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武威汉代医简》“骆苏”为古西域外来词说

时间:2024-07-29

曾玉洪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成书于东汉以前的《武威汉代医简》(或称《武威医简》《凉州汉代医简》), 1972年11月出土于甘肃武威旱滩坡,它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一样,都是迄今出土较为完整、原始而丰富的汉代中医中药学文献,“是一份很珍贵的医疗记录数据”。①《武威汉代医简》的弥足珍贵,还在于它拥有比《五十二病方》更具特色的古西域外来语语料。因此,对《武威汉代医简》中的疑难药名,可从古代中原与西域诸国之间物质文化交流、民族语言融合等方面寻求诠释。本文以疑难药名“骆苏”为例尝试考释于后。

一 “骆苏”三家说源流

《武威汉代医简》木牍87甲上有这样一段文字(原文繁体):

本方中的“骆苏”,甘肃省博物馆和武威市文化馆整理小组都释为“骆苏(酥)”。[1]迄今为止,学界对这一释文并无异议,但对“骆苏(酥)”一词的解释则有三种不同的结论。

第一,“骆酥”说。整理小组注云:“文中‘骆苏’即‘骆酥’,用骆驼乳制成的酥。”这种解释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张延昌先生说:“骆苏:即骆酥,用骆驼乳制成的酥。据何双全考证,‘取□骆苏’当释为‘取陈骆苏’。”[2]张氏说其结论引自“何双全考证”,今查何双全《〈武威汉代医简〉释文补正》,其中并无解释“骆苏”的文字,仅有一句按语“取字下文当释陈”。[3]张延昌的注释文字与整理小组的注文完全相同,应该是引自整理小组的注解。吕有强等人更是认为:“‘骆苏’当为骆驼酸奶或骆驼奶酒”,可能是由新疆哈萨克族传入的。[4]

第二,“酪苏”说。袁仁智、肖卫琼说:“骆苏,《医简》注:即骆酥,用骆驼乳制成的酥。非。“骆”通“酪”,骆苏当为酪酥。”理由是:其一,“骆单用指黑毛鬣尾的白马,非骆驼也。骆驼原产阿拉伯、中亚细亚和我国北方沙漠地区,张骞出使西域才将骆驼带入中原,汉武帝时称其为‘奇畜’,驼脂和驼毛可入药,然驼乳入药的文献记载稀见。”其二,“酪酥即用牛、羊、马等乳炼成的食品……也可入药疗伤。牦酥入药既已难得,有‘奇畜’之誉的骆驼酥入药恐更不可得了。故骆苏当为酪酥无疑。”[5]

第三,“茄子”说。张标先生说,在古书中“骆”单说指“马”,不是骆驼;骆驼单说“驼”,不说“骆”。其结论是:“骆苏恐怕是落苏。骆、落二字古通……落苏者,茄之别称。《本草纲目·菜之三》引陈藏器本草云:‘茄一名落苏,名义未详。按《五代贻子录》作骆苏,盖以其味如落苏也,于义似通。’据《本草纲目》载,茄性味‘甘、寒、无毒’,主治‘傅肿毒’,‘散血止痛,消肿宽肠’,花主治‘金疮’,根及枯茎叶于‘冻疮皴裂,煮汤渍之良’,其药性殆与简方切合。”[6]今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八《菜之三》,原文作:“茄,音加(宋开宝)。释名:落苏(《拾遗》)、昆仑瓜(《御览》)、草鳖甲。(苏)颂曰:‘按:段成式云:茄音加,乃连茎之名,今呼茄菜,其音若伽,未知所自也。’时珍曰:陈藏器《本草》云:‘茄,一名落苏,名义未详。’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酥酪也,于义似通。杜宝《拾遗录》云:隋炀帝改茄曰昆仑紫瓜,又王隐君《养生主论》:治疟方用干茄,讳名草鳖甲。盖以鳖甲能治寒热,茄亦能治寒热故尔。”[7]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本草纲目》中“按《五代贻子录》作酪酥,盖以其味如酥酪也,于义似通”一语,应是李时珍的按语,张先生错将其当成陈藏器《本草拾遗》的原文而引入,再则该句中的“酪酥”与“酥酪”,张先生误引成“骆苏”与“落苏”。

继后诸家注文,如周祖亮、方懿林《简帛医药文献校释》[8],田河《武威汉简解释》[9]等均无新说,仅仅罗列三家说而已,至于孰是孰非未加评说。

二 “骆苏”非“落苏”说

“骆苏”三家说中最不可信的是张标的“茄子”说,理由有二。

第一,“落苏”是吴方言对茄子别称,其他方言则无此称呼,它不太可能用于《武威汉代医简》。野生的茄子主要产于东南亚等地和亚洲热带的印度。五千年前印度河谷的先民业已采摘野生茄子为食,所以茄子最早的发源地在印度,而最晚在西汉末期已从印度引种中国的巴蜀。茄子主要有圆、矮、长三个品种。南北朝时期栽培的茄子为圆形,与野生形状相似,到元代已经培养出长形茄子来,清末成功引入日本。茄子主茎上的果实叫作“门茄”,一级侧枝上的叫作“对茄”,二级侧枝上的叫作“四门斗”,三级侧枝上的叫作“八面风”,以后侧枝上的叫作“满天星”。

