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护理干预对初诊高血压患者行为及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4-07-29

郑莉萍 魏 施

(龙岩市第一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但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比较低,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命,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指出,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使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35%~45%,使并发冠心病的风险降低20%~25%,使并发心理衰竭的风险降低50%,故公共卫生领域的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1]。为了探究健康体检高血压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笔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8月就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60例,均满足以下纳入标准:符合2010年版的中国高血压分类标准[2]、患者病情稳定、充分了解本次研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且须长期卧床休息者、各种继发性高血压者、意识障碍者和语言沟通障碍者。

依随机数字表将160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80例患者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67.74±6.39)岁;平均病程为(7.15±2.43)年;高血压分级:1级、2级和3级分别为16例、39例和25例。干预组80例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67.71±6.45)岁;平均病程为(7.12±2.47)年;高血压分级:1级、2级和3级分别为18例、38例和2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3个月随访干预。常规组给予患者遵医嘱给药、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1)认知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高血压、治疗、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疾病相关知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心理干预:患者健康体检中得知患有高血压时,多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需通过积极的沟通及应对方式给予针对性地疏导;若患者认为高血压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需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

(3)行为指导:告知患者控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并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和新鲜蔬菜水果;并监督患者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足够的睡眠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用药指导:向患者说明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及间断服药的危害,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血压水平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以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3]为依据,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进行评估,量表主要包括健康责任、运动锻炼、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6项内容,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为1~4分,总分为52~208分,且评分的高低与患者健康行为水平的高低呈正相关。

以奈梅亨特持续护理调查问卷(NCQ)[4]为依据,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量表主要包括责任护士了解患者个人情况程度、责任护士责任程度和护理人间的合作程度3项内容,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为1~5分,总分为12~60分,且评分的高低与护理满意度的高低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P<0.05,差异明显。

2 结 果

2.1 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康行为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的评分(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行为的对比(±s)

表1 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行为的对比(±s)

组别常规组(n=8 0)干预组(n=8 0)t值P值护理前1 0 3.2 7±1 4.5 1 1 0 3.3 2±1 4.4 6 0.0 2 1 8 0.9 8 2 6护理后1 5 3.6 5±1 6.3 8 1 8 0.7 6±1 8.0 4 9.9 5 1 2 0.0 0 0 0 t值P值2 0.5 8 6 1 2 9.9 5 8 7 0.0 0 0 0 0.0 0 0 0

2.2 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的水平(P<0.05),且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的水平(P<0.05)。详见表 2。

表2 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的对比(±s)

表2 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的对比(±s)

注:与常规组护理后相比,*P<0.05(t=7.4529、6.5207)。

组别常规组(n=8 0)干预组(n=8 0)时间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护理前护理后t值P值收缩压(m m H g)1 6 0.4 7±1 8.5 2 1 4 0.3 9±1 3.6 4 7.8 0 8 4 0.0 0 0 0 1 6 0.4 2±1 8.5 6 1 2 5.5 4±1 1.4 7*1 4.2 9 8 9 0.0 0 0 0舒张压(m m H g)1 0 3.2 8±1 2.5 3 8 6.4 5±9.7 6 9.4 7 7 8 0.0 0 0 0 1 0 3.2 6±1 2.5 7 7 7.1 8±8.1 5*1 5.5 7 0 9 0.0 0 0 0

2.3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s)

表3 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s)

组别责任护士责任程度护理人员间的合作程度总分常规组(n=8 0)干预组(n=8 0)t值P值责任护士了解患者个人情况程度1 7.0 2±4.8 6 2 0.2 7±5.4 5 3.9 8 0 8 0.0 0 0 1 9.0 8±2.9 4 1 1.2 3±3.4 1 4.2 7 1 1 0.0 0 0 0 1 3.0 4±3.9 7 1 5.6 5±4.3 9 3.9 4 4 1 0.0 0 0 1 4 0.5 2±9.9 6 4 7.8 4±1 1.8 7 4.2 2 5 3 0.0 0 0 0

3 讨论

高血压的有效控制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切入点和关键措施,而患者的血压又受饮食习惯、运动锻炼、不良情绪、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的影响,且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是服药、饮食和生活方式等行为与医嘱或临床治疗建议相符的一致程度,且其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5],即健康行为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

传统护理仅给予患者遵医嘱服药、调整饮食等护理措施,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血压控制情况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较差。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又注重引导患者的饮食、用药和生活习惯等,提高了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患者建立了健康行为,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行为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说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控制血压,还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6-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