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无痛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并发症分析

时间:2024-07-28

翁海风,胡坚方,杨建英,汪青云,万莉婷

江西省人民医院 消化科(南昌 330006)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是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它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操作中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有的患者因不能忍受检查时的痛苦而惧怕检查、耽搁检查,延误病情。消化内镜诊疗的镇静、麻醉[1]是指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无痛消化内镜诊疗使消化系统疾病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无痛苦体验。随着内镜和麻醉技术的发展,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在国外已普遍开展,我国各大医院也相继开展此项技术[2]。对此有学者做了大量研究[3-7],探讨无痛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但镇静、麻醉本身存在一定风险,本文就无痛消化内镜操作中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做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消化内镜诊疗的患者1 003例,其中男527例,女476例;年龄14~95岁,平均年龄57.2岁;门诊患者636例,住院患者367例。行胃镜检查356例,肠镜检查421例,小肠镜检查18例,内镜下息肉切除104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92例,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5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性ERCP)7例。患者均行麻醉前访视,评估病情,了解其禁食、禁饮情况,按照2014年中国消化内镜镇静麻醉共识意见,排除禁忌证。

1.2 药物与器械配备

诊疗单元配备麻醉呼吸机、简易呼吸气囊、气管插管用套件、喉罩、心电监护仪、中心吸引、吸氧装置等麻醉抢救设备、器械,以及麻醉抢救药物。同时,配有完善的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流程和出现意外情况的抢救流程。抢救设备、器械和麻醉抢救药物每日诊疗前均例行检查。

1.3 方法

由麻醉医生根据患者体质量静脉注射异丙酚1~2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呼之不应(即OAA/S评分1~2分)时开始行内镜检查或治疗。如检查时间过长或术中有体动时,追加异丙酚0.2~0.5mg/kg。行消化内镜检查者给予异丙酚间歇静推,行消化内镜治疗者给予异丙酚微量泵持续泵入6~10mg/(kg·h)。诊疗过程中应维持良好的镇静和(或)麻醉深度,以确保患者无知觉和体动,直至检查或治疗结束。诊疗时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测、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心率过缓、喉头痉挛等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面罩吸氧、抬起下颌、插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多巴胺或麻黄碱及平衡液升压;以及阿托品和地塞米松等对症处理。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

5.98 %(60/1 003)的患者心率<50次/min;4.49%(45/1 003)的患者血压<80/50mm Hg;6.98%(70/1 003)的患者 血 氧 饱 和 度 <85%;0.60%(6/1 003)的患者出现喉头痉挛(表1)。出现病情变化时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未见出血、穿孔、麻醉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在镇静、麻醉下完成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

表1 无痛消化内镜诊疗并发症的发生率[n(%)]

2.2 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

2.2.1 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原因分析 6.98%(70/1 003)的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以下,其中2.49%(25/1 003)的患者因颈部较短、肥胖,出现舌后坠堵塞气道;1.10%(11/1 003)的患者因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引起气道不畅;0.60%(6/1 003)的患者因喉痉挛造成气道不畅;1.99%(20/1 003)的患者因异丙酚对呼吸系统的抑制;0.80%(8/1 003)患者因禁食水时间短和本身存在胃肠道梗阻。

2.2.2 血压下降的原因分析 4.49%(45/1 003)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患者血压低于80/50mm Hg,其中2.79%(28/1 003)的患者因异丙酚抑制循环系统,降低血管张力;1.60%(16/1 003)的患者因禁食水、清洁肠道引起低血容量;0.10%(1/1 003)的患者因心源性低血压。

2.2.3 心率过缓的原因分析 5.98%(60/1 003)的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患者心率过缓,<50次/min,其中3.59%(36/1 003)的患者因内镜检查对胃肠道刺激、牵拉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2.39%(24/1 003)的患者因异丙酚对循环系统的抑制。

