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4-07-29

严 锵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阜宁224400)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造成严重损害。心衰全称为心力衰竭,由于心脏结构、功能出现问题而引发的综合征[1]。心律失常则指的是心脏节律、冲动频率、传导速率等出现异常。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症状表现以胸闷、气短、心悸等为主,严重的可能引发死亡。因此,找寻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疗界需深入探究的课题[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43 例心衰合并心率衰竭患者为例,探究胺碘酮药物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2018 年3月至2019 年5月我院收治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43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总计患者21 例,包括男性9 例,女性12 例,年龄65-86 岁,平均年龄(74.3±1.2)岁,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1±1.1)年。观察组总计患者22 例,包括男性9 例,女性13 例,年龄66-85 岁,平均年龄(74.4±1.3)岁,病程1.5-8 年,平均病程(4.0±1.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软件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本实验经伦理委员会许可,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患者经诊断均判定患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疾病,符合相关要求;(2)全体患者年龄65-86 岁之间。

排除标准:(1)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2)排除患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3)排除患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

1.3 方 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患者入院时接受全面检查,记录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予以对症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药物治疗。胺碘酮用量用法为:每次1 片,每日2-3次。

1.4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康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心率等指标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率等指标趋于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发生改变,心率等指标仍存在异常。总有效率=康复率+好转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差异,包括:静息心率、QT 间期、左心室EF。计算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1.0 专业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本次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利用卡方值检验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计数资料,利用t值检验临床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利用P值检验组间差异,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未接受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n)静息心率(次/min) QT 间期(ms) 左心室EF(%)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2221治疗前105.24±11.04105.25±11.051.04>0.05治疗后67.13±4.0879.47±4.039.85<0.05治疗前399.15±9.47399.16±9.461.15>0.05治疗后437.37±10.02401.05±10.017.49<0.05治疗前43.29±1.1643.28±1.172.01>0.05治疗后56.38±2.0344.79±2.0119.14<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1 例出现恶心症状,1例出现胃肠道不适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心衰是各类心血管疾病当中最主要的症状之一,也是发生率最高的症状之一[3]。同时心衰也可以合并其它病症,其中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症状较为严重,常表现为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可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实际治疗过程中,绝大多数心衰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症状,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这种症状具有持续性,在发生频率较高的阶段伴有异常收缩情况,部分也会表现出非持续性的室速异常症状。

心衰主要指的是心脏因器质性病变导致其生理结构发生改变,引发心室的射血量、血液充盈能力等受到影响,同时还会诱发如体循环、呼吸循环等其它系统症状,具体表现为体表淤血、呼吸障碍等[4]。心律失常即是心律的传导、心脏搏动的频率或心脏节律等出现异常,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即为房颤、早搏、心动过速等。由于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症状较为危险,患者自身也处于异常虚弱状态,因此所选择的治疗药物应为高效性和低毒性兼备者。

胺碘酮属于三级药物的一种,由于其本身的负性肌力影响效果不明显,因此对于具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更加安全。该药物能够有效地延长心房、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并减小信号传导速度,可有效地治疗早搏、心动过速、室上性应激综合征等,尤其对急性心梗和心力衰竭有着明显的疗效。胺碘酮每日的口服剂量较小,通常在0.4mg 到0.6mg,对于心衰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最高服用量也仅为1.2mg,通常单次服用后3h 到7h 药效浓度可达到峰值,每天服用3 次即可[5]。同时患者对胺碘酮的耐受性普遍较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率也能达到平均50%以上。

总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以胺碘酮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