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早期护理干预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4-07-29

肖雅彬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早期护理干预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肖雅彬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目的探析早期护理干预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6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同样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内瘘术前3d护理,观察组在术前3个月开始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率、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4%,对照组为24.9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早期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

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不断发展,血液透析治疗技术在部分疾病的临床治疗上获得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治疗优势更加明显[1-2]。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而言,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在于维护血管通路的完整性,确保患者可以充分透析。现阶段临床上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为动静脉瘘,这同时也是治疗和护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会导致患者丧失动静脉内瘘功能。鉴于此,加强早期护理干预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研究以96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早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6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78岁,年龄最小21岁,平均年龄为(43.65±2.58)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性肾病22例,糖尿病性肾病16例。观察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大77岁,年龄最小20岁,平均年龄为(43.54±2.4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性肾病21例,糖尿病性肾病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1.2 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同样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内瘘术前3d护理,观察组在术前3个月开始护理,具体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心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疾病及治疗常识的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困扰。针对患者的疑问和担忧,给予针对性解答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调整心态。向患者讲解造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以及维护方法等等。

(2)动静脉内瘘形成前干预:选择非惯用手血管造瘘,指导患者进行造瘘侧手握橡皮健身球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造瘘侧肢体血管,避免对血管壁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在治疗前,相关责任护士需要提前了解患者血管的走向和吻合情况,并预先制定合适的穿刺方式。

(3)动静脉内瘘形成后干预:向患者说明动静脉内瘘的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将肢体伸直、抬高,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发生受压、弯曲等情况。告知患者术后要保持内瘘侧手臂干燥清洁,透析穿刺处要少接触水,出现渗血、渗液时需要及时更换敷料。向患者说明术后要多食用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食物,但需要严格控制水和钠的摄入量。向患者说明术后肢体运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要适当运动,遵医嘱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率、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率、并发症发生率(血栓形成、感染、出血)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

1.3.2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以生活质量评价量表GQOL-74为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健康指数(30分)、社会功能(30分)、心理功能(40分),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3-4]。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采用()、(%)表示计量型指标和计数型指标,两种类型指标间的差异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率、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率、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4%,对照组为24.99%,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指数、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闭塞率、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率对比分析[n(%)]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n(%)]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析()

组别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值P值健康指数22.15±2.46 15.69±2.61 8.055 0.000社会功能21.32±2.04 14.31±2.03 10.893 0.000心理功能31.21±2.17 16.34±2.05 22.277 0.000总评分91.32±2.63 79.34±2.29 15.363 0.000

3 讨论

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出血、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传统早期护理干预是在患者治疗前的1-3天内接受健康知识教育和护理干预,由于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短,患者难以准确掌握动静脉内瘘维护的主要方法和维护重要性,治疗依从性相对较低[5-6]。加之,部分患者由于未保护造瘘侧肢体血管,导致其在接受治疗前血管壁已出现损伤,干预效果不理想。但若在治疗前的3个月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和介入,与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指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等有全面的了解,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让患者了解到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更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以探析早期护理干预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为研究课题,从此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在治疗前3个月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动静脉内瘘闭塞率、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治疗前3天给予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均存在差异(P<0.05)。从远期效果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本结果与沈雪美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中获得的研究结果有相似性[7]。从此研究中可以看出,给予肾病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预后佳。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1]伍绮剑.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50-151.

[2]吴晓英,黄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6-99.

[3]何小权.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3-84.

[4]范转爱.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70.

[5]李伯娟.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4):162-162.

[6]张永卫.早期护理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708-1709.

[7]沈雪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7-8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