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4-07-29

倪 婵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1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即在下肢深静脉中血液异常凝结,阻塞血管,引发下肢血肿、疼痛、色素沉着、继发性静脉曲张等,并影响患者静脉回流的障碍性疾病[1]。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肺栓塞,是患者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原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从股动脉将气囊置导管置入降主动脉,反搏机连接于体外,患者的血压或心电信号作为反搏控制装置的前馈信号。气囊在心脏收缩前放气,达到吸引的效果,使左室后负荷、心肌耗氧量、射血阻力下降,心输出量随之提高。气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冠状动脉血流量随着舒张压的升高而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最终提高,并且增加肾动脉血压力及流量。IABP已成为临床上用于抢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低心排综合症等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术后恢复期间,患者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半卧位或者平卧位,低于45°,维持术肢伸直,避免屈膝、曲髋,这样的体位要求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为了降低IABP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我科自2018年2月针对IABP患者采取了预见性护理措施后,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取得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在我院心脏血管重症监护室行IABP术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研究,积极配合;(2)患者已行IABP术治疗,并采用股动脉留置导管;(3)连续性 IABP 治疗时间≥1d。排除标准:(1)入组前经彩超检查发现患者已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者;(2)有血栓病史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严重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及严重下肢动脉硬化性缺血。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IABP术的住院患者共3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8例,年龄 39-82岁,平均年龄(52.11±13.43)岁;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行IABP术的住院患者共32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40-85 岁,平均年龄(51.93±14.22)岁。两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饮食宣教、心理指导等。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术肢皮肤颜色、温度,是否发生疼痛、肿胀,能否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并做好记录。

1.2.2 观察组 (1)加强入院评估,评估依据为《Caprini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表》。评分判定及应对措施见表1。

表1 入院评分及应对措施

(2)踝泵运动:踝关节主动与被动地背伸与屈曲、足踝“环转”运动,使肌肉舒张运动,刺激淋巴回流、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减退下肢肿胀,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2]。踝泵运动需在责任护士指导下进行,3次/d,单次15~30min为宜,循序渐进,逐日延长活动时间和增加活动幅度。

(3)术后指导患者以仰卧位、健侧位为主,2h改变1次体位,多咳嗽、深呼吸促进横膈运动,降低胸腔压力,改善下肢血液回流。术肢脚后跟予气枕抬高,悬空小腿,避免腓肠肌受压迫而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定时记录患者术肢皮肤温度、颜色,有无疼痛、肿胀,能否触及足背动脉搏动[3]。

(4)予术肢穿医用弹力袜,每天4-6h,降低下肢静脉扩张水平,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下肢血管内膜发生病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缓下肢炎性组织因子释放[4]。定时巡视,预防患者弹力袜褶皱、掉落,避免弹力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压迫下肢肌肉。

(5)科室成立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质控小组,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按照P(计划)、D(执行)、C(检查)及 A(处理)四个步骤施加干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科室护理品质[5]。

1.3 观察指标

评估对比两组患者行IABP前,行IABP 1d,行IABP 3d,行IABP 7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严密观察患者术肢皮肤温度、颜色,是否发生疼痛、肿胀,能否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定期行下肢B超检查,确诊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主要以患者在护理期间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上述症状无临床表现且检查无血栓发生为效果显著,上述症状有部分临床表现且检查无血栓发生为效果一般,上述症状有临床表现且检查有血栓发生为无效果。在患者出院前,使用本科室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护理效果的数据对比如表2,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升高。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护理满意度的数据对比如表3,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

表2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IABP是临床上用于抢救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低心排综合症等危重病人的有效机械性辅助装置,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循环支持。本文通过对IABP术后患者行加强入院评估、踝泵运动、体位指导、下肢穿医用弹力袜、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地降低了术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减少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风险。

本文对63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采用对比差异护理,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可以使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液流速加快,在患者住院卧床期间,施加给下肢静脉一定的压力,减少静脉血液的瘀滞,促进循环流动,达到到预防血栓的效果[6]。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指导,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术后的护理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仅为6.25%,比对照组降低19.56%,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折磨。观察组患者对本科护理方案的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出22.98%,以上结果表明,及时有效地实施以上提出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本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