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李玉凤
(牡丹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22)
夏季是鱼类生长最为旺盛的季节,因此该季节被称为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我们都知道,该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的高峰期,容易引起鱼病暴发。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那么该如何防治鱼病,预防死鱼事件的发生呢?笔者认为,夏季养鱼必须抓好水质、投饵、施肥、防病、巡塘、捕捞等六个关键环节。
进入炎热的夏季后,池塘水温逐渐升高,鱼类的生长活动也较为旺盛,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应使池塘保持在最高水位。成鱼池水位应在2m以上;鱼种池水位应达到1.5m左右。但池水不宜过肥“,肥、活、嫩、爽”的水质为最好,一般池水透明度应控制在20~30cm。
高温季节投饲量较大,鱼类的排泄物也较多,极易在底泥中产生有毒气体,造成池水缺氧水质变坏,引起泛塘死鱼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养殖品种、放养密度、水体颜色及透明度等,通过加注新水、调节池水pH值(7.5~8.5之间最好)、开增氧机以及施增氧剂等措施,适时调控好水质,防止泛塘事故的发生。
夏季,尤其是7~8月份,是鱼类生长旺盛的季节,以投喂饲料为主的鱼类生长速度最快,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让鱼吃饱吃好。以草鱼为主的池塘,要先投喂青饲料再投全价颗粒饲料,全价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在27~28%即可。青饲料每日投喂2次,以当日吃完为好;主养鲤鱼、鲫鱼的鱼塘,一般每日投喂全价颗粒饲料3~4次,每次投喂以鱼吃到七、八分饱为宜。
俗话说:“一天不喂,等于三天白喂”。对此,有不少人并没能很好的认识。觉得在饲料投喂上可有可无,常常忽多忽少,致使大部分鱼类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导致鱼类生长不正常,疾病多,产量低。那么,怎样做到科学投饵呢?笔者认为,要在“四定”上做文章。
1、定时:投喂时,每天坚持定时投喂。一般以上午9:00~10:00或下午14:00~15:00为宜。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投喂夜食,否则夜间鱼类吃饱后,会增强呼吸,消耗大量溶氧。
2、定位:投饵时,最好投喂在固定的地方。有条件的,可设饵料台以便观察鱼类吃食状况,从而给鱼类投喂适当的饵料。
3、定质:投喂饵料要新鲜,避免投喂霉变的饵料。
4、定量:投饵时,要保持一定的数量,根据鱼池内鱼的总量确定投饵量。
在饵料品种上要坚持精粗搭配,以粗代精,以草养鱼,降低成本。三伏天,草鱼、鲂鱼最喜欢觅食水草,如这期间能正常投喂水草会使草食鱼类生长快,产量高。我们应充分利用水草资源,这样既可降低养殖成本,又可提高成鱼产量。
此外,投饵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晴朗时适当多投;天气闷热时应少投或不投。
培肥池水是养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一定要注意,气温升高以后,培肥池水时应尽量使用无机肥或微生物制剂,少用或不用有机肥。精养高产鱼池应以施磷肥为主(过磷酸钙为好),氮肥为辅。一般每7~10d施用一次,每亩池水用尿素1~2kg、过磷酸钙2~4kg,施用时应将肥料先兑水使其充分溶解,再均匀地泼洒于水面。对于水质过瘦的池塘,可施入少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但特别提醒的是,一定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勤观察水色,根据水的肥度控制追肥用量。
