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优质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4-07-29

陈瑞兰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2)

脑梗死的发生可造成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者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多采用药物等疗法对患者治疗,但治疗后患者可存在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等障碍[1]。为此,认为经治疗虽然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其生活质量依然受到严重影响。需经有效护理工作开展促进治疗后多种功能障碍的改善,便于实现早期康复[2]。而优质康复护理适合应用其中,经由各项锻炼项目参与逐渐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研究中以对比调查方式,经70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优质康复护理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考随机抽样原则对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月我院70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康复护理。纳入标准:(1)院内检查诊断脑梗死;(2)年龄超过 60 岁;(3)知情调查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者;(2)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监测生命体征与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予常规护理同时加强优质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如下:

(1)体位指导:辅助患者取卧位开展体位护理,促使患者维持在舒适体位,并不断辅助其更换体位,避免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仰卧位时可指导患者肩部自然前伸与上抬。

(2)心理干预:治疗后功能障碍情况依然存在,导致患者可出现焦虑与恐慌等不良心理问题,为此,需给予必要心理疏导。可用方式为加强交流、病情指导、鼓励锻炼等。

(3)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病情稳定后床上被动肢体锻炼,辅助患者健侧卧位,正确摆放肢体位置,促使患肢处在功能位。指导其简单关节活动与颈部活动等,活动量缓慢增加,指导关节完全屈直或伸直。开展薄球式或脊椎伸展式运动,肩胛部运动中上肢外旋式与外展式等。并进行平衡训练与步行训练及身体躯干扭转等练习。

(4)神经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经常看书与看电视或摆放生活用品等,刺激其听觉与视觉神经,同时指导家属多与患者交流,改善语言表达能力。

1.3 观察指标

以Barthel 指数判断患者生活能力;以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统计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对照组 35 例:男 19 例,女 16 例;年龄 62-81岁,均值(69.35±2.58)岁。观察组 35 例:男 20 例,女15 例;年龄 63-81 岁,均值(68.67±2.14)岁。组间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对比调查。

2.2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对比之下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

表1 比较两组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

组别 例数(n)Barthel 评分 NIHSS 评分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35 35治疗前48.25±3.26 49.05±3.84 0.940 0.351治疗后66.35±3.18 55.15±3.27 14.527 20.01治疗前22.35±2.68 22.85±2.46 0.813 0.419治疗后8.24±1.26 12.52±1.39 13.497 20.01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平均生理机能与一般情况及心理健康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见表 2。

表2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表2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35 35生理机能89.25±3.15 82.26±3.65 8.577 20.01一般情况88.25±3.04 84.15±3.25 5.451 20.01躯体疼痛89.25±2.54 83.65±2.52 9.259 20.01心理健康90.24±2.51 86.24±2.18 7.118 20.01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不同组别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与82.8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脑梗死对机体损害严重,且病情随时可发生变化,需采用有效方式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并配合适当护理干预方式稳定病情[3]。关于脑梗死的研究中,以往有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在众多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病中,脑梗死发生率呈现不断增长的发展态势,具有发病突然、神经损害严重等特征[4]。脑梗死多发生在中老年群体中,多数患者会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5]。脑梗死的初期发展阶段中并不会呈现出特殊的表现,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症状,可在休息后消失。脑梗死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基于此认为,引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同样可作为脑梗死诱因[6]。为控制此类疾病的致死率,需要在患者发病后及时给予急救措施与护理干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治愈效果[7]。临床治疗方面,溶栓是当前针对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有助于在有效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在溶栓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其重要价值。治疗后患者可存在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等障碍,虽然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其生活质量依然受到严重影响。在临床脑梗死病例中,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可能与高血压等基础并存在一定关联。

在脑梗死患者对症治疗后,患者可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与肢体活动障碍,为此,需配合适当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多数脑梗死病症患者往往会产生神经方面功能性障碍,其中偏瘫就最为常见,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出现CIS 偏瘫人数越来越多,且多发生在老年患者群体中,CIS 偏瘫主要是由于患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最终形成相应的脑血栓。研究中对优质康复锻炼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其中功能锻炼依据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帮助患者肢体功能实现恢复。相关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内旋关节锻炼以及外展关节锻炼,和相应关节伸展活动等。日常指导患者手部肌肉锻炼,如手握相应的弹力球等等,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相关体位的改变。如翻身以及平移,还可以指导患者独立行走以及长短坐等。而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功能锻炼之后患者日常能力改善效果明显,进一步证实了参与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在康复护理中指导患者看书等,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若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可指导其自行穿衣与刷牙及吃饭等,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经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平均生理机能与一般情况及心理健康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代表优质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显著。其原因为,护理措施经由功能恢复与心理状态改善等作用的发挥,有效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另外,经调查与常规护理对比,优质康复护理干预下患者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分析可能为,优质的康复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还可改善其生活质量由此影响到护理服务评价结果。康复护理是针对患者治疗后遗存症状的干预措施,而脑梗死患者治疗后以神经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障碍为主。为此,护理工作中也需加强对患者功能性恢复的干预,既包括肢体与神经方面的康复锻炼。尤其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其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与糖尿病等,为此,在护理工作中还需关注对合并症的控制,避免高血压或高血糖因素影响治疗及康复效果。同时在锻炼方案选择上也需参考老年患者身体素质而定。

综上所述,经由优质康复护理实施,可配合临床治疗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