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4-07-29

廖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

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

廖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78例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长间歇>2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中冠心病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心悸待查2例,晕厥6例,心律失常8例,心肌病5例,糖尿病3例,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房间隔缺损、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外伤各1例。78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心电图诊断结果:窦性停搏28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5例,二度窦房阻滞1例,房性早搏未下传14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6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9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交界性逸搏(逸搏心律)5例,室性逸搏(逸搏心律)1例,早搏的超长代偿间歇7例。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其独具的优势对心室长间歇及早做出正确的心电图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动态心电图描记术;心室长间歇;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具有时程长、连续描记、无创等优势,现已被广泛的应用,检查中的心室长间歇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的78例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长间歇>2秒)的病例进行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动态心电图检查出现心室长间歇(长间歇>2秒)的患者78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Century Holter Analysis System C3000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24小时监测,经计算机回顾性分析,分析时对照检测日志,以人机对话方式人工编辑,专人读图,诊断结果由主治医师复核,根据动态心电图中心室长间歇的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做出正确的心电图诊断,必要时结合其它相关检查及临床资料。

2 结果

心室长间歇>2秒的78例患者,年龄31岁~87岁,平均年龄(65+13.7)岁,其中男性50例(占64.1%),女性28例(占35.89%)。78例患者中冠心病3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例,心悸待查2例,晕厥6例,心律失常8例,心肌病5例,糖尿病3例,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房间隔缺损、甲状腺功能亢进、脑外伤各1例。见表1。

表1 78例心室长间歇的心电图诊断

3 讨 论

3.1 动态心电图具有长程、无创、连续等优势,与常规心电图对比,最大的优点是记录的信息量比较大,能反映患者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心电变化,疾病的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对心律失常。

3.2 引起心室长间歇的原因分析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普肯耶氏纤维。这些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因而它们的血液供应情况会直接影响传导功能。冠心病是最为常见的病因。更有不少学者认为影响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为传导系统退行性变[1]。对传导系统增龄变化的病理学研究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窦房结内缓慢的纤维化、起搏细胞被纤维组织所取代、继之窦房结功能也逐渐衰退[2]。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及颈动脉窦过敏的患者也可出现偶发或时间短暂的窦性停搏,另外药物、电解质紊乱等因素也可引起心室长间歇。

3.3 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

(1)窦性停搏:是心室长间歇中发生率最高的。当发生窦性停搏时除考虑窦房结功能低下受到抑制外,当心率低至35~40次/min,甚或交界区性静止并呈现室性逸搏时,便说明了房室结的功能也受到抑制。临床主要是针对原发病治疗,对于偶发、一过性窦性停搏(尤其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又无症状,心室率>50次/min者,常不需要对症治疗,对于频发、持续时间长、且头晕或晕厥症状明显的窦性停搏可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安装人工起搏器。

(2)房性早搏未下传:包括阻滞型房性早搏和房性早搏伴房室交界区内隐匿性传导。如果发生在舒张中、晚期的房性早搏仍未能下传心室时,应考虑3相性(快频率依赖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若下传的P,-R间期较窦性P-R间期显著地延长,则应考虑3相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房室结内慢径路传导[3]。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除先天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外,后天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等,若阻滞部位发生在房室结内,逸搏起搏点位置较高且频率较快,则预后相对较好;若阻滞部位发生在希氏束、束支内,逸搏QRS波群宽大畸形、频率<40次/min,则预后较差,应及时安装人工起搏器[4]。

(4)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其病变部位大多发生在房室结内,预后一般良好,可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紊乱及器质性心脏病引起[4]。

(5)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其病变部位几乎都发生在希氏束内,极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人工起搏器[4]。

(6)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状态下。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高血钾、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及用洋地黄等药物后,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房结功能受损等。一般窦性心动过缓无需治疗,如果心室率50<次/min、且有心绞痛、心悸等症状,建议做窦房结功能测定,窦房结功能正常,可给予阿托品等药物,如果窦房结功能受损,则可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安装人工起搏器。

(7)二度窦房阻滞:可以是冠心病、高血压、某些药物等引起,也可以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对于发生阿斯、晕厥患者及时安装人工起搏器。

(8)交界性逸搏(逸搏心律):正常频率的交界性逸搏及其心律本身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其预后取决于形成逸搏的原因,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出现的逸搏较窦性心动过缓时出现的逸搏要差:过缓的房室交界性逸搏及其心律,表明房室交界区起搏点受到抑制或自律性降低,可能需要安装人工起搏器:加速的房室交界性逸搏及其心律,表明房室交界区起搏点自律性增高,见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洋地黄中毒及心脏手术等[5]。

(9)室性逸搏(逸搏心律):出现室性逸搏及其心律,虽然其本身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但表明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区起搏点均受到了抑制或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严重的心脏病患者。由于室性逸搏起搏点的自律性极不稳定,易发生停搏,导致心室停搏,故属严重心律失常的范畴,应及时安装人工起搏器[5]。

(10)早搏的超长代偿间歇: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也可形成>2秒的长R-R间期,系早搏逆传至窦房结,窦房结起搏细胞受到抑制而暂时不能发放激动。抑制程度严重者,可导致窦性停搏。在窦房结受到抑制时,窦房结起搏点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其原有的自律性,故早搏引起窦房结功能恢复时间延长及窦性停搏,提示了窦房结功能低下或SSS[6]。

动态心电图提高了对心室长间歇的检出,利于临床的病情观察、疗效的监测,有效的预防了临床上危险的发生,对于患者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吴印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经典与现代观点[J].心电学杂志. 2010:29(5):377-381.

[2] 黄宛.临床心电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51-454.

[3] 何方田.临床心电图详解与诊断[M].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95-96.

[4] 何方田.临床心电图详解与诊断[M].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03.

[5] 何方田.临床心电图详解与诊断[M].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17-118.

[6] 卢喜烈.现代动态心电图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239-2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