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综合气道护理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对血压水平的影响

时间:2024-07-29

蓝小云

(漳州市中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科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自发性脑血管疾病,脑动脉、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破裂为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残疾率,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近几年来,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饮食习惯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增加而明显提高,且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呼吸中枢受损情况,其呼吸道当中的分泌物较为粘稠且明显增加,导致呼吸困难,需要实施气管切开术[2]。但是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以后其呼吸道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提升微生物侵袭的风险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进而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等均存在严重不良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气管切开后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其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本院接收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88 例患者经简单随机分组法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 例。

入选标准:(1)脑出血发生12h 之内接受气管切开手术者;(2)家属对研究知情并自愿纳入者;(3)同高血压性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相符者。

排除标准:(1)合并肝功能、肾功能障碍的患者;(2)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3)凝血功能异常或合并感染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维持患者病房的干燥、整洁,严格控制病房内的温湿度,定期开展紫外线消毒;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加强口腔护理力度,适当抬高患者的头部,开展持续低流量吸氧干预,期间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改善情况。

1.2.2 观察组患者接受气管切开后综合气道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气管切开术完成以后,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维持气道切口的清洁度和干燥度;根据切口分泌物的分泌量及时更换敷料,通常为每天更换1-2 次敷料,与此同时加强切口附近皮肤消毒力度,每天使用碘伏擦拭两次。

(2)每间隔2-4h 取清水冲洗内套管,随后取内套管充分浸入至双氧水当中,等待5min 以后将其取出,滚煮消毒。随后取绷带固定外套管,控制固定的松紧度,避免套管滑脱、移位。

(3)患者接受气管切开术后3d 内,每间隔1h 开展吸痰护理,随后延长吸痰的频率至每间隔2h 一次。护理人员实施吸痰操作之前,为患者实施为时2min 的吸氧干预,以避免低氧血症发生。护理人员需要以轻柔的动作开展吸痰护理,以减小相关操作对其产生的损伤。

(4)加强气道湿化护理工作,取浓度为0.45%的氯化钠溶液开展气道湿化护理,针对形成痰痂、血痰者,取浓度为碳酸氢钠溶液(1.25%)实施气道湿化护理,以减少痰痂,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5)于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尽早拔除套管。但是在实施套管拔除工作前24-48h 将套管堵住,期间密切监测患者意识、血氧饱和度以及呼吸变化情况,及时清理患者呼吸道当中的分泌物,加强翻身和叩背护理;针对堵管后呼吸状态正常且未有咳嗽表现出现者将套管拔除,随后利用油纱遮盖切口,并且定期更换油纱。

(6)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工作之前需要以温和的语气、亲切的态度同患者交流,掌握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并且针对气管切开实施的必要性、疾病相关知识等展开详细健康宣教,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疏导其负性情绪。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患者血压水平监测力度,掌握血压水平变化情况,遵医嘱用药的同时加强心理疏导,避免负性情绪影响血压水平的稳定性。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均值、出血部位(左侧基底节区/右侧基底节区)。

(2)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水平(舒张压和收缩压)。

(3)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道黏膜受损、肺部感染、气道导管阻塞等。

(4)分析两组患者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估,由患者评分,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越占据优势。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两组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均值以及出血部位数据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n(%)]

2.3 两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s)

表3 比较两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评分(±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44 44气管导管留置时间(d)19.46±2.19 11.07±1.65 20.30 0.01护理满意度评分(分)83.39±4.62 91.17±5.04 7.55 0.01

2.4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同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血压水平(±s,mmHg)

表4 对比两组血压水平(±s,mmHg)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44 44舒张压89.63±3.35 82.15±2.47 11.921 0.001收缩压140.51±6.73 130.86±4.39 7.966 0.001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等特征,重症患者的病情危重[3]。相关统计表明[4],多数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均由于发生并发症而死亡,肺部感染为该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除此之外,患者常有出血、水肿压迫呼吸中枢等表现,严重影响其自主呼吸[5]。为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状态,提升病情控制效果,但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相关感染的风险极高,为此需要充分重视患者的气道护理工作[6]。

气管切开后综合气道护理为针对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以后气道护理工作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气道护理干预计划,且在护理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通过多个方面为其开展护理措施,以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同时改善机体状态,缩短气管导管留置的时间[7]。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表明,将气管切开后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于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当中可以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可能由于该项护理活动当中的气管切口护理和套管护理可以维持患者的有效呼吸,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将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8];通过加强气道湿化护理和吸痰护理,将痰液稀释,促进浓稠痰液的排出,避免痰液阻塞呼吸道,同时减轻黏膜损伤程度[9];通过拔管护理和堵管护理,可以将气道刺激以及黏膜损害减小;完善心理护理措施,改善其负性情绪,同时提升认知水平和配合程度,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保证护理质量以及效果,促进病情改善[10]。

综上所述,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可观,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中的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