盛夏季节也是鱼类发病的季节,发病后死亡率高,损失大。我们往往平时不注意预防鱼病、疏于管理,往往发现死鱼时才引起注意。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不易被人们察觉,一旦发生病害和死鱼,要确诊较为困难,治疗起来也较麻烦,基本上都是进行全塘群体治疗。内服药一般只能由鱼类主动摄食,当病情较严重,鱼已失去食欲时,即使有特效药物,也很难达到治疗的效果。况且,好的药物价格也较高,增加治疗成本。即使尚能吃食的病鱼,但因抢食能力差,往往也由于没有吃到足够的药量而影响疗效。因此,在对待鱼类的病害问题上,只有采取防重于治的措施,树立“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观念。如果等鱼发病后再去用药,效果并不好。也有人错误地认为,新开挖的鱼池和清整过的鱼池不必用药防治。目前,据我们调查了解,大部分清整过的池塘和新开挖的池塘也会普遍发病、死鱼。所以,一定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
一是水体消毒:每半个月要用鱼用杀菌药(氯制剂、碘制剂)或杀虫药交替全池泼洒消毒,特别是对轮捕轮放及垂钓的鱼塘,捕鱼和补放鱼后要及时泼洒药物进行消毒,做好防病。如有寄生虫,要先杀虫后杀菌;二是食场消毒:5~7d就要在食场周围泼洒药物消毒,特别是草鱼的青饲料台周围更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可在饲料台上进行药物挂篓挂袋,5d一个疗程;三是定期投喂药饵;四是保持鱼塘的环境清洁:鱼池发生鱼病,应及时将死鱼捞出,以防病菌传染和水质恶化,并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同时在鱼病流行期间要对网具、桶等养鱼工具进行消毒,避免交叉传染;五是搞好生态预防:生态防病一般是通过清除淤泥,改良底质、水质,轮换养殖对象进行的。
目前很多池塘多年重复使用,由此导致淤泥过多,而且高密度养殖过程中过量投饲和过度用药的问题。急需做好防止水体缺氧和硫化氢、氨氮超标而造成的鱼类中毒死亡。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鱼浮头,要先开增氧机,同时加注新水,观察30min左右,如果鱼群都向增氧机附近游动,说明是缺氧,应继续开动增氧机;如果鱼不是游往增氧机附近,而是东游西窜,并在下风口处能闻到刺激性气味,则可能是硫化氢或氨氮过量所致,应立即关掉增氧机,取底层水样进行检测,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降解药物,以缓解或终止浮头。
生态预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经常加水和在中午开增氧机2~3 h曝气:开动增氧机使溶氧量饱和的表层水倒流到底层,而底层水滚动到表层,使整个池塘水溶解氧处于均匀饱和,有利于防止鱼类浮头泛塘;二是合理搭配养殖品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提高饵料利用率。如果是村边肥水塘或者是配套禽畜场的鱼塘,因水质过肥,可以适当搭配滤食性鱼类(鲢、鳙鱼),防止蓝绿藻过量,引起水质败坏;如果是清水半瘦塘,青饲料又比较丰富的,则以主养草鱼为主,但也要合理搭配滤食性鱼类,以防水质过肥。
应注意的是,鱼类浮头时,千万不要用药。因为鱼类浮头时正是池塘最缺氧的期间,如果这时用药会加速鱼类窒息死亡。
巡塘工作是池塘养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夏季,养殖户一定要坚持做到每天早、中、晚三次巡塘,特别是阴雨天及闷热天气更要及时巡塘,因为在这种天气情况下极容易发生缺氧泛塘事故,及时巡塘可做到早发现早采取措施,保证鱼的健康生长。
盛夏季节,闷热雷雨天气多,鱼类时常因水质过肥,天气闷热而缺氧浮头,如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池塘死鱼。鱼类浮头有轻重之分,一般早晨开始浮头则是轻浮头,半夜开始浮头为重浮头;在池塘中间浮头为轻浮头,发展到四边的为重浮头;听到脚步声就下沉的为轻浮头,不下沉的则为重浮头。如发现严重浮头应立即采取增氧措施,无增氧设备的应立即加注新水或施用增氧剂。
对于轮捕轮放的鱼池,首先要控制好成鱼池的载鱼量。超过或达到一定数量时,要坚持做好轮捕轮放。捕捞时,动作要迅速,快捕快放,捕大留小。捕捞后,要及时补放一定数量的鱼种,为下年培育好足够的大规格鱼种打好基础。
起捕成鱼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机械损伤而造成鱼死亡;二是起捕后要及时调节好池塘水质,并做好药物消毒防病,避免发生鱼病;三是由于鱼的活动量大,耗氧量大,起捕应在早晚天气凉爽时进行,不要在天气闷热及中午水温高时起捕,以减少鱼的伤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