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李育东 张忠亮
(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 黑龙江 佳木斯154002)
鲟鱼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鱼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肉味鲜美,鱼籽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中国的鲟鱼养殖业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发展壮大。鲟鱼最初进行人工养殖时,疾病比较单一,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肠炎,发病率也较低。随着鲟鱼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密度逐渐增大,水质环境日益恶化,一旦发病就会迅速在个体间传染,以致在很短时间里发生大规模的群体疾病,药物治疗较难控制。做好鲟鱼疾病的预防,是控制鲟鱼疾病的首要工作。
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现对鲟鱼的肠炎病、烂鳃病、败血综合症、弧菌病等细菌性疾病和应激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表无明显症状。外观病鱼行动缓慢,摄食少,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淡黄色混杂红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发现肠道充血发炎呈紫红色,肠壁弹性较差,肠道内无食物,内有大量黄色粘液。
病因:该病从3 c m仔鱼到商品鱼都有发生,是鲟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主要原因是天然饵料清洗不净,外界水环境发生改变,养殖过程中投饵量过大。
防治方法:
1、口服土霉素、大蒜素等抗菌药铒,土霉素用量为每千克饲料3 g~5 g,疗程3 d~7 d;大蒜素用量为每千克2 g~3 g,疗程5 d~7 d。
2、用2%~3%的食盐水浸泡0.5 h。
病原:气单胞菌
症状:病鱼体色发白,腹部膨大水肿,腹骨板充血,鳍条出血,肛门红肿,常有黄色或血色粘液流出。病鱼少数下潜困难,死鱼多数仰卧或侧卧,部分漂浮水面。肝细胞发生了空泡变性、慢性炎症,最后导致肝细胞坏死,肾小管出现坏死,为炎症的早中期变化。心脏的主要病变是心肌坏死心内膜炎为炎症的早中期变化。
病因:鲟鱼养殖中放养密度过大,流水养殖当中水流量过小,水质交换不充分,或者饲料质量不好,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这些情况都能导致鲟鱼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
1、配制中药药饵,茵陈3 g、板蓝根2 g、鱼腥草2 g、穿心莲2 g、大黄2 g,煎汁后拌料1 k g,连用10 d。
2、3 m g/l二氧化氯浸洗1 h,连用3 d。
3、借助于一定经验判断,有目的性取病灶组织液,涂布或划线于选择性培养基上,经一两天培养断定病原菌,继而进行药敏实验,选择对该病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用50 m l/m3甲醛浸泡2 h~3 h。
病原:弧菌
症状:发病初期体表有瘀点、淤斑、不规则红斑,多见于腹部及尾部。严重时吻端充血、鳍基充血发红,尾柄肌肉腐烂,形成出血性溃疡。肝、脾、肾、肠均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肠道内有淡黄色溶液。镜检病灶处组织可见微弯曲的细菌。
病因:鲟鱼养殖密度大,水环境条件较差,水中的溶氧不足。
防治方法:
1、用3 g/m3苦叁末药浴0.5 h,内服沙星类抗菌药饵,每k g饲料添加2 g~4 g,疗程3 d~7 d。
2、甲醛50 m l/m3浸泡2 h~3 h。
3、用聚维酮碘3 m g/m3浸泡0.5 h。
病原:柱状屈挠杆菌
病状:病鱼行动迟缓,体色较淡,离群独游,鳃上粘液增多,鳃丝红肿,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呈淡红色或白色,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
防治方法:
1、对病鱼池用25 m l/m3~30 m l/m3的甲醛浸泡2 h~3 h,连用2 d。
2、口服土霉素配制的抗菌药饵,土霉素用量为每k g饲料3 g~5 g,疗程5 d~7 d。
症状:该病发病前鱼无明显症状,活动正常,但当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如水温突变,水质突然变坏,长途运输等,鲟鱼全身快速充血和出血,造成大量死亡。发病时鲟鱼的鳃盖、鳃丝明显充血、出血、腹骨板和背骨板充血明显。
防治方法:
1、投喂全价优质的饲料。
2、定期投喂一些中草药饵。
3、倒池或进行鱼苗长途运输时,密切注意水温、溶氧变化。
讨论:鲟鱼疾病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在防病治病过程中,坚持遵守无公害生产标准,不使用违禁药物,尽量使用中草药和绿色生物制剂,认真执行停药期的有关规定。在养殖过程中,饲料中定期添加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投喂,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