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实现路径分析

时间:2024-07-28

李垚(海口经济学院)

20世纪5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查德·列万亭(Richard Lewontin)提出:基因、组织和环境就像三条螺旋交缠在一起,它们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呈现出动态、有机的影响关系。后人将其运用到社会学领域,并以政府、产业、高校为三个主体,研究创新问题,被称为“三螺旋”理论。基于三螺旋理论,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的背景下,选取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产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新型智库),并从产、学、研三者实际出发,衍生提出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构想,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3+1+2'能力三螺旋‘T'字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产学研三螺旋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双三螺旋”模式,旨在推动高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实际发展需求,探索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教育链的五链有效衔接和协同创新机制,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持。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实现路径,可以考虑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构建产学研互动及协同机制

构建产学研三螺旋互动协同的内生机制是实现三主体合作培养人才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产学研三主体各有所长,单一主体很难完成上述复合人才培养目标。实践证明:三主体螺旋协同互动、融合互补是最有利于践行、验证和优化产学研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路径之一。然而,产学研毕竟是三个相互独立的主体,能使三者协同互动、融合互补、螺旋上升,一定会有一个使三者都受益的、能实现各自既定目标的、三方都认同的内在动力机制。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维克托·弗鲁姆,1964)认为:一个主体行为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其所期望的目标价值与达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这两个因素的乘积,即:激励动力=期望值×效价。企业需要大量能够快速适应产业发展、熟练掌握技术技能甚至具备一定行业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期望他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得到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在产业发展趋势、高新技术等层面的指点或沟通交流机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本质上与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一致的,特别是应用型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理论基础和产业研究能力,也需要行业经历和经验。产学研三主体有共同的需求,具备共同的期望值,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动力机制,三者合作互通有无,提升效价。因此,产学研三主体螺旋互动、融合互补、协同发展达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成为可能。

此外,涉及教育与产业的合作,往往并不仅仅是追求单一利润目标,还有合作本身是否能提高或实现合作主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及社会价值等需求,甚至后者所占比重更大。高校是产学研合作的主体,也是实际教育教学载体,在多主体协同创新过程中,对各主体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技术合作开发、资源共享共用、利益合理分配等方面起着突出的协调作用;合作企业置身产业发展实际,配合不断完善和修正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校导入行业外部资源,提供应用场景和实践实训基地及实习就业机会;新型智库是传统研究机构的迭代升级,既可以为高校和企业提供高于高校一般教育水平的智力支持,尤其是对相关产业发展的预判,又可以柔和的身份协调与政府、公众等的关系,在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基于培养应用型能力的专业方向设置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要求,也是对高校审时度势、思变求新能力的考验。高校作为三螺旋中的办学主体,在设置专业方向时,首先要考虑在合作企业的需求引导下,在对行业进行周密细致调研的基础上,由产业倒推岗位,由岗位需求倒推学生必备素质和能力,精准了解和掌握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从而形成创新型、可推广、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

明确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课程方案设置里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研制和规范课程标准,建立真正跨学科、交叉性且能有效衔接的标准化课程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并做好课程体系的进阶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持续性提高,又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同时,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以便及时调整、完善和更新教学内容。通过产学研三主体螺旋互动、有机互补、深度融合,增强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关注产学研互动中各个环节的经验积累和循环反哺,进而全面提升产学研互动中三螺旋的稳固性和先进性。

三、实现“T”字型人才培养目标

实现“T”字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要素,是坚持“高校—产业”对接机制。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尤其应以区域内优势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特别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导向,适时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进行课程改革和内容创新,以此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此举也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及匹配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性要求。

实现“T”字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二个要素,是使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这三个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关联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融合。具体来说,复合型的发力点在于处理好主干课程与外围课程之间的关系;应用型的着力点在于处理好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之间的关系;国际化则是以正确的历史观、全局观、发展观对普世性与普适性教育教学内容的把握。以上涉及的方面都将在课程结构、教学计划、学分设置上等予以体现,不是墨守陈规做加法,而是谋篇布局做乘法。

实现“T”字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第三个要素,是优化师资配置。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范畴不局限于学生,学得好的前提是教得好,因此要特别重视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三高”师资队伍建设;特别重视国计民生宏观理念与教育教学微观角度的协调统一;特别重视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与科研能力的齐头并进。

不同于普通高校主要针对高年级学生、偏学术理论的讲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会特别重视高站位、高密度、高频次请行业导师进课堂,同时也将为学生提供更多走近行业、走进企业的机会。而理论学习、实验实训课时及自主学习时间,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教师的要求。通过加大对现有教师在职培训力度、引进企业师资、校企合作项目交流等方式,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合作师资培训项目,创新培训方法,引导、激励、促使传统师资快速成为行业专家。

四、“有为有位”探索矩阵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自我参照准则(Self-reference Criterion,缩写为:SRC),是指无意识地参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通常表现为先入为主的套用自身价值体系或经验作为处理问题的尺度和标准。产学研合作办学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SRC现象,由于产学研三者是独立的个体,且其本身在各自熟悉的领域也难免会和同类组织出现行为、意见相左的情况,置身于需要跨文化沟通的背景下,实际情况会更加复杂。君子和而不同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将思维碰撞转化为继续改革、前行进取的动力,“有为有位”是前提、是基础,也是有效的解决方案。“有为”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位”是权责分明、尽职尽责。合作使产学研三主体成为一家,明确高校是合作办学主体、企业是外部资源导入主体、研究机构(新型智库)是对接、协调主体,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打造新型现代产业学院品牌,切实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产业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典型的矩阵式,纵向为由学校各级职能部门管理的校、院、教研室,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二级学院相当于企业矩阵式管理模式下的事业部,具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权;横向为合作企业与科研机构(新型智库),两者与二级学院是在平等合作基础上形成的深度融合关系;纵横两轴在二级学院形成管理交叉点。矩阵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优点不言而喻,较直线式管理模式明显增强了资源整合与协作能力,但也存在管理权限模糊、实施主体无所适从、由协同和沟通不够而导致的管理“真空化”。

矩阵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至少有三方面内涵:一是产学研三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角色的扁平化。传统高校的课程设置体现单学科教学、重理论的特点,围绕理论教学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将教学、科学研究与服务行业企业等诸多貌似独立的知识和能力模块融会贯通,具有跨学科、重实践的特点,鼓励学生实操。

二是以项目导向制加强产学研三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协同性。理想状态下,高校和研究机构(新型智库)的研究方向服务于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均为开放式,还可以依据研究方向,灵活设立研究分院和项目组,吸引师生积极参与。

三是对多重性背景师资身份的优化处理。产学研合作建设的现代产业学院师资往往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性背景,这也是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五、结论与展望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引企入教是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必要条件和典型特点,产学研三主体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过程中,既存在相互协同,也存在相互博弈,同时,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要素流动过程。合理利用期望理论,是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利手段。通过构建产学研互动及协同机制、基于“3+1+2”能力三螺旋的专业方向设置、达成“T”字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有为有位”探索矩阵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等是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有效路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