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研究

时间:2024-07-29

林彬彬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福建安溪362400)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终末期的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类临床并发症,同时也是引发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而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进行早期识别,并对患者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共计85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41例,女44例;患者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46.2±0.7)岁;患者血液透析时间 1~14 年,平均(5.2±0.4)年。

1.2 方 法

1.2.1 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 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患者心力衰竭的可能性,(1)患者呼吸频率显著加快,特别是患者静息时呼吸频率加快现象严重;(2)患者在短时间内体重显著上升或者水肿现象严重;(3)患者的尿量显著减少,同时并无其他相关原因能够解释患者尿量减少;(4)患者发生无诱因咳嗽,特别是保持平卧位时咳嗽症状加重,保持坐位时咳嗽减轻或者伴随喘鸣;(5)患者口唇发白,出汗量增多,脉搏加快血压异常升高,或者脉搏出现不规则变动;(6)老年患者可能表现为淡漠乏力,倦怠及意识改变等。若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即时对患者开展血压脉搏和呼吸等检查,并且依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探寻以上症状的具体病因,分析患者是否为心力衰竭早期症状。

1.2.2 护理方法 (1)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大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伴随高血压症状。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水钠潴留。若透析不充分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将被异常激活,再加上部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导致服用的降压药物不足等原因引起患者的血压长时间处于高水平状态,增加了患者的心脏负荷非常容易引发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研究认为,有效控制此类患者的血压水平,是降低肾脏疾病患者发生血管危险的有效措施,因而针对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因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同时每日坚持进行自我血压水平测量,将患者的收缩压控制<140mmHg,而舒张压控制在<90mmHg,防止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心衰及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2)控制患者水钠摄入: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其残余的肾功能,伴随着血液透析的时间不断延长而呈现出退行性减退。特点是大部分患者均处在少尿或无尿的状态,血浆的渗透压逐渐升高,因此诸多患者常会感觉到口渴,若患者未能严格限制每日的水盐摄入量,或者不按时进行透析,非常容易引发心衰和肺水肿等不良症状。因而针对每天的小便量低于500ml的患者,责任护士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饮水量,患者的每日入水量,应该是前一天患者的尿量基础上再加500ml即为患者当天的可入水量。针对患者的入水量,除了日常的饮水量和静脉入水量之外,还特别应该注意患者每日饮食中的含水量,同时还需要严格限制患者盐分的摄入量,患者每天的钠元素摄入量应<3g,严格叮嘱患者少吃或不吃咸制品和酱油等。对患者透析治疗期间的体重增加应进行严格控制,在患者干体重5%之内,针对体重增长较多的患者,应适当增加其透析治疗的次数,帮助患者除掉体内多余的水分以降低对心脏造成的巨大负荷。

(3)调整患者干体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其体重的变化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需要针对患者的干体重经常性的实施评估,因而透析护士并不能仅仅着眼于患者体重数字方面滴的增加。在患者每次接受血液透析过程中,护士应该认真仔细的对病人的容貌、精神状态以及皮肤皱纹等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同时还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所佩戴的戒指、皮带以及手表等物品的松紧程度变化情况以及患者衣着增减等情况。详细记录患者每日的水分出入量、尿量、食欲情况以及运动量情况等,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便秘情况、呕吐情况、腹泻情况以及是否发热情况等。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其干体重采取科学的在调整,防止由于患者饮食不当、衣物减少或者相关消耗性活动增多引起的体重下降,掩盖了患者超滤量导致体液过多而引发的心衰。

(4)及时纠正患者贫血:患者若处于贫血状态将促使其心肌始终处于缺氧和缺血等状态,同时还会处于高搏点状态,引发心肌肥厚和扩张。若患者长时间处于贫血状态时,非常容易引起心力衰竭的产生,特别是尿毒症患者,若其中尿毒症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病因机制在于患者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量不足,再加上缺乏铁元素和大量血液丢失,因此容易引发贫血。在接受透析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患者溶血,控制血液透析液的温度低于38℃,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透析液钠离子实际浓度,防止由于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引发溶血。其次是需要防止透析器和血液的管路之间连接过于紧密,避免由于滑脱而引发失血。抗凝剂的使用过程中应确保使用方式恰当,在患者结束透析之时应该用盐水促进回血干净,尽量降低管路和透析器当中的血液丢失。除此之外促红细胞生成素也是目前临床当中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案之一,因而在确保患者充分透析的情况之下,针对Hb<80g/L的患者应在其皮下注射促血红细胞生成素,每周可注射2~3次。与此同时还应叮嘱患者及时补充铁剂和叶酸等,针对Hb>110g/L的患者,应该适当调整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注射用量,还需要每月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及时了解患者的贫血状况并予以纠正。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以SPSS17.0处理,采用率以%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后血液透析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较护理干预之前显著降低,护理前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血液透析病人并发心力衰竭的病因机制较为复杂,并且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表现通常比较隐匿,且并不具有典型性,这也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然而,如果能够对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进行早期正确的判断,并给予患者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和治疗,有利于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病情防止进一步发展成为急性肺水肿,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提高生存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2]。关于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首先在每次进行透析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实施评估,主要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情况、血压水平、体重变化、脉搏以及大小便和睡眠等情况进行了解[3]。掌握患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并寻找病因[4]。第二,针对患者出现的咳嗽症状,特别是夜间咳嗽严重的病人,在透析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治疗效果,并检查患者一天内的输液总量和尿量,高度警惕患者出现早期心力衰竭等可能[5]。第三应对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时,对心率血压及心率等进行严密观察,并对患者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全胸片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干预措施。最后是因对患者的每日用药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掌握患者是否发生自行停药及减药等情况,应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早期识别并给予患者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对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