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林 瑛
(福建省老年医院,福建 福州350003)
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肌梗死,其是指机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导致供血量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持久性急性缺血或心肌细胞死亡,患者发病后表现出胸骨剧烈疼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与休克等症状,威胁生命健康,临床治疗手段以介入治疗为主,其能延长生存时间,但围术期受多因素影响造成手术流程受限,因此切实配合对症的康复护理措施是重要的,对恢复患者心脏功能具重要意义[1]。为分析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择取2017 年2月至2019 年1月我院心肌梗死患者52 例,研究组(n=26):男15 例,女11 例,年龄44-79 岁,平均年龄(54.96±3.21)岁;病程1-4年,平均(2.23±1.16)年;梗死部位:下壁或侧壁有10 例,高侧壁有9 例,前壁或前间壁有7 例;对照组(n=26):男14 例,女12 例,年龄42-76 岁,平均年龄(54.81±3.13)岁;病程1-5 年,平均(2.36±1.07)年;梗死部位:下壁或侧壁有11 例,高侧壁有8 例,前壁或前间壁有7 例。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年龄不超过80 岁;临床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症状;自愿参与本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
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预计生存时间低于1 年;恶性肿瘤;沟通障碍;安装临时起搏器;病历资料不全。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介入治疗,治疗后待病情有所稳定后到我院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指导,采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且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详细介绍病房环境,给予必要的生活辅助措施,消除陌生感与恐惧感,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避免对肾脏功能造成损伤,给予饮食指导、心理教育与健康教育等常规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心脏康复护理。(1)成立康复小组:根据患者病情成立专业性护理小组,定期开展培训确保组内成员掌握心脏康复护理的内容与重点,系统化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营养状况与心功能,便于后期护理流程能顺利的开展[3]。(2)心理指导与健康宣教:根据病情恢复程度评估患者心理情绪,根据评估结果明确危险层次,便于制定对症护理措施,告知患者与家属开展心脏康复的重要性,强化康复信心且提高依从性,采用肢体动作或言语等形式给予患者鼓励与安慰,改善心理应激反应,避免不良情绪影响病情康复效果[4]。(3)运动指导:尽量保持卧床静养,适当活动远端肢体,每日开展3 次腹式呼吸,每分钟持续时间是5-10次,指导患者进餐或洗漱,开展肢体或关节等主动活动,根据病情恢复程度调整训练强度,每日3 次,每次持续时间达10-15min,鼓励患者保持深呼吸且用力咳痰,增强心脏组织振动,提高胸内压力,出院后定期复诊,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5]。
心功能指标:统计所有研究对象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指数。
护理疗效:显效:不适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好转:不适症状改善,心功能基本恢复;无效:与上述情况不相符,有效率越高则护理措施越显著[6]。
统计发生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与心律失常的并发症。
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低,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脏彩超指标(±s)
表1 心脏彩超指标(±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2626左室射血分数49.23±6.1840.25±5.365.59720.0000心脏指数2.76±0.192.15±0.2410.16120.0000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7.12±4.2865.39±4.716.62590.0000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3.25±4.1856.27±3.0612.81550.0000
研究组较对照组护理疗效高,P<0.05,见表2。
表1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n(%)]
研究组(n=26)发生尿潴留有1 例,迷走神经反射有1 例,心律失常有1 例,发生率是11.53%;对照组(n=26)发生尿潴留有6 例,迷走神经反射有2例,心律失常有2 例,发生率是38.46%,χ2=5.0256,P=0.0249,研究组较对照组并发症率低(P<0.05)。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症,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病变造成供血量减少导致心肌缺血坏死,主要表现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症状,治疗措施是以介入治疗为主,其能再通并再灌注冠状动脉,强化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提高疗效,但术后患者受生理或心理因素影响,造成其易发生并发症,使得最终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切实采用对症护理是重要的。
有研究报道[7],心脏康复护理能改善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预后效果,其属于新型护理模式,有效保护并维持心脏功能,避免梗死现象发生延伸,缩小机体心肌缺血范围,给予对症并发症护理措施能促进病情康复,消除因心脏疾病造成的心理或体力限制,术后第一时间需告知患者与家属手术情况,给予对症心理指导与健康宣教,避免负面情绪影响病情康复,将典型的病房案例告知患者,重建疾病信心,被动活动其关节与大肌群,重点讲解康复护理的目的与必要性,加强患者认知能力,同时术后协助其完善擦浴、剪指甲与洗脸等行为,后期根据病情逐步过渡到穿衣服或爬楼梯等活动,便于达到治愈目的,出院前1d 详细记录各项基础资料,通过开展低水平运动实验制定出院康复计划,告知患者保持规律性饮食与生活习惯,遵医嘱按时开展康复锻炼并按时服药,采用微信回访或电话回访等形式切实掌握其病情恢复程度,定期复诊病情,促进心功能早期恢复正常。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低,左室射血分数与心脏指数较对照组高,研究组护理疗效(96.15%)较对照组(76.92%)高,研究组并发症率(11.53%)较对照组(38.46%)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本研究与张文英,赵敏敏,张翠英等[8]文献报道具相似性,疗效确切,具时效性。
综上所述,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期间应用心脏康复护理能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护理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