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大中型水库渔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4-07-29

栾广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杨凌710004卧牛湖水库管理处 黑龙江 黑河164300)

大中型水库渔业养殖以其水域宽阔,不投饲,病害少,无污染,水质自调能力强等优势,在繁荣水产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依靠天然生产力产出的鲜鱼,因品质好味道鲜美而倍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很多大中型水库的渔业生产近年却出现不断下滑或停滞不前的现象,有的水库渔业效益甚至接近0收入。为此,根据卧牛湖水库渔业发展情况,浅谈一下大中型水库渔业发展的观点。

卧牛湖水库于1986年竣工建成,养殖水面6000亩,库容6368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发电、养鱼、旅游为主体的中型水库,设计年产鲜鱼100万斤。卧牛湖从1984年开始蓄水养鱼,捕捞生产记录如下:

卧牛湖水库捕捞记录

从商品鱼捕捞记录上看只是在水库建成的第四年开始真正形成了捕捞量,年产鲜鱼10万斤以上,6个捕捞期后处于下滑状态。1999年-2001年水库渔业生产对外进行了承包,承包3年后水库渔业资源基本枯竭。2003年开始,渔业生产到达了低谷,直至2007年资源有所恢复,但水库天然生产力已错过最佳高峰时期。渔业资源恢复迟缓,类似此发展状态在卧牛湖周边的大中型水库均是如此。根据调查,其它地区的大中型水库相当一部分渔业经济也境况相同,有的甚至还处于绝产状态。导致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苗种投放量不足。为合理利用水资源,传统大中型水库养殖方式均以投放以滤食浮游生物的鲢、鳙鱼苗种为主,由于鲢、鳙鱼在水库中不能自繁,所以保持种群规模必须依靠人工投放。但随着水库运行年限的增加,为保证水库运行安全,主要水工建筑物的维修养护任务逐步加重,为此除保证正常运营资金外,只能有一小部分资金用于水产苗种投入,直接导致渔业资源萎缩。

第二是水库管理层不重视水库渔业发展,不正确对待大水面增值潜力,不进行科学回捕。由于部分领导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在回捕过程中不规定网具使用规格,鱼获物不分种类,不分大小,导致资源枯竭。有的甚至不负责任,考虑在自己任期内得不到回报而降低投放量,管理松散,渔业生产秩序混乱,从根本上导致渔业生产走上恶性循环的后果。

第三是大中型水面基本上均隶属于水利部门,与水产部门缺乏沟通合作,渔业科技推广应用滞后,缺乏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撑。现代水产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优品种层出不穷,特色养殖、增殖在丰富市场和渔民致富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大中型水库的渔业发展由于在信息和先进科技方面不能与水产部门同步共享,所以仍处于滚动式前进的模式,辽阔的水资源利用率低下。

鉴于上述原因,要想使大中型水库扭转渔业经济发展过缓的现状,就必须坚持高效渔业经济的发展不动摇,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走品牌路。随着水产业的蓬勃发展,不安全的水产品在市场屡见不鲜。大中型水域由于具有污染小、不投饲、水产品品质好的优点,将来必定成为生产放心型水产品的主力军。为此,我们的大中型水库必须重新定位渔业发展模式,应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加快名、特、优品种的引进,从而完成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并进行商标注册,打造自己的品牌。以“健康养殖示范场、有机鱼”等形式,进而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水产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发展成“可学”、“可看”、“有规模”、“有效益”、“有特色”的水产品生产基地,促使水产资源实现快速增殖。

第二要加大与水产部门的横向联系,寻找新的、有特色的水产技术支撑,掌握新的水产信息动态,保证在品种更新、技术更新上走捷径。

第三要坚持生态友好型的科学管理运行方式。大水面水产业发展是以天然生产力为基础,饲养过程不投饲、不用药等,所以大水面的渔业经济是生态经济,只有通过科学放养捕养结合,合理调节鱼类资源,才能实现长远、可持续的高效发展。

第四做好市场调查,争做占领空白领域的先锋。高效渔业意味着不仅是丰产而且要丰收,只有这样事业才具有生命力。当大多数大中型水库均形成规模产量后,制约渔业高效发展的根本就在于销售渠道是否顺畅,随着淡水鱼养殖的迅速发展,市场比重越来越大,水产品区域性、季节性过盛的现象日益突出。因贮存期短导致销售价格低下,因丰产不丰收,一些地方的渔农被迫转产,造成的资源浪费不言而喻,此现象对即将崛起的大水面渔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解决的最佳方法是:1根据区域特点进行反季节上市,从而实现高价格支撑;2尝试水产品深加工,进而可实现由粗放经营的自然经济型水产业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型的现代生态水产业的转变,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全面实现水产品多层次高效增值,促进水产品向产业化转型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