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教育人类学视角下的壮锦教育功能和传承对策的思考

时间:2024-07-28

李秀剩

摘要: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从壮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壮锦的文化教育功能、壮锦面临的传承危机以及如何保护壮锦这四个方面,对民族手工业壮锦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壮锦文化;教育功能;传承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6-0187-02

教育人类学力图从人类生活的本真状态考察教育与人类的发展,从教育现象的发生和起源探讨教育的作用。它与“借助于哲学或历史研究中的概念来强加于教育”的形式不同,也与“用教育来迎合政治时事的需要”的形式相区分,教育人类学关注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人的发展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问题。壮族纺织业历史悠久,在壮族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壮锦文化。这种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反映了壮族人民是怎么样的追求,壮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危机。如何传承和保护壮锦文化。将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一、壮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壮族纺织的历史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纺轮得以说明。但对壮锦的真正起源,民间众说纷纭,民众比较认可的是起源于汉代之前。因为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一号墓七号殉葬棺内出土了相当多的黑地桔红回纹锦残片,证明在汉代壮族地区就已经有染织业。在那时,壮族先民便能织造出“细者宜暑,柔熟者可御寒”的“峒布”。在《汉书·地理志》中,就有壮家“男耕女织”的记载:“男子耕农,种稻麻,好蚕桑织绩。”唐代,壮族的纺织工艺进一步的发展,壮族的蕉布、吉贝布、斑布、丝布等已成为宫廷贡品。蜡染、扎染、绞缬等工艺已得到普遍应用。在宋代,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到了明代,织锦越来越流行于壮族民间,绚丽的壮锦也越来越赏心悦目。万历年间织有龙凤等花纹图案的壮锦才被列为朝廷贡品。而明清时期,壮锦已发展到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并成为壮族人民广泛使用的民族工艺美术织品。

壮锦的形成和不同时期的发展,反映了当时壮族人民生活的一种价值观念,壮族人民通过壮锦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壮锦的符号文化,同时,壮锦的符号文化也不断地创造了壮族人民的精神世界。正如卡西尔所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亦即能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

二、壮锦文化教育功能

(一)美轮美奂的壮锦是壮族人对美的价值追求。壮族人用壮锦的形式表达自己与自然交往,与人交往的态度和价值取向,这是壮族壮锦的“神”,这是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文化。蕴含于内容和形式之间,是壮族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深切向往。壮族人信奉万物有灵,其织锦多以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为题材。传统的图案有水、云、花、革、虫、鱼、鸟、兽等,还有复杂的双风朝阳、蝴蝶扑花、双龙戏珠、狮滚绣球、凤穿牡丹等。构思寓意深远,图案斑斓绚丽,独出心裁的设计是美的心灵的反映,只有对壮锦的无限热爱,才能创造出一副副惊世绝伦的壮锦图案。壮锦图案是壮族人生活态度一种“符号”,它明显具有描述性和解释性的审美教育功能。它是在织物上讲述故事,是将壮族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与自然交往、与人交往的故事。以及心中对美的追求。采用传统的织、绣技艺,用美丽的图案来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壮锦上的图案被认为是壮族的一种“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它代表了普遍出现在壮族人民中的一种客观特征,因为这种文化特征在壮族人民中不断地延续,是壮族一种的生活、习惯、心理的载体。

(二)壮锦文化是壮族人民活的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壮锦是壮族女子必修课。因为在壮族地区一个会织壮锦的姑娘是最受欢迎、尊敬的,也就是最受喜欢的。在清初。织锦就成为壮族女子必须学会的“妇工”。乾隆的《归顺直隶州志》有云:“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土锦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即学织。”清初沈日霖的《粤西琐记》也写道:“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灿然,与缂丝无异,可为裀辱。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在民国时期,壮锦为壮家妇女的家庭副业,为壮族女子阅世后必操之业。在壮族人民心里,人们对会织壮锦的非常看重,对壮锦技艺的苛求,这也是关系到壮族妇女以后找对象难易的重大人生问题。织绣和刺绣对壮族家庭来说,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由于织机简单,操作方便,姑娘长到11-12岁,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纺织壮锦了;待到16-17岁赶歌墟时,已经能以自己纺织的壮锦头巾或挂袋送与相知者。从教育人类学的视野来看,在织锦和绣锦背后,蕴含着壮族的生活理念、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地位的认可。

