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群众文化与国民教育

时间:2024-07-28

高春慧

教育在我国主要有两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从对人的发展和接受教育的内涵看,我国学校教育主要承担的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公共道德和价值观念教育的有待完善、“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现状,使学校的知识教育显得相对孤立和单薄。这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成本的过大、人才知识结构与社会脱节、人才的价值和道德观念与社会发展失调等后果,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现行体制的缺陷。社会教育面对这样的情况,其难度和压力可想而知。但社会教育作为伴随人终生成长的教育,又不得不承担起道德和价值观念教育的重任。群众文化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充分展现出自身价值的,即实施社会审美教育。群众文化的社会审美教育,除了要传播主流文化所主张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之外,还要传播其自身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品位,这种传播过程实际就是对社会实施教化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讲,群众文化无疑是对当前国民教育的有益延伸。

一、学校教育

从认识论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评价学校教育。首先,教育经济学观点认为,教育作为一项特殊投资,必然有一个效益最大化和投资回报的问题。但事实是学校教育授予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在社会上根本不敷其用,这对于教育受众的心理打击及其对现行教育进行抵制或否定情绪的自觉,提供了滋生的空间。教育受众的人格发育则因为学校教育人文传统滋养的严重不足而处于畸形状态,其精神视野和人格高度对于社会需求而言,已经脱节过甚。此外,教育受众吸纳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动态求知心态的培养,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其次,从教育社会学来看,教育成为社会有机体进行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手段。其评价机制是:教育是否与社会环环相扣,是否成为社会的某种雏形,以利于社会人的成长。“应试教育”一直是阻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它对缺乏天下意识的“专才教育”的过分偏重,而这又是直接受到社会劳动的分工日益细化的支配。应试教育造成的知识传授相对狭窄、学习方法的失败、人性的相对压抑、个性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失范等弊端,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尽管“素质教育”的提法已广为社会所接受,但现行学校教育仍旧无法彻底摆脱既有模式的束缚。因此,学校教育造就的仍然是关怀领域相对狭隘、学有专攻的“专”,而非真正具有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

教育哲学观点认为教育的本质既不是经济学主张的效益最大化,也不是社会学的社会功能化,它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人的天性的发展,内在素养的提高。这种“实现人的最大可能性”的把握是哲学对于教育的最大贡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的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换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文明史的进程中改进,但我们的改进标准却并非完全贴近人性的要求。学校教育的经济学和社会学价值取向,使其无法在积极观照社会的前提下,适当拉拢与社会的距离,无法最大限度和最大可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理念和经验之间的持续张力,因而社会可能会因此失去支撑和动力,这就涉及到社会文明持续生命力的问题。纵观世界文明史,衰败消亡的文明,毕竟比健康存活下来的文明更多。这一点势必引起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改革取向的思索。

二、群众文化

作为社会审美教育实现的重要方式,群众文化就其本质、任务而言,主要是指社会美育文化。它已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确立了应有的社会地位。作为社会美育文化物质载体的公益性政府机构,世界各国、各地区都相当重视其基本体系的构建。这种机构在中国称为“文化馆”,在日本称为“文化会馆”或“公民馆”,在新加坡称为“民众联络所”,在香港特区称为“文化中心”、“艺术中心”或“社区文娱活动中心”,在台湾称为“文化中心”,在韩国称为“文化院”,在美国称为“社区文化中心”,新西兰称之为“艺术馆”,罗马尼亚称为“业余文化辅导中心”等等。由此可见,对社会美育文化的重视已无国界、地区之分、无经济发达与落后之分、无社会意识形态之分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社会审美文化的重视度形成了这样的宏大图景?社会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到底何在?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过:“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象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的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礼记·乐记》中说:“乐者也,圣人之乐者也,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也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想,以渐消沮者也。”这些关于社会美育的思想理论,道出了社会美育的社会学意义,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对于社会美育的本质揭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人类的重大贡献。马克思认为:强制性的社会分工使人片面化或从属性,而社会文化实践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巨大意义。这是马克思美育观对人的主体价值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实现的真理揭示。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教育中的美育文化,主要是通过观念、制度、物质等层面的保障,组织辅导群众艺术活动,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规范人的价值观念,从而培养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创造性的完整而和谐的人。群众文化因具有一定审美教育文化的规定性而不可替代。一是审美的形象实践性。群众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是通过对美的事物的鉴赏、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的,它是靠形象思维,通过饱含情感的形象来呈现真理、展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审美实践的非专业性。群众文化不同于专业艺术文化,专业艺术文化的教育以“作品”为中心,通过作品发现“人的本质”;群众文化的审美教育则以“人”为中心,通过活动来实践对“人”的培养;三是审美实践的全民性。群众文化审美教育的实施对象有别于其他行业性的文化机构,如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干部活动中心、厂矿俱乐部等实施针对性文化教育。群众文化之“群众”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一切人,其对象是全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因此,具有文化实践的全民性。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个君子的培养通过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得到知识的启发,通过礼仪的学习塑造人格品性和道德规范,但最终成为君子,要凭借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可见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尽管我国的学校教育也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希望籍此让学生获得心灵和品性的美与善。但就我国庞大的学生量和不太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而言,相对狭窄的教育空间和有限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龄人口对审美教育的接受。

群众文化尽管在当代文化建设中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十分强大的力量,但它在社会终身教育中的审美教育领域所发挥出来的“对人的塑造”功能,已经在长期的文化实践中显现出来。大多数无法继续接受国民教育和已经结束国民教育的人,能在群众文化的参与中继续获得审美教育。因此,尽管群众文化的学科体系尚未建立,但因其上述特征、价值和现实作用而引起重视并迎来事业的勃兴,只是时间的问题。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这是它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

(责任编辑/彭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