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 薇
北京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北京 100053)
家庭医生式服务是我国政府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能有效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促进社会公平,符合卫生服务低成本和高效益的卫生发展要求[1]。家庭医生式服务是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为核心,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居民签订服务协议的形式,为签约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签约居民在享受39项基本公共卫生和65项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2],还享受5类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措施,即“健康状况早了解”“健康信息早知道”“分类服务我主动”“贴心服务我上门”“慢病用药可优惠”[3]。2010年北京西城区试点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为了解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和签约率等,北京西城区卫生局2012-2014年,连续开展“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与签约率”研究工作,旨在为进一步探索家庭医生式服务提供依据。
北京西城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患者。
北京西城区共有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73所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的人口比例,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研究对象65例/年,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30例/年,最终样本量为3 165例/年。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即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圆心,距离调查机构50m左右随机拦截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18岁;在该辖区常住半年以上(包括外地人员)。2012-2014年每年发放问卷数分别为3 200、3 190和3 180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8.91%、99.22%和99.53%。
1.3.1 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性方面采用对社区卫生行政管理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及居民进行访谈的方式,针对性地设计定量调查问卷;定量方面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由经过培训的访问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机拦截患者,完成调查。
1.3.2 指标体系及问卷设计 组织公共卫生、流行病学、社区卫生服务等专家学者,召开3次座谈会,讨论调查方案与问卷,最终确定认知度、签约率等维度。“认知度”包括4个题目,分别是:“是否知道家庭医生式服务”“是否知道签约医生的姓名与联系方式”“签约时,医生是否进行了详细讲解”“家庭医生式服务具体内容”。“签约率”包括3个题目,分别是:“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原因”“未签约原因”。“其他”包括3个题目,分别是:“是否希望签约医生提供主动服务”“是否支持签约后,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谁签约,就挂谁的号”“签约到期后,是否会续签”。
1.3.3 质量控制 培训访问员,阐明调查内容、调查目的、拦截患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开展调查;调查时,每位访问员均配备介绍信与工作证明;调查结束后,复核督导员从完整性与逻辑性的角度,对问卷进行审核。
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SPSS 20.0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
2012-2014 年调查样本的性别、年龄、户口和学历等基本情况见表1。
在“是否知道家庭医生式服务”方面,认知度呈现逐年升高趋势。2012、2013和2014年的认知度分别为58.9%、79.1%和91.7%。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年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是否知晓“家庭医生式服务具体内容”方面,“对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居民提供上门服务”2012年占43.0%、2013年占69.0%、2014年占73.0%;“对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并提供健康建议”2012年占21.5%、2013年占40.5%、2014年占41.5%;“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知识宣传”2012年占25.3%、2013年占42.3%、2014年占53.3%;“对不同居民、分别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2012年占21.0%、2013年占31.0%、2014年占39.0%。
表1 基本情况
2012、2013 和2014年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签约率为分别为36.3%、46.8%和66.0%,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3年签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您认为家庭医生式服务是否有吸引力”方面,得分逐年上升。2012、2013和2014年得分分别为81.4、85.8和87.2分,3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原因:“我信任社区卫生服务”2012年占77.4%、2013年占82.8%、2014年占78.4%;“医生让我签,我就签了”2012年占51.4%、2013年占36.9%、2014年占49.4%;“我身边的亲戚、朋友、邻居都签约了,所以我也签约”2012年占24.2%、2013年占19.1%、2014年占21.2%。
未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原因:“现在还不需要”2012年占61.7%、2013年占68.3%、2014年占73.9%;“不知道家庭医生式服务要签约”2012年占44.8%、2013年占26.9%、2014年占 22.6%;“社区医院药品种类少”2012年占13.3%、2013年占22.4%、2014年占6.7%;“签不签约没有什么变化”2012年占10.6%、2013年占11.6%、2014年占3.4%。
在“您是否支持签约后,来社区就诊时,和谁签约,就挂谁的号”方面,2012、2013和2014年的支持比例分别为70.2%、74.1%和78.7%;在“您签约到期后,是否会续签”方面,2012、2013和2014年选择会续签的分别为92.0%、94.9%和95.1%。
从性别、年龄、户口、文化程度和是否患有慢性病角度比较发现:女性居民在“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与签约率方面均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度与签约率呈现升高的趋势;本地居民认知度与签约率明显高于外地;文化程度方面,“专科、本科及以上”居民认知度与签约率较低;慢性病患者的认知度与签约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经χ2检验显示,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和表3)。
