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叶远涛 孙兆旭
(本溪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辽宁 本溪117020)
哲罗鱼别名大红鱼,属鲑亚目鲑科,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图们江、额尔齐斯河等水域,为冷水性凶猛肉食性鱼类,物种种质意义重要,食用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由于生存环境变化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已经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和《中国珍稀名贵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因此,开展哲罗鱼人工养殖,保护哲罗鱼自然资源和满足市场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2010年5-7月本溪绍文特种渔场哲罗鱼发眼卵孵化和仔稚鱼培育试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哲罗鱼在辽宁地区的养殖提供基础性资料。
试验用哲罗鱼发眼卵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孵化用水为泉水,水温9-12℃,水源全封闭。
孵化容器采用玻璃钢平列槽,规格为3.0×1.0×0.6 m,每个槽内置4个小槽。鱼卵入槽前用20 p p m聚维酮碘将所有孵化设备及工具浸泡24 h进行消毒。孵化期间槽内水位保持在0.3 m,流水孵化,排水口溶氧保持在5 m g/l以上。
2010年5月4日,将20万粒哲罗鱼发眼卵放置在孵化槽内,每个小槽放卵5000粒。避免阳光直射。每天用检卵夹检出死卵,在鱼苗破膜期要及时捞出卵皮。
在平列槽内鱼苗上浮数量达到总量的3/4、且卵黄囊基本吸收完毕时,可以投喂活体水蚤进行开口。开口时仔鱼平均体长1.7 c m,平均体重0.15 g,投喂2-3 d水蚤后,仔鱼平均体重可以达到0.27 g,此时可以改投经过剁碎的水丝蚓。投喂水丝蚓3-5 d后,平均体长可以达到3.1 c m,平均体重为0.33 g时,进入转口期。
转口期培育在培育缸中进行,培育缸直径2 m、高1 m,水深保持在0.6 m,养殖水温12-15℃,养殖密度为10000尾/缸。前期使用0.4 m m颗粒饲料与剁碎的水丝蚓汇合在一起,形成团状料投喂,以后逐步减少水丝蚓的比例,直至过渡到全部使用颗粒饲料。当体长达到4.5 c m、体重为0.8 g时,驯化结束,鱼苗移入苗种培育池继续培育。
苗种培育池长20 m、宽3.5 m,水深0.4 m,培育密度50000尾/口。
从发眼卵孵化到培育至1.5 g鱼苗历经61天,孵出鱼苗19.4万尾,培育鱼苗16.5万尾,各阶段成活率见表1。
表1 各阶段成活率
收入:49.5万元。支出35万元,其中发眼卵30万元、饲料2.6万元、人工0.4万元、运费0.3万元、设备折旧0.7万元、其它费用1万元。利润14.5万元,投入产出比1:1.41。
本次试验采用鲜活水蚤开口的开口率为93%,而用于对比试验使用0.2 m m颗粒料开口的,开口率仅为20%,因此哲罗鱼苗最好选择活饵开口,可以提高开口率。
转口驯化决定着驯化的成败,采用软料逐步向半干料、颗粒料的过渡非常关键,应循序渐进,不能急躁。
放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鱼苗活动空间变小,不宜鱼苗生长,且易造成缺氧,还会发生鱼苗之间相互撕咬现象。放养规格不整齐,会出现大苗吃小苗的问题。以上二个问题都影响成活率。
每天要多次细致观察进、排水口及拦鱼设施情况,及时调整水流以防鱼苗缺氧及逃逸。投料时要多次、均匀、足量,保证鱼苗都能吃到足够的饲料。
(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