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黄雅莲,陈 孜,石杭科,李 衡,叶木槿,唐 平
1.成都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成都 610500);2.成都医学院 心理系(成都 610500);3.成都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500);4.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成都 610500)
医学生反刍思维、自尊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黄雅莲1,陈孜2,石杭科1,李衡1,叶木槿3,唐平4△
1.成都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成都610500);2.成都医学院 心理系(成都610500);3.成都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成都610500);4.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成都610500)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自尊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反刍思维量表(RRS)、自尊量表(SES)对172名医学院学生进行测查。 结果根据SDS评分标准,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占35.7%(60/168);独生和非独生大学生在RRS总分、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反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居住地的大学生RRS总分和症状反刍得分在统计学上差异边缘显著;反刍思维各因子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自尊水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独生与非独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刍思维与抑郁呈正相关,自尊与抑郁、反刍思维呈负相关;除强迫思考外,其余变量均可预测抑郁。结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高度关注,反刍思维、自尊对抑郁具有预测作用。
反刍思维;自尊;抑郁
抑郁症是目前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残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有抑郁症[1],我国大学生抑郁的比例高达20%~60%[2],抑郁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的今天,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更应引起学者的关注。Nolen-Hoekseman等[3]将反刍思维定义为:个体将注意集中在自身的抑郁症状及潜在原因的想法和行为表现。研究[4-5]发现,反刍思维和自尊水平是抑郁的易感因子。国内多将反刍思维和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分别探讨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6]已证实,反刍思维不仅与抑郁发作有关,还与抑郁症状的持续与加重有关。学者们一致认为自尊水平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7]。
本研究旨在了解当代医学生抑郁情绪的特点,探讨反刍思维、自尊及抑郁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亚型的反刍思维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为抑郁的干预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1.1对象
所有参与测试的学生均来自成都市某医学院,采取问卷自评的方法,课堂当场测试,当场回收。共172人填写问卷,回收问卷168份,有效率97.67%(168/172)。本次研究的参与者年龄18~24(20.170±0.939)岁,其中男50人(29.76%),女118人(70.24%);大学一年级学生41人,大学二年级学生32人,大学三年级及以上学生95人;临床专业118人,非临床专业50人;独生子女70人,非独生子女98人;63人(37.50%)居住在城市,105人(62.50%)居住在农村。
1.2研究工具
1.2.1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SDS由Zung等于1968年编制,包括20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测量个体在最近1周里症状出现的频率[8]。SDS使用和计分简便易行,分数越高抑郁状况越严重。其中有10个项目为反向计分,标准分在粗分的基础上乘以1.25,分界值为53分。 中国常模表明: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
1.2.2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RRS英文版是由Nolen-Hoekseman和Morrow教授编制的反应方式问卷(RSQ)的分问卷,共22个题项,采用四级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个体反刍思维倾向越严重。该量表后经Treynor等[9]修订,将所有项目分成症状反刍、反省深思和强迫思考3个维度。国内研究人员[10-11]分别以高中生和大学生为样本进行信效度检验,证明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量我国样本的反刍思维倾向。本研究采用韩秀等[12]修订的版本。
1.2.3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SES由Rosenberg等于1965年编制,信效度较高,共10个条目,采用四级评分,总分范围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8]。
1.3统计学方法
2.1大学生抑郁情况
2.1.1大学生抑郁程度参与本次调查的医学生SDS标准分平均得分为46.377,标准差为9.297,根据SDS评分标准,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比例为35.7%(60/168)。有抑郁情绪的学生中,轻度抑郁46人(27.4%);中度~重度抑郁13人(7.7%);重度抑郁1人(0.6%)。
2.1.2不同人口特征大学生抑郁得分比较对不同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抑郁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农村和城市、独生与非独生的大学生抑郁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1)。
表1 大学生抑郁得分情况±s)
2.2大学生反刍思维特点
大学生反刍思维平均得分为43.304,标准差为9.229。独生和非独生大学生在RRS总分(t=-2.501,P<0.05)、强迫思考(t=-2.014,P<0.05)和反省深思(t=-3.670,P<0.001)上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独生子女各项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但是症状反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居住地的大学生RRS总分(t=1.935,P=0.055)、症状反刍(t=1.900,P=0.059)得分在统计学上差异边缘显著,说明大学生反刍思维存在城乡差异,且农村大学生得分普遍高于城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RRS总分和3个反刍思维亚型得分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大学生反刍思维及其亚型的得分比较±s)