表2 是否知道家庭医生式服务对比(%)
表3 是否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对比(%)
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西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逐年升高。在对具体服务内容的知晓方面,主要以“对行动不便,并有需求的老年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为主。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其他内容认知程度较低,部分居民将家庭医生等同于私人医生,认为既然已经签约,家庭医生就应满足自己的医疗需求,随叫随到[4];部分居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能拿药”“医生技术水平一般”;部分居民的健康理念较为落后,缺乏预防疾病的观念。以上认知偏差均给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建立开展带来一定困难。不同性别、年龄、户口、文化程度和健康状况的居民对于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存在差异,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需求也有不同[5],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以“治疗”“开药”“疾病诊断”“慢性病复查”等为主[6]。建议应将服务人群进行划分,针对不同人群,从“社区首诊[7]”“签约后,家庭医生更了解您”“全科团队会主动进行慢性病管理”“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改善您的生活方式[8]”等角度,加大宣传力度,协同街道居委会,利用社区宣传栏、宣传折页和健康大课堂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使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树立正确的观念,建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培养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意识[9],从而提高居民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西城区2012、2013和2014年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签约率分别为36.3%、46.8%和66.0%,签约率逐年升高。签约原因主要以“我信任社区卫生服务”为主,说明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是签约的重要基础。未签约的原因主要以“现在还不需要”“不知道家庭医生式服务要签约”等为主,说明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内涵还存在误区。因此,家庭医生应引导居民签约,兑现服务承诺,对签约居民提供主动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影响力;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应重视与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等机构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家庭医生服务氛围。
全科医生是家庭医生式服务开展的基础。目前北京西城区有264支家庭医生团队,实际需要配置767支团队,现实与需求有较大差距。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发展全科医学,完善师资队伍建设[10]。目前,家庭医生的收入与工作量并无直接关系,为有效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相关部门应创新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运行机制,将医生收入与签约服务数量、质量和居民满意度等挂钩,实现多劳多得;另外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家庭医生式服务的收费机制,向签约居民收取一定服务费用,用以弥补公共卫生资金缺口[4]。
综上所述,北京西城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的认知度与签约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北京市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刚起步,北京西城区2012-2014年家庭医生式服务调查样本量较少,且受调查时间和成本限制,调查对象未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覆盖人口数比例随机抽取;另外调查对象中女性与老年人较多。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让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有正确的理解,并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同时应注重社区全科医生的培养,从而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作用。
[1]李莓.家庭医生式服务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的实施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13.
[2]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等.关于印发《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与建设规划》的 通 知 [EB/OL].(2006-01-28)[2015-05-23].http://zfxxgk.beijing.gov.cn/fgdyna.prinfodetail.prStatuteDetailInfo.do.
[3]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改革与管理工作的 意 见 [EB/OL].(2010-12-17)[2015-05-23].http://zfxxgk.beijing.gov.cn/fgdyna.prinfodetail.prDynaDetailInfo.do.
[4]李鹏.我国发展家庭医生式服务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4(11):46-47.
[5]吴军,徐蕾,陆旻,等.程家桥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6):1809-1811,1814.
[6]高俊岭,张波.银川市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和利用率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6,4(9):1-3.
[7]张波.上海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认同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8):53-57.
[8]荆媛,景琳,丁富军,等.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健康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1):70-71,74.
[9]张跃红,张拓红,王志锋,等.北京市德胜地区居民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3715-3178.
[10]王敏,赵京,张向东,等.北京市西城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4,31(5):328-33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