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曾宪成
腐植酸是中华医药的瑰宝。腐植酸之药以“乌金”著称,“乌金”又以土炭、石炭、铁炭、乌金石等煤炭为属。腐植酸医药根植于中华大地,有着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挖掘她,善待她,开发她,用好她,……唯有明见用药,方得始终。
唐代用药最早。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在《答崔黯书》[1]中记载,“吾见病腹人,有啖土炭者,……不得则大戚”,讲述了民间用煤炭治疗腹病的事实。后来明代《山堂肆考》[2]刊印时,将此例纳入到“病人啖炭”条目之中。土炭即是煤炭。
宋代入药最臻。宋代名医张锐《鸡峰普济方》[3]中,记载了与煤有关的“补真丹”一药,用于治疗血脏虚冷、崩中漏下等疾病。该药料配伍中记有“禹余粮、乌金石各肆两”(见该书方卷15),乌金石即是煤炭。
金代制药最铁。金代著名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4]一书中,讲到了“乌金散”的制作与用途,其主要药物就是乌金石。书中特意指明“乌金石,铁炭是也”(见该书方卷12)。当时,金人称煤炭为铁炭。
明代论药最详。15世纪初,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普济方》[5],由明成祖朱棣主持成书。该书记载了“乌金石”沫以治骨折伤断。后期,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6]一书中,对煤炭的各种名称、产地、外形、分类等作了详实的考证,介绍了煤炭的特征、医药性能、主治病症等。此外,他还把历代医家用煤治病的各种处方一一开列,使人一目了然。《本草纲目》影响后世最大,“乌金散”之名享誉天下。
清代方药最奇。清代医学家刘仕廉在《医学集成》[7]中记载,以“乌金石”治骨折伤断和金疮出血。清代末期,凌奂在《外科方外奇方》[8]中,记载了用“乌金石”治疗肿毒痈疽疔疮的方剂“寸金丹”。该药在配伍中记有“乌金石(即石炭)一钱”(见该书方卷1)。
现代引药最萌。腐植酸分子量大,黄腐酸分子量小,小到几百大到上百万,活性功能团多,开发空间巨大,极具理想色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腐植酸医药的生理、药理活性研究愈加深入。通过大量科学和临床询证,腐植酸不仅具有止血活血、抗菌、抗病毒、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等功效,还在预防流感、抗癌、抗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领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于人类健康而言意义重大。
目前,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到了新的高度。腐植酸作为中华医药健康产业的组成部分,亦药亦养,亦医亦防,既中又西,又博又专,多姿多彩。开启新时代发展中华腐植酸医药健康产业,我们责无旁贷。1995年10月19日,化工部批准成立的“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腐植酸医药专业委员会”,给我们发展腐植酸医药健康事业竖起了丰碑。现在,中国腐植酸“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美好春天已经到来。对此,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誓将中华腐植酸医药普惠人民健康的事业进行到底。
注:
[1]《答崔黯书》,唐代柳宗元撰,撰年不详。
[2]《山堂肆考》,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彭大翼撰著,由周显金陵书林刊印。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由于该书版渐残朽,部分散佚,彭大翼之孙婿张幼学乃“寻绎旧闻,踵事增订,遂成完帙”,由梅墅石渠阁增补刊印。
[3]《鸡峰普济方》,宋代医书,其作者是张锐还是孙兆存在争议。原刊本已佚,现存版本有清道光八年(1828年)汪士锺复南宋刻本。1987年上海树学技术出版社将此本影印出版。
[4]《儒门事亲》,张从正撰,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为完书。
[5]《普济方》是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而成,刊于1406年,初刻本已散佚,惟《四库全书》收有全文。本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方书。
[6]《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东璧)撰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该书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最大。
[7]《医学集成》,清代刘仕廉纂辑,成书于1873年。作者采集历代医家的医学论述、各科临证证治以及医案等加以分类编纂而为此书。全书分类清楚,内容精要。
[8]《外科方外奇方》,清代凌奂撰,撰年不详。现有《三三医书》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