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周玉婕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云南思茅665000)
✿论著/冠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征及治疗
周玉婕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云南思茅665000)
目的 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 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与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呼吸困难与缺血性ST-T改变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上,应给予综合治疗,并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冠心病;临床特征;治疗效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脏病好发于老年群体,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两种疾病临床症状相似,在诊断时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所以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确定疾病的类型并给予综合治疗方式治疗[1]。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较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实用肺脏病学》中关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4±3.2)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9.4±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上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治疗 给予对照组低流量持续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与利尿治疗,并加用25mg复方氨基酸(辽宁海思科制药,国药准字:H20103264)。1.25万单位肝素钠(江苏万邦生化制药,国药准字:H32020612)及80mg川芎嗪(北京四环科宝制药,国药准字:H20040692),并加入到50mmlGS液中给予静脉滴注,1日1次[2]。同时,按照患者病情,给予解痉、化痰、平喘及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并及时给予强心、呼吸兴奋治疗[3]。
1.2.2 观察组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加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用以减轻患者心脏负荷。将60mg多巴酚丁胺(山东方明生产,国药准字:H20053297)、10mg酚妥拉明(上海旭东海普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31020589),加入至500ml葡萄糖溶液中,给予静脉注射治疗,1日1次;对于危重患者,如出现呼吸衰竭,则可给予尼可刹米(上海禾丰制药生产,国药准字:H31021527)与洛贝林(上海禾丰制药生产,国药准字:H31021342)静脉注射[4]。
1.3 疗效评价
本研究疗效分为3级,显效:治疗后,患者咳嗽基本消失,痰液白色稀薄,且易咳出,心功能为II级,肺部炎症基本被消失,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持续性咳嗽,痰液浓稠,不易咳出,心功能I级,肺部炎症有所被吸收;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或加重[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形式表示,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45例患者,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治疗显效为2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6/45),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临床表现与心电图改善情况
观察组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心悸、心绞痛与心界向左扩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与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临床表现与心电图比较[n(%)]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好发于老年群体。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加上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患者呼吸困难,且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导致体内红细胞数量大量增加,患者机体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最终形成血栓。而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心肌细胞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对缺氧的敏感性逐渐下降,使得细胞对缺氧的耐受程度增加。同时,患者如果出现高碳酸血症、微生物感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心肌细胞,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心绞痛、胸闷、呼吸困难等[6]。在临床表现上,两种疾病的症状相似,且在诊断时可能相互掩盖,增加了临床诊断的难度,所以需要提高检查水平,避免出现误诊或漏诊。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上,应受限给予常规通气、抗感染、解痉与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治疗,同时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扩血管,减轻患者心脏负荷,扩张冠状动脉。该疾病会累及左右心,且导致右心功能不全,所以在治疗时,不但要给予常规治疗,而且还有给予强心剂;如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时,应联合使用强心剂提高治疗效果[7]。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综合治疗,治疗的结果显示:(1)观察组45例患者,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治疗显效为20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36/45),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心肌梗死、呼吸困难、心悸、心绞痛与心界向左扩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左偏与缺血性ST-T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常规治疗加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难度大,两种疾病症状可能相互掩盖,在治疗上,在给予患者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1] 袁园.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4(07):47-48.
[2] 田桂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治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09(04):115-117.
[3] 沙代提古丽·苏比,阿依提拉汗·艾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82例的治疗体会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3(05):142+144.
[4] 李敬.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J].中外医疗,2015,23(07):74-76.
[5] 李秋明,杨培文,利桂河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09(05):108-109.
[6] 王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5(03):188-189+191.
[7] 岩温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规范治疗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25(04):53-55.
周玉婕,1978年生,女,哈尼族,云南景东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方面的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