2.2.4 喉头痉挛的原因分析 0.60%(6/1 003)的患者出现喉头痉挛,其中0.40%(4/1 003)因反流的胃内容物、呼吸道分泌物刺激呼吸道,0.20%(2/1 003)因患者自身有哮喘。

3 讨论

3.1 呼吸系统症状

因异丙酚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可致呼吸减慢,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8],本研究应用异丙酚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减慢,有6.98%的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5%以下,多发生在颈部较短和肥胖患者中。在胃镜诊疗和治疗性ERCP中发生率更高,分别为12.08%和28.57%,这可能与胃镜检查容易触碰喉头和会厌软骨,以及治疗性ERCP的特殊体位(俯卧位)有关。因此,在行无痛消化内镜诊疗前要做好麻醉前访视,严格筛选;诊疗中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和血氧饱和度情况,一旦患者出现烦躁、呛咳,或面色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对于老年、肥胖、颈短的患者推药速度要慢,保持气道通畅并充分给氧。若胃腔内注气过多,引起胃部积气和横膈上升,可影响呼吸,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麻醉药未起效即过早插镜、进镜越过会厌部时过早注水注气、内镜镜头触碰会厌软骨和喉头等均可引起呛咳或喉头痉挛,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29例患者在经抬起下颌角、提高氧流量后血氧饱和度回升;25例患者舌后坠导致出现鼾声,通过抬高下颌角,其中6例同时插入口咽通气管后鼾声消失,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16例患者呼吸道痰液堵塞,经充分打开呼吸道并吸痰、简易呼吸球囊辅助呼吸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1例喉痉挛严重患者和2例哮喘患者加用地塞米松处理,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无一例发生呼吸暂停。

3.2 循环系统症状

异丙酚对心血管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可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极少数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9]。本研究有4.49%的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至80/50mm Hg、5.98%的患者心率过缓,<50次/min,在肠镜检查和消化内镜治疗时发生率更高。这可能与肠镜检查和消化内镜治疗时刺激、牵拉肠壁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患者肠道准备脱水以及操作时间长有关。为此在检查前应常规测基础血压、心率对照;肠镜检查,消化内镜治疗时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以补充血容量。患者一旦出现血压下降至80/50mm Hg或心率过缓,立即给予多巴胺或麻黄碱、阿托品等药物对症处理。本研究中1例患者出现心源性低血压,给予利多卡因纠正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处理后循环系统症状、体征均得到缓解,未出现休克现象。也有研究[10]认为,应用异丙酚时患者大脑迷走神经紧张,交感神经抑制,在麻醉诱导期间可引起一过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在麻醉维持期间其血液动力学可恢复正常,一般无需处理。本研究还发现出现心动过缓的患者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与赵凯丰等[11]的研究结果一致。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是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内镜微创诊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操作性强、可重复性等优点。行无痛消化内镜诊疗时,易出现镇静、麻醉下的一些并发症和风险,如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和心率变缓等,但只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症状和体征均能得到缓解,不会出现出血、穿孔、麻醉意外等内镜诊疗和麻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1]李兆申,邓小明,张澍田,等.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专家共识意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8):756-764.

[2]焦璐,刘锦涛.无痛消化内镜的风险评估及临床应对策略[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32(3):162-165.

[3]邱小蕾,刘洪珍,罗丽芳,等.17 630例无痛胃肠镜检查体会[J].中国消化内镜,2008,2(3):24-26.

[4]钱芳.异丙酚静脉麻醉行无痛胃肠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5):151,154.

[5]李学斌.无痛胃镜麻醉的方法优化[J].医学与哲学,2010,31(20):33-34.

[6]陈旭峰.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2,34(19):2977.

[7]孙红英,常勤征,赵洁,等.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3):301-303.

[8]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0-239.

[9]周少丽,马武华.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6):329-331.

[10]汤泓,王颖,刁宏伟,等.利多卡因减轻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心血管反应的量效关系[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9,26(10):537-539.

[11]赵凯丰,张静,肖罗,等.无痛胃肠镜检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处理[J].吉林医学,2012,33(24):5268-52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