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王雪梅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甘孜626000)
其他论著交流
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对策分析
王雪梅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甘孜626000)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加强对观察组患者各环节检验质量分析前的控制,并予以干预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临床免疫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与临床病理符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符合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在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E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验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仪器和药物的选择以及患者自身情况均为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受检对象的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情况进行合理干预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加强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患者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符合率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控制;免疫检验;标本采集
根据美国技师协会统计,免疫不合理检测结果可达1.3%,其中分析前占61~67%,分析中占10~17%,分析后占22~25%。由于自动化分析仪器的应用,使分析中的误差大大降低。而占不合理结果比例最大的为分析前因素,即患者的准备、标本采集、标本保存、标本运输及药物干扰等。实验室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标本分析的过程中[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一直最为薄弱,精密仪器、检验技术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均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分析的重要因素,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采集数据正确的前提,也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有力保障。本文以来本院就诊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对策,现总结如下,仅供业内参考。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4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患者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34.8±2.6)岁,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患者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36.1±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以及病例分布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免疫检验,检验分析前不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②观察组:加强标本采集、仪器选择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根据患者生理、心理情况,按检验项目的轻重主次,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注明干扰检验结果的服药史和病史,对外送检验得标本应仔细标注送检时间、本单位名称以及联系方式。全面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以素食为主;采血前三天内禁止受检者参加剧烈运动,使之得以充分休息;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告知其患者的临床情况以及注意事项;根据临床免疫检验分析的要求,采集标本注意遵从代表性和真实性的原则,以便准确的反应患者的病情。以血清、尿液、唾液以及粪便的采集为主。采集血液时选择坐位5分钟后采血体位采血,压脉带使用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服用激素类药物患者的血清标本时,应准确把握收集时间,充分了解促黄体激素、生长激素以及促卵激素等峰值出现的时间。为防止采集的标本发生性质变化,影响检验结果,标本采集后,应该避免长时间运输和保存,尽快送实验室进行检验。对送外检验的标本应使其在2~4摄氏度下垂直、封闭放置保存,进而降低细胞新陈代谢、化学反应、微生物降解、渗透和光学以及气体作用等带来的影响,确保3小时内进行检验。
1.3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标本送入检验科后都同时注意检验中和检验后的质量控制
选择检验试剂时,注意检验试剂的保存情况以及使用的有效期,同一组检验中应尽量选用同一生产厂家的试剂盒,进而有效减少因此造成的检验差异;在自行配置试剂的过程中,应规范操作,严格遵守试剂配置原则,标本采集前认真核对所选择的仪器,严格校对温度计、恒温箱以及离心机,定期检查吸量管和稀释棒。加强对室内质控标本选择的控制,确保药物检测浓度与实验水平一致、室内质控标本的基质与待测标本一致,标本检验操作的过程严格遵守操作说明书规定,排除污染的危险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统计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检验结果与临床病理符合程度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符合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在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E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验符合率的对比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2],对临床免疫检验前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临床免疫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干扰因素可以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其中外源性干扰因素包括细菌污染、标本溶血、存放时间以及标本凝固情况等。其中标本溶血包括技术性溶血和病理性溶血。采血时使用不合格仪器和不规范操作均易造成溶血,由于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其活性类似过氧化物,所以,在HRP为标记酶的ELISA测定的过程中,若血红蛋白浓度较高,则易吸附于固相,与后加入的HRP反应显色。据相关研究报道,采用ECLIA法检测NSE时,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十分明显,当溶血水平为1g/LHb时,NSE升高最为明显,由此可见,NSE检测结果与溶血水平呈正相关。此时应区分其溶血类型,重新采血检验效果较为理想,若不能重新采血,应在检验报告中仔细注明,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内源性因素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异嗜性抗体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物质。在临床检验的血清标本中,有很多含有不同比例的上述物质,进而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为有效避免类风湿因子干扰ELISA的测定,我们通常采取稀释标本的方法,降低标本的浓度,进而使类风湿因子浓度降低,对测定的影响很小。除此之外,还可改变酶标志性抗体,用变性免疫球蛋白G封闭类风湿因子,在抗原测定的过程中,可在标本中加入降解类风湿因子的还原剂或使用特影星抗体免疫球蛋白Y去除干扰。对补体的干扰,可采用加热法灭活补体,消除补体干扰,进而避免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还可使用特异的鸡抗体,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对自身抗体、异嗜性抗体、溶菌酶以及采用鼠抗体诊断诱导的抗鼠免疫球蛋白抗体等物质的干扰,一般采用理化方法进行去除和离析,或封闭抗体来避免干扰。从冰箱取出试剂盒后,待其温度接近室温后进行检验,可有效减少检验误差。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包括:标本采集过程是保证标本免疫检验前的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时间、采血姿势、止血带的使用、采集与收集标本的容器、标本量、抗凝剂或防腐剂的应用等。采集标本的时间与检验结果的阳性率密切相关。除此之外,在研究临床免疫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时,也应充分考虑药物影响。许多激素在全天24小时内的分泌量是不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分泌峰值期在6~10点,低值期在0~4点,波动幅度为150~200%。促甲状腺激素(TSH)则变化较小,峰值期在2~20点,低值期在7~13点,波动幅度仅为5~15%。
本文以本院就诊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及对策。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免疫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加强对观察组患者各环节检验质量前的控制,并予以干预措施,为患者制定饮食方案,以素食为主,使之得以充分休息,禁止其检查前使用药物。检验结果与临床病理符合程度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符合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在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E方面,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仪器和药物的选择以及患者自身情况均为影响检验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受检对象的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情况进行合理干预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加强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王翠兰[3]、黄玉双在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中提出,体位对检验结果影响比较大,直立位时,醛固酮、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有7~70%的升高。心理因素也会为血液、体液临床标本分析前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情绪紧张会导致机体某些免疫检验结果升高或降低,因此,患者在基础代谢状态下进行检验的结果较为准确,由于本组实验研究对象的局限性,此结论还需今后进一步探讨。总之,建立检验分析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是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检验质量的可靠保证。
[1] 林梅,张珍,陈亚宝,彭海林,陈秀.加强临床生化分析前质控提高检验质量[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4).
[2] 高伟,潘红,李敏智.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效措施[J].大家健康,2013,7(7):181.
[3] 王翠兰,黄玉双.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
The quality control before the clinical immunology tes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Wang Xuemei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People's Hospital,Sichuan 626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clinical immunology test analysis before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countermeasures.MethodsRandomly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2 of 102 cases of patients to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51 cases,strength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control before inspection of each link quality analysis,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control group not to take measure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immunology test before,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pathology in line with the degree of the inspection results.ResultsPatients of the indicators in line with the degre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in terms of immunoglobulin M and immunoglobulin E,th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storage,the instrument and selection of drugs,and patients'condition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inspection.Diet,exercise and medications to tested object by reasonable intervention is an important premise to ensure accurate test results.Strengthen the quality control before clinical immunology test analysis,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Quality control;Immune inspection;Specimen collection
王雪梅,1973年生,女,汉族,本科学历,临床检验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血液、生化、免疫等的检验及质控方面的工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