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杜业峰
松花江鳜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鳜(Siniperca chuatsi),又称桂鱼、鳌花鱼、季花等。在分类上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真鲈科(Percichthyidae)、鳜属(Siniperca)。松花江鳜肉质细嫩,其肉呈瓣状,刺少而肉多,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松花江鳜也是受欢迎的养殖鱼类
,特别是在北方高寒地区,养殖效益高,市场需求量大。黑龙江省放养鳜鱼苗种的来源主要是从南方省份输入,受病害、运输受伤等原因影响,放养成活率较低,一般放养成活率在15%以下,这也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发展鳜养殖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凋整和丰富黑龙江省的水產品养殖结构,帮助和带动水产养殖户增收工作,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担了“寒地松花江鳜生态增养殖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项目,于2016年开展了松花江鳜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在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试验示范基地(黑龙江省水产引育种中心),中心位于肇东市五站镇高堡村附近,中心占地240亩,大小池塘合计19口,繁育(暂养)车间近2000m2,相关的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各项养殖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生产试验计划分别启用繁育车间内8个面积为2m2的圆形暂养池(催产池)和1个体容积为250kg的流水孵化桶进行松花江鳜卵的孵化。孵化桶的控水量、控温、增氧等操作方便。采用一口面积为5亩的池塘用于苗种培育。
1.2 亲鱼培育
用于开展繁育试验的松花江鳜亲鱼是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松花江水域采捕保种的野生松花江鳜(翘嘴鳜)亲鱼中选用。松花江鳜亲鱼规格1.5~5.0kg。松花江鳜亲鱼在春季池塘化冰后及时采取投放饵料鱼和定期加注新水等措施进行强化培育,为松花江鳜的人工繁育做好准备工作。
1.3 雌雄鉴别及成熟度的选择
松花江鳜的雌雄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辨别:一是看性成熟后的松花江鳜头部:雌鱼下颌前端呈弧形超过上颌不多;雄鱼下颌前端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二是看泄殖区:雌鱼的泄殖区由前向后排列有肛门、生殖孔、尿孔3个孔,其中生殖孔呈“一”字形;雄鱼的泄殖区只有肛门和泄殖孔2个孔。
成熟度的选择:在生殖季节,成熟度好的雌鱼,腹部膨大,柔软而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和肛门稍红肿。雄鱼轻压腹部,即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精液入水后能立即散开。
1.4 人工催产
1.4.1 亲鱼的选择
2016年6月1日,在经过前期的精心培育后,拉网检查发现松花江鳜亲鱼性腺发育良好,可以开展人工繁育生产试验。选出适合繁育的雌松花江鳜亲鱼3尾,平均尾重2600g,雄松花江鳜亲鱼5尾,平均体重1650g。将雌雄松花江鳜亲鱼分别测量、标记并放入繁育车间内8个暂养池(催产池)内。松花江鳜亲鱼的全长、体长、体重见表1。采取提温、充氧、冲水等措拖,刺激松花江鳜性腺的成熟,水温控制在24~25℃。
1.4.2 催产方式和催产剂种类的选择
松花江鳜的繁育采取人工注射催产剂,并进行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繁育生产试验。催产剂选择促黄体素释放激素2号(LRH-A2)、多潘立酮(DOM)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合剂注射。
1.4.3 催产注射次数和剂量
松花江鳜人工繁育催产时,雌鱼采取2针注射,两针注射时间间隔10hrs;雄鱼采取1针注射,雄鱼注射时间与雌鱼第2针注射时间同步。雌松花江鳜催产注射总剂量为:LRH-A2 8μg/kg,DOM 6㎎/kg,HCG 1500IU/kg,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注射剂量的50%。
1.4.4 催情产卵
2016年6月2日上午8:00开始给雌松花江鳜进行第1针催熟注射,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第1针注射剂量为总注射剂量的1/3。晚18:00进行第2针催产注射,剂量为总注射剂量的2/3,并同时进行雄鱼的催产注射。将注射后的松花江鳜亲鱼分别放回原玻璃钢暂养池,水温控制在24℃~25℃,并同时采取冲水、充氧等措施,促进性腺成熟发育。在第2针注射13hrs后,即6月3日上午7:00检查发现3尾雌松花江鳜亲鱼的腹部膨大柔软,轻压腹部有少量卵粒流出,过30mins.后再检查,轻压腹部卵粒顺利流出,即开始进行人工采卵授精。把雌松花江鳜亲鱼固定后,用干毛巾擦干鱼体表水份,轻压腹部使卵粒顺利流入准备干净的集卵盆内。同时用同样的方法固定雄鱼,用干毛巾擦干体表水份,轻压腹部,使精液滴入集卵盆,加入少量生理盐水(轻搅拌,使精卵充分混合),同时加入少量清水,用手轻轻搅拌完成受精过程(搅拌过程持续30s~40s)。整个人工授精的过程须避免太阳光直射,以免影响鱼卵受精率。将完成人工授精的松花江鳜卵放入准备好的孵化桶内,保持孵化桶的微流水,使松花江鳜卵在孵化桶水体中呈漂浮状态。