(三)壮锦色彩显示出民族性格。“红配绿,看不俗”,这体现了壮族织锦艺人对壮锦配色的一些要求:既要艳丽夺目,还要经久耐看。壮族多喜重彩,以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以红为背景。充满热烈,活跃、欢腾的气氛;用绿作烘托,有开朗的情调;以黄绿配置,则艳丽动人。一幅壮锦常常用几种颜色甚至是十几种颜色搭配组成。由于配置得当,显得斑斓绚丽,丰富统一,对比和谐,古艳深厚,华而不俗。壮锦色彩运用的特点是:以少见多,纯朴中见丰富,素雅中见多彩,对比鲜明强烈。壮锦在色彩上独具匠心,反映出壮族人民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并通过色彩的搭配和浓淡,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热情、爽朗、勇敢、朴素的民族性格特征。

三、壮锦在面临的传承危机

(一)壮锦的自然生产结构遭受冲击。随着自然经济结构的溃散,商品经济和都市文明不断冲击古老的民间文化,织锦这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过去织锦工艺得到广泛发展,很大的一个因素是缘于它是不少壮族妇女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织锦工艺代代相传,有灵性的织锦手或是特别聪明的姑娘会把师傅传给她的一些基本原理,再加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创作揉合在壮锦里面,所以壮锦是在不断地发展、补充和升华。在今天的商品社会中,织锦技艺已不再需要承载着生存的压力,只是单纯地还原到一种民间工艺的身份,壮锦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民族工艺美术品为人们接受。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都靠口传身授,艰难的生存困境使得年轻一代望而却步,也使得织锦技艺后继乏人。

(二)壮锦文化教育发展之感。目前,在壮锦生产地区,很多青年人认为要“脱农皮”就必须好好学习,而织锦和绣锦是不是读书人做的事情,从心理上进行排斥。加上外出打工的人增多,与外面所谓的现代文化的接触,一部分壮乡青年人已经偏离了自己的兴趣,对传统织锦和绣锦的工艺不再感兴趣,妇女的织锦和绣锦的手艺的高与低,几乎对找对象没有什么影响。以前择偶条件和生活习俗不复存在。因此,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如何让我们民族传统手工业,既能保存原有的民族特色,又不断地发展壮大,将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四、壮锦文化保护和对策

(一)加强对壮锦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我们应该重新反思壮锦文化这个传统的丰富内涵和教育价值。织锦和绣锦曾经是壮族女子的日常活动,并显示出其独特的教育意义,也是一种活生生的教育,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壮锦。在壮锦的创作过程中,不同的人结合自己不同的实际,并根据自己心中对自然界美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代代相传,这种文化、这种教育活动令人惊叹。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只有让壮族的人民重新理解和思考壮锦文化,了解其真正的内涵,培养其对发展本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豪感,从心理上认同壮锦文化。另外,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壮锦文化在保持原有的文化特色应不断适应多元的发展,因为“适应一词既强调周围的环境对生命体的规定,亦强调主体调整自己,也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文化的进步。”壮锦文化只有不断地适应新的环境,发展原有的文化,并不断注入新的元素,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壮锦文化和当地学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离开教育,因为学校教育能让人了解和认识一个事物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壮锦文化本身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有必要在壮锦民族地区开发地方或者校本课程,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壮锦文化和工艺方面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接受壮锦文化的熏陶。通过各种织锦绣锦比赛,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织锦和绣锦的乐趣,从中获得一种自豪感和认同感。这绝不只是一种美术教育活动,也绝不只是一种教育知识的传递,这是对曾经深刻影响过人类行为的一种文化教育方式的保护性传承。蓝鸿恩先生在谈及“文化断裂”时特别提到“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的断裂”,他说:“现在学校的教科书是单一的汉文课本,学生在生活中是有传统观念意识的,但一到学校里与教科书所传播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久而久之,就失掉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学校教育应当明确壮锦文化的利弊,从而选择、保存、传递和创造新的文化,避免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的不连续性而导致的文化不适应问题。

(三)政府在政策上扶持壮锦的发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民族手工业竞争能力差。现代的国营轻工业生产正在突飞猛进;产品成本降低,物美价廉,自然深受农民欢迎,更受青年农民的欢迎。而壮锦工艺沿用几百年前的技术装备,怎么能与现代工业相比。一床花布花绒被面最多十几至二十几元钱,而一床壮锦被面却要三四十元。一个背带四元六角钱,如加壮锦背带心则要六七元。农民当然要选购便宜的,壮锦者产品必然销售不出去。政府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民族手工业,从技术和资金上加大扶持,并从政策上加以保障,只有满足了从事民族工业人员在经济上的利益,使其没有物质生活上担忧,也才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壮锦的创作和质量上。也才可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壮锦这个民族手工业才有可能不断发展壮大。

以壮锦艺术为典型代表的广西民族织锦艺术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何能真正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好这个民族手工业,如何在壮锦的传承活动中结合正在发展的旅游市场来为壮锦文化注入新的元素?这些问题都应该是本文未能解决而以后应当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丽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