育传统。在1903年到1909年期间,先后设立了全闽师范学堂及其附属小学,女子师范传习所,主要是为了解决福建省新学堂师资紧缺问题,但是官府没有力量建立起福建的高等教育,对女子教育也只是停留在初等教育上。

与之相反,菲希尔小姐在福州《妇女之夜》年会上讲话:“人们给我们女孩子多少教育?如果已经给男孩子中学教育,那一定也要给女孩子中学教育,如果已经给男孩子大学教育,那就一定要给女孩子大学教育。”。[2]所以在美以美妇女外洋布道会的支持和资助下,1908年在福州建立了华南女子大学预科,1917年时才确立了大学四年课程。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第一任校长吕程底亚女士(Lydia Trimble)认为学校宗旨是:训练基督教会的领导者。

第二任校长卢爱德女士(IdaB.Lewis)进一步提出了办学的目的:“(1)用东西方文化的精华改造中国社会;(2)为中国年轻女性提供自我觉醒的机会;(3)培训乐于服务的基督教领袖。”[3]

在经历了收回教权运动后,王世静(Lucy Wang)出任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第一任华人校长。在当任校长期间,她提出了新的办学宗旨:“本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以栽培中国女青年得受文学、科学上、职业上之高等教育并养成牺牲服务之高尚人格。”[4]从华南女院的办学宗旨的变化可以看出,其宗教的气息逐渐减弱,完全世俗化。

华南女院教学宗旨的变化,同时也放映在教会学校办学目标的转变。在培养目标上,过去教会学校主要是宣传基督教和培养基督教徒。由于社会的变革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教会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转为重视专业化教学和科研,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基于其严格的教学制度,学生整体水平都很高,因此华南女院学校毕业生中许多人继续深造。据统计,“到1926年,华南共毕业38名学生,其中24名在教会学校任教,9名入研究院。1928年毕业的12名学生中,2名入医学院,3名后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5]

近代福建高等教育也是按照专业分科,进行针对性的系统教学,培养学生的专长,也为优秀毕业生提供继续升学的机会。甚至扩大师资力量,增强办学能力,增设更多的办学点,专业更加细化,培养出更多有用人才服务社会。

二、教育的对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教会大学是传教士参考西方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模式而创办的,并且根据中国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做了适当地调整,但是教会大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和早期教会学校。

首先在教育对象上,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完全针对有深厚国学根基的男性;早期教会学校以“寒素不能读书者”为对象,主要是幼稚儿童;与之不同,教会大学的教育对象是有一定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并且已有中等教育水平的学生,不分男女。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作为一所高等女校,主要是为了女子也能受到与男子同等的高等教育而设。从华南女院创建到基本完善,不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女子同男子一起接受高等教育。福建另一所教会大学即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在1932年秋季的时候,开始了同时招收男女生的历史。到近现代以后,在福建地区公立的大学几乎都是男女同校学习。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中西方也存在着很大不同。20世纪以后中国掀起了办新学的热潮,但是官办学堂往往中西学分设,中学仍效仿旧制,主要是经史类,西学的科目有英文、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等。而改组后的教会大学正式成为四年制本科大学,以主修、辅修和选修代替过去规定的科目制,在形式上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空间。教学内容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西方人认为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是摇摆不定的心智稳定下来”和“培养中国人所缺乏的推理与分析能力”①。

1931年,华南女院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时,学校主要是申请了文科、理科、家政科。每个科下设几个科目,每个科目都有一个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主修、选修的科目,只需达到一定学分,才能予以升级。根据《华南女子大学章程》(1925年)规定:学生每年必须完成规定的学分才能予以升级,一年级33个学分,二年级35个学分,三年级37个学分,四年级35个学分,分数不够者要予以留级。还规定学生自始自终都要学习英语。毕业时,由美国纽约省大学理事部对该校本科毕业生准以文学士学位。如此严格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保证了学生的高素质,使其拥有了更扎实的知识基础。教会大学这种更加合理的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都成为以后高等教育学校的模范,使福建的教育模式发生很大转变,不断向近代教育转化。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教会大学主要采用欧美高校的教授式教学方法来代替传统灌输式教育

传统教育要求学生熟读儒家经典,老师讲课时,师生都要正襟危坐。然后由老师出题,学生对答。题目一般是经义或者史论,老师打分全凭主观意愿,再加上奖励名额有限,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与传统学校不同,教会大学的所有科目都是讲授式,国文教育亦是如此,以阅读代替背诵,结合数、理、化、生、英等科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会大学十分重视学风建设,对学生实行严格的考评和奖惩制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以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管理也较严格。考试分为平时考查、月考、期考。考查有口答或笔答两种,平时不定期进行;月考每学期三、四次,在上课时间内进行;期考在期中进行。考试成绩优异的同学也会给与适当奖励。学生每年必须读完规定的课程,获得学分,才予以升级毕业。这种以考试计分方式来评定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相对客观,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教会大学新型的教学方法,对近代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所有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实行这种教学方法。

教会大学无论是在教育对象、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具有近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对于官办学校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起了示范的作用,并引导了福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新型的师生关系和社团

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在中国传统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蕴含着等级关系,“进退容之止,非礼不行,学生皆师尊之”[6],并且“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与中国相反,西方文化提倡“人的平等和自由”,因而这成为教会大学师生关系密切、和谐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基础。在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毕业生回忆录中,他们一致都认为教会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平等。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近代以后的教育影响深刻,成为教育近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另外,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学生事业中有青年会、自治会、爱国社、歌社、英语演讲会、交际等。这种由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交流沟通,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这在传统学校中甚是少见,也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如今学生的事业已经以社团的形式被继承下来,是各个高校学生业余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福州作为一个通商口岸,通过教会学校较早地了解到欧美国家教育的方式,看到教育所带来的积极意义。虽然西方传教士来福建办学的初衷主要是为了传教,但是教会学校对福建教育的近代化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教会大学的创办,从以欧洲的办学模式向中国化转变,不断适应福州地区的教育发展,对当时的国立大学起了模范作用,并且完善了福建高等教育体系。

注释:

①洛赫.《高等学校的外国学科》.见中华教育会。《三周年会议记录,1988年》:第76页,狄考文..《对在中国的一个教会学校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学习课程?》见中华教育会《三周年会议记录,1896年》:第52页,转引自(美)杰西·格·卢茨著.《中国教会大学1850-1950》[M].曾钜生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2页。

参考文献:

[1](美)杰西·格·卢茨著.中国教会大学1850-1950[M].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36.

[2](美)华惠德(L.Ethel Wallance).初创时期的福建华南女子大学[J].教育评论,1990,(1).

[3]Ida B.Lewis,“Higher Education of women in China”,Educationgal Review(Oct.1917)Shanghai:China Christrian Educational Association,pp.272-278,转引朱峰.基督教与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金陵女大与华南女大比较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79-80.

[4]私立华南女子学院组织大纲(第三条)1932年[Z].福建省档案馆藏号39-1-6.

[5](美)杰西·格·卢茨著.中国教会大学1850-1950[M].曾钜生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125.

[6]汉书·董仲舒传.

Christian College in Fujian has played the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Fujian.

——taking Hua Nan College for example

Huang Wen Yan

Abstract:Christian College is the product of specific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to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this paper, taking Hwa Nan College for example, it was a college for womans further education ,whose characteristics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o it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National College and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Fujian.

Key words: Christian colleges Hwa Nan Collegeeducationmodernization

(责任编辑/石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