1.5 孵化及暂养
松花江鳜卵孵化过程中水温始终控制在23℃~24℃。在松花江鳜卵放入孵化桶后的2hrs、12hrs和24hrs的不同时间段,分别使用“美婷”进行水体消毒,防治松花江鳜卵感染水霉菌。经过46hrs左右的孵化,鱼卵开始集中破膜。再经过118hrs左右鱼鳔充气完全,开始上浮,整个孵化过程结束,共计孵化出松花江鳜水花36万尾左右。
将上述能平游下塘的松花江鳜苗从孵化桶移出至车间内玻璃钢暂养盆。每个暂养盆放5万尾左右的松花江鳜水花。6月10日每盆放入20万尾的团头鲂水花鱼苗供其开口摄食,投喂活饵料鱼的体长为松花江鳜体长40%~60%。同时保持对玻璃钢暂养池充氧和微流水循环,水温保持在24℃左右。6月12日绝大部分鳜苗开口摄食团头鲂鱼苗。除自留的10000尾左右的松花江鳜苗继续在车间内培育外,将大部分松花江鳜苗送到相关试验基地开展养殖试验。
将自留的10000尾松花江鳜分别移入2个玻璃钢暂养池,每个暂养池分别放入10万尾的团头鲂水花供其摄食。保持对玻璃钢暂养池充氧和微流水循环,水温保持在24℃左右。每天观察松花江鳜苗的摄食情况和做好病害防控工作,发现饵料鱼数量减少后,及时补放,以免影响松花江鳜苗成活率。经过5d培育,松花江鳜苗体长达1.1cm左右,将其从车间内移到室外面池塘进行培育。
1.6 苗种培育
啟用一口面积为5亩的室外池塘用于松花江鳜苗种培育,同时培育银鲫鱼苗作为松花江鳜饵料。在松花江鳜苗入池前10d使用“清塘净”将池塘中的野杂鱼、寄生虫、细菌等有害微生物杀灭。清塘后的第2d开始注水,使池塘水深保持0.8m左右。在松花江鳜苗入池前6d施入B型肽肥,用量为3.0kg/ac,用于培养银鲫水花鱼苗的天然饵料,使银鲫水花下塘就有大量的适口饵料(轮虫和枝角类),以提高鱼苗的发塘成活率,间接提高松花江鳜苗的培育成活率。6月15日上午,用百乐得(水质解毒剂)调节松花江鳜苗培育池的水质,下午16:00点左右将100万尾银鲫水花放入松花江鳜苗培育池,作为松花江鳜苗的饵料鱼。在鱼苗入塘后,坚持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鱼苗的饵料生物量的丰欠及鱼苗生长、病害等情况。6月16日下午将5500尾松花江鳜苗放入培育池,放养密度为1100尾/ac。在银鲫鱼苗入池后的第2d、第6d、第9d分别施入B型肽肥进行追肥,用量分别人1kg、1.5kg、1.5kg,以保证鱼苗在整个培育期间都有大量的适口饵料生物,并同时搭配使用适量的乳酸菌和光合细菌,用于调节和稳定池塘水质,保持池塘水质的肥、活、嫩、爽,提高鱼苗培育的成活率。每10d左右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10cm左右。经过30d培育,银鲫鱼苗长至2.5cm,可以摄食粉状饲料,开始正常投饲和日常管护。
2 结果
2.1 人工催产
三组亲鱼总计产卵439895粒,孵化出水花36万尾,孵化率82%。
2.2 苗种培育
经过近90d的精心培育,至10月5日拉网出池,共培育出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的松花江鳜秋片226.2kg、1560尾,平均规格145g。
3 讨论与分析
2016年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试验示范基地开展的松花江松花江鳜的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试验,是在借鉴试验示范基地以往鳜
鱼繁育
经验和南方鳜鱼苗种繁育场的经验基础上展开的,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规模化培育松花江鳜苗种的宝贵经验。
3.1 开展大规模的松花江鳜人工繁育及苗种培育,需要生产单位自身能够提供足量的、适口饵料鱼,这也是松花江鳜苗种培育的成败关键。该试验在车间内开展的暂养,就是因为饵料鱼的数量不充足及适口性差,造成暂养成活率较低。
3.2 在繁育生产过程中,每批次催产松花江鳜亲鱼的数量不应过多。应以少量、多批次催产,操作衔接紧密、快捷,减少松花江鳜亲鱼的受伤概率,使用于繁育后的松花江鳜亲鱼成活率大大提高。
3.3 在鱼苗孵化过程中,由于合理使用了消毒剂,鱼卵感染水霉菌的概率大大降低。
3.4 在培育过程中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效果好,松花江鳜苗种及其饵料鱼成活率高、规格整齐、体质好、病害少。
3.5 在松花江鳜苗种养殖培育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对其病害的防控,注意改善养鱼环境条件,做好鱼体消毒、食场消毒、饵料消毒[2],这也是提高松花江鳜苗种培育成活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董杰武,康萌,陈伟兴. 松花江鳌花越冬技术[J].黑龙江水产,2020,(2):26-27.
[2]康萌,陈伟兴. 北方地区松花江鳌花养殖鱼病防治技术[J].黑龙江水产,2020,(4):39-40.
(责任编辑:孔令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