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4-07-29

陈凤华

(漳州市中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脑卒中在临床中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与致残率,发病期间伴随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等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脑卒中疾病常见并发症,对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者需长期卧床治疗,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患者在卧床期间对临床护理有较高依赖性,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护理,同时通过组建护理团队,以患者为护理中心,提高护理质量,对提高患者各项功能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护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14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精神状态正常;(3)均知晓该研究内容,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心肺肾功能异常患者;(2)排除代谢性肝病患者;(3)排除肢体障碍患者。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对患者机体进行监测并记录,了解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疾病采取合理的饮食方案。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疾病认知进行评估,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健康知识指导,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治疗方法,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治疗效果等。(2)肢体护理:医护人员应正确摆放患者肢体,并确保处于可挪动状态,避免出现褥疮。协助患者进行四肢伸展运动,并对侧关节、肌肉进行有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平衡锻炼,以此提升患者行为能力。(3)饮食护理: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饮食计划,以清淡为主,多摄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若患者出现进食障碍需采用流质食物。减少钠盐摄入量,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1)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14 分表明患者为严重缺损状态;6-13 分为中度缺损状态;0-5 分为轻度缺损状态,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2)分析两组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 时 间 (Prothrombin time,PT)、 纤 维 蛋 白 原(Fibrinogen,FIB)功能。(3)分析两组总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总满意度分析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维度,总分值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由 SPSS23.0 计算,NIHSS 评分、凝血功能以表示,行t检验,总满意度以n(%)表示,行χ2检验,P20.05 表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组别 例数(n) 性别 年龄(岁)男女对照组观察组χ2/t 值P 值70 70 36 37 34 33 0.029 0.866 73.45±5.21 77.58±6.13 4.295>0.05

2.2 对比两组NIHSS 评分

治疗前,两组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NIHSS 评分比较 (,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70 70护理前52.64±3.41 52.35±3.62 0.488 0.626护理后45.39±3.25 23.23±3.14 41.027<0.001

2.3 对比两组凝血功能

治疗后,观察组FIB 较对照组升高,且TT、APTT、PT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 0.05)。见表 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例数(n)70 70 FIB(g/L)2.11±0.42 3.22±0.87 9.613<0.001 TT(s)22.93±1.85 19.21±1.26 13.905<0.001 APTT(s)44.64±4.87 40.43±3.67 5.776<0.001 PT(s)14.69±3.78 12.47±2.16 4.226<0.001

2.4 对比两组总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度分别为97.14%、85.71%,提示观察组总满意度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见表4。

表4 两组总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脑卒中在临床中属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严重,临床表现为脑部出血、出血性损伤、脑局部神经功能缺陷等,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研究发现,早期治疗直接关系到预后,随着疾病进展,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结合有效护理干预改善预后[2]。

人性化护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护理期间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且采用科学方法缓解疾病。因脑卒中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是因脑部血管内膜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及血流滞缓所致,通过人性化护理可通过调节患者体位,增加运动时间,同时采用抗凝与溶栓护理,可显著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加快血液循环,避免血流滞缓[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IB 较对照组升高,且 TT、aPTT、PT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凝血功能,护理效果显著。主要是因人性化护理干预通过不同方面人性化护理措施达到护理目的。患者入院期间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检查,且提高患者护理、康复治疗以及预防等疾病知识[4]。临床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确保疾病复发率降低。对患者进行饮食规划,可确保机体营养均衡,避免因误食出现肺部感染,使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避免患者出现肢体痉挛、摔伤,提升肢体运动功能,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5]。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到脑卒中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可显著提高凝血功能,改善神经缺损情况,护理满意度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