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观察

时间:2024-07-29

沈瑶洁(浙江省仙居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7312)



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观察

沈瑶洁
(浙江省仙居县第二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7312)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5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实施血液重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基础疾病、诊断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基础疾病以及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疾病中需要入院治疗的患者以非ST段太高性心肌梗死最多;两组患者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年龄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上述3点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产生限制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7.04%,对照组为45.69%;心源性病死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4.1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多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的病变相对复杂。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血运重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年龄。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合理、全面以及个体化的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临床特点;诊治观察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的出现的变化,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本病属于内科疾病,主要是因人体内冠状动脉血管结构异常所引起,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疾病,冠心病患者常常表现的临床症状为乏力和胸痛,严重时甚至引起心率变化,出现心功能衰竭。相关研究指出,引起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体内血液胆固醇含量增多,想要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需要积极预防体内代谢紊乱[1]。为了有效提升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我院选择2013 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诊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29例为男性,21例为女性;年龄在59~86岁之间,平均为(71.2±2.4)岁;发病时间在5~28岁之间,平均为(12.4±2.3)岁;所选患者均经过临床医生诊断,最终确诊为老年冠心病。将所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家族史等基本情况,入院冠状动脉事件进行分类,过去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外周动脉硬化疾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血性脑卒中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冠状动脉存在病变,对患者进行24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病死率及心源性病死率。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详细记录,分类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每例按照类型分型,分别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3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方差分析进行均数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基础疾病以及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疾病中需要入院治疗的患者以非ST段太高性心肌梗死最多;两组患者患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年龄因素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上述3点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产生限制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37.04%,对照组为45.69%;心源性病死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4.1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有:(1)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多,多见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多支病变。在相关危险因素中,84.12%患者患有高血压,48.24%患有2型糖尿病,35.88%为存在吸烟史,表明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2)需要入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以非ST段太高性心肌梗死最多;还有一少部分心绞痛患者通过门诊积极对症处理之后,病情稳定未继续发展。(2)不管哪种急性冠状动脉时间,危险程度评分都相对较高。

治疗经验总结:(1)这10多年间,通过门诊、住院以及院外宣传,大部分患者已经了解部分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方法,再加上规律的定期检查和冠状动脉心脏核磁、CT以及符合心肌核素显象等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对冠状动脉病情发展以及预后评价均有明显的帮助,明显降低了恶性和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出现几率[3]。(2)患者入院后应进行系统、全面以及强化的药物治疗,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加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和内科药物治疗的有机结合,是PCI实施有效的干预。加强与心血管外科的交流和联系,对于内科无法有效处理的冠状动脉病变及时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4]。(3)所选的患者除了实施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案外,还需要对具备特殊临床特点的疾病类型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最常见的为缺血性心肌病。对于存在感染的患者要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及早控制感染,精确的计算患者液体出入量,保证体液平衡。

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有效的延长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后的生存周期,尤其是有些冠状动脉弥漫性疾病,无法实施血运重建的晚期缺血性心肌疾病患者,可对其实施个体化保守治疗,有效的控制临床症状,稳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而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很多危险因素和基础疾病,冠状动脉的病变相对复杂。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血运重建治疗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年龄。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合理、全面以及个体化的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马东星,姚宏英,刘惠亮,等.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20 (04):145-146.

[2]刘蓉,乔树宾,杨跃进,等.8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0,36(04):875-876.

[3]李晓光.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45(16):961-962.

[4]钟东.中青年和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36(02):412-413.

[5]顾国嵘,栾骁,姚晨玲,等.氨基端前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预后的判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23 (16):641-642.

作者简介:沈瑶洁,1987年生,女,汉族,浙江台州人,本科学历,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