2.3大学生自尊特点
大学生自尊平均得分为28.696,标准差为3.887。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23,P<0.05),且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但是农村和城市、独生与非独生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反刍思维、自尊与抑郁的关系
2.4.1反刍思维、自尊与抑郁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反刍思维总分及三因子和自尊、抑郁均相关。其中反刍思维及其各因子与抑郁呈正相关,症状反刍、强迫思考与抑郁的相关程度更显著,即反刍思维越严重,抑郁程度越高;症状反刍、强迫思考、反省深思之间呈两两正相关;自尊与抑郁呈负相关,即自尊得分越低,抑郁程度越严重,自尊得分越高,抑郁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自尊与反刍思维呈负相关,即高自尊的个体,反刍思维倾向较低,低自尊的个体,反刍思维越严重(表4)。
表3 大学生自尊水平比较±s)
表4 大学生反刍思维、自尊与抑郁的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r)
注:*P<0.05;**P<0.01;***P<0.001
2.4.2反刍思维、自尊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以抑郁为因变量,症状反刍、强迫思考、反省深思、自尊为自变量,进行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强迫思考外(P>0.05),其余变量均进入方程,均可预测抑郁。其中,症状反刍的预测能力较强(P<0.001),反省深思和自尊的预测能力稍弱(P<0.05)。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为F=51.359 (P<0.001)(表5)。
表5 反刍思维、自尊对抑郁的回归分析结果
3.1医学生抑郁的影响因子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为医学院学生,SDS评分标准结果显示,医学生抑郁倾向的比例较高,超过1/3的学生产生了抑郁情绪,提示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统计分析显示,本次调查的学生,在性别、居住地、专业和是否独生等人口学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国内研究现状可以推测导致医学生抑郁情绪的原因可能与经济条件、学习压力、就业环境等社会环境因素相关。第一,由于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易产生自卑心理。第二,医生是一个对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职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在校期间必须系统学习内外妇儿等多门学科,课业繁重,还需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一年半,学业压力较大。第三,目前国内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加上媒体大肆渲染,经常报道医生被打致死致伤的新闻,使学生对医生的职业期待、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降低,形成较大的心理落差,更易产生焦虑、忧郁、失望等情绪,从而加重抑郁情绪。研究[13]发现,社会支持获得少、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低也是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及各部门应该高度关注医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职业预期,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3.2医学生抑郁的预测因子及其相关性
回归分析显示,症状因子、反省深思和自尊是抑郁的预测因子,对抑郁的发生具有催化作用,与以往大多数研究结论[14-15]一致。低自尊个体往往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产生无望、无助、无价值感;反刍思维倾向个体则将负性信念反复带入大脑,使个体抑郁情绪加重,同时,抑郁状态又会使个体进一步陷入反刍思维中,从而形成“向下螺旋式”的恶性循环[5],个体越发难以摆脱负性信念,抑郁情绪更加严重,以致发展为抑郁症。本研究中,强迫思考因子并不能预测抑郁,这可能提示在探究反刍思维对抑郁的作用时,应将其作为整体进行考察,仅从强迫思考一个维度无法得到其对抑郁的显著预测作用。
反刍思维的社会适应功能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中反刍思维及各因子均与抑郁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因此,一定程度上反刍思维是适应性的。此结果与韩秀[16]研究结论一致,但Lo等[17]认为反刍思维既有适应性部分又包括非适应性部分,其中强迫思考属于非适应性因子,往往与当前状态和一些难以企及的标准做消极比较,使抑郁更持久,而反省深思是反刍思维的适应性因子,不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恶化,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有促进作用。对此,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发现,反刍思维倾向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城乡差异和是否独生这两点得分存在差异,农村非独生子女反刍思维倾向、抑郁倾向更严重。
Kernis等[18]发现低自尊的个体往往倾向于把特定的失败的负性含义扩展到认知的其他方面,与抑郁个体的负性认知偏向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自尊水平与反刍思维和抑郁呈负相关,即自尊水平越低,反刍思维倾向越严重,抑郁得分越高,抑郁越严重;且男生自尊水平高于女生,提示女生比男生更易出现抑郁情绪,这也验证了临床上女性比男性患抑郁症的概率更高。因此更应高度关注女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一点与前人的研究[19]基本一致。但本研究中并未发现男女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可能与样本的代表性有关,采集过程中未平衡男女数量,女生明显多于男生,且没有做到完全随机,导致样本出现偏差;也有一种解释认为可能和性别角色认知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而非单纯的生物学因素导致抑郁发病率的性别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调查了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了反刍思维及其各亚型、自尊与抑郁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提示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情绪状态,为医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启示;反刍思维中除强迫思考外的其余各亚型,包括症状因子、反省深思以及自尊水平均可预测抑郁的发生,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为产生抑郁情绪的个体,并未达到临床上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因此,结果的临床推广需谨慎对待。
[1]世界卫生组织.抑郁症[EB/OL].(2016-04-11)[2016-06-22].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69/zh/.
[2]韩亚姝, 赖端,赵殿松,等.某医学院校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 17(1):56-57, 60.
[3]Nolen-Hoeksema S,Morrow J.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pressio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ms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The 1989 Loma Prieta earthquak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1):115-121.
[4]郭素然, 伍新春.反刍思维与心理健康(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314-318.
[5]孙维燕. 反刍、负性认知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反刍的认知催化模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6]王雨吟, 林锦婵,潘俊豪.个体认知-抑郁模型:自我怜悯、完美主义、反刍思维和抑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20-128.
[7]顾菲菲, 郭文汇,陶高松.大学生自尊、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71-773.
[8]汪向东, 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319-320.
[9]Treynor W,Gonzalez R,Nolen-Hoeksema S.Rumination reconsidered:A psychometric analysis [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2003,27(3): 247-259.
[10] 戴琴, 冯正直,许爽,等.沉思反应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5):753-758.
[11] 杨娟, 凌宇,肖晶,等.沉思反应量表中文版在高中生中初步运用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27-31.
[12] 韩秀, 杨宏飞.Nolen-Hoeksema反刍思维量表在中国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志,2009,17 (5):549-551.
[13] 聂晶, 陆远富,谢笑龙.医学生抑郁情绪状况及原因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5):53- 54.
[14] 张阔, 汪新建.抑郁性沉思:研究进展与前瞻[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08-118.
[15] 张丹霞, 罗家洪,彭林珍,等.大学生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结果因子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5):61-63.
[16] 韩秀. 大学生反刍思维及其与完美主义、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17] Lo CS,HoSM,Hollon SD.The effects of rumination and negative cognitive styles on depression:A mediation analysis[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reapy,2008,46(4): 487-495.
[18] Kernis MH,Brocker J,Frankel BS.Self-esteem and reactions to failure:The mediating role of overgeneraliz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9,57(4): 707-714.
[19] 尹红峰. 青少年自尊、同伴反刍、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D].济南:曲阜师范大学, 2011.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among Rumination,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in Medical Students
HuangYalian1,ChenZi2,ShiHangke1,LiHeng1,YeMujin3,TangPing4△.
1.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ChengduMedicalCollege,Chengdu610500,China; 2.DepartmentofPsychology,ChengduMedicalCollege,Chengdu610500,China; 3.SchoolofClinicalMedicine,ChengduMedicalCollege,Chengdu610500,China; 4.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fSichuanforElderlyCareandHealth,Chengdu6105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among rumination,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in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Th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among 172 medical students with the help of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 (RRS), and Self-esteem Scale(SES). ResultsThe SD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rate of depression was 35.7% among the medical stud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ngle child and the non-single child in the scores of RRS, brooding and reflection (P<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P>0.05). The scores of RR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tudents of different residences,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factors of RRS. The scores of S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gender (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of different residences and between the single child and the non-single child (P>0.05). ConclusionThe mental 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rumination and self-esteem have predicative effects on depression.
Rumination; Self-esteem; Depression
10.3969/j.issn.1674-2257.2016.04.024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No:2015SZ0113)
唐平,E-mail:tangping_73@163.com
G444;G645.5
A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705.r.20160728.1406.010.html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