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四川资中人王褒在《僮约》中首次使用“茄”字,云:“二月春分,被堤杜疆,落桑皮棕;种瓜作瓠,别茄披葱;焚槎发畴,垄集破封。”其后成都人杨雄在《蜀都赋》中也谈及茄子,不过他用的是“伽”字,云:“尔乃五谷冯戎,瓜瓠饶多,卉以部麻,往往姜栀,附子巨蒜,木艾椒蓠,蔼酱酴清,众献诸斯,盛冬育笋,旧菜增伽。”[10]

张标先生认为:“骆苏当为落苏。”[6]其根据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八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茄,一名落苏”这条语料。“茄”别称“落苏”仅限于吴方言,其他方言无此称谓。《汉语大字典·艸部》:“茄,(二)qié茄子。又名‘落苏’。”《汉语方言大词典》:“【洛苏】〈名〉茄子。吴语、上海【lo2su53】。《沪谚》:‘二月二,瓜菜洛苏全落地。’”[12]今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吴方言区依然管茄子叫“落苏”。

“茄”加后缀“子”改称“茄子”始于东汉以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缹茄子法》云:“用子未成者(子成则不好也),以竹刀骨刀四破之(用铁则渝黑也),汤煠去腥气。细切葱白,熬油香(苏弥好),香酱清擘葱白与茄子俱下,缹令熟,下椒、姜末。”而茄子别称“落苏”则始见于唐陈藏器(约687-757)《本草拾遗》,且写作“辂苏”。《本草拾遗·果菜米部》云:“茄子,味甘、平、无毒。醋摩傅痈肿。茎叶枯者,煮渍冻疮。今人种食之。一名辂苏。”[13]陈藏器是唐代著名的医学家、茶疗鼻祖,浙江四明(宁波)人。他说茄子“一名辂苏”,指的应是他家乡宁波话(吴方言)的称谓。

到晚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辂苏”才改写成了“落苏”。《酉阳杂俎》卷十九《广动植类之四·草篇》,云:“茄子,茄字本莲茎名,革遐反,今呼‘伽’,未知所自。成式因就节下,食有‘伽子’数蒂,偶问工部员外郎张周封伽子故事。张云:‘一名落苏,事具《食疗本草》,此误作《食疗本草》,元出《拾遗本草》。’成式记得隐侯行园诗云:‘寒瓜方卧垄,秋菰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郁参差。’又一名昆仑瓜。岭南茄子宿根成树,高五六尺,姚向曾为南选使,亲见之。故《本草》记广州有慎火树,树大三四围。慎火,即景天也,俗呼为‘护火草’。茄子熟者,食之厚肠胃,动气发痰。根能治竈瘃。欲其子繁,待其花时,取叶布于过路,以灰规之,人践之子必繁也,俗谓之‘嫁茄子’。僧人多炙之,甚美。有新罗种者,色稍白,形如鸡卵。西明寺僧造元(一曰元造)院中有其种。《水经》云:‘石头顺西对蔡浦,浦长百里,上有大荻,荻浦下有茄子浦。’”[14]北宋王闢之的《渑水燕谈录》和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都说称“‘茄’为‘落苏’”出自吴方言,且说是因为吴越武肃王钱镠(852-932)的爱子是个跛子,吴人为避其讳“瘸”才改称“落苏”的。《渑水燕谈录》卷九《杂录》云:“钱镠之据钱塘也,子跛,镠钟爱之。谚谓跛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称茄为落苏。杨行密之据淮阳,淮人避其名,以密为蜂糖。尤见淮、浙之音误也。以瘸为茄,以蜜为密,良可咍也。”[15]《老学庵笔记》卷二也云:“《酉阳杂俎》云:‘茄子,一名落苏。’吴今人正谓之‘落苏’。或云:钱王有子跛足,以声相近,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16]

既然“骆苏”绝不可能是“茄子”,那会是什么?袁仁智、肖卫琼说是用牛、羊、马等乳炼成的食品。“酪酥”也写作“酪苏”,最早见于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太平御览》卷八五八《饮食部十六·酪酥》引邯郸淳《笑林》:“吴人至京师,为设食者有酪酥,未知是何物也。强而食之,归吐,遂至困。顾谓其子曰:‘与伧人同死,亦无所恨。汝故宜慎之。’”[18]文中北方人招待吴人食用的“酪酥”应是固体类炼乳。

在古代记载用酪酥治疗口疮的医方、典籍很多。唐王焘《外台秘要方》中就引过南朝宋齐僧医深师治疗口疮的处方。《外台秘要方》卷三《天行口疮及口干苦方四首》之一云:“深师疗天行热口中生疮酪酥煎丸:酪酥三合,蜜三合,大青一两。右三味合煎,三沸,稍稍傅口,以差为度。”[19]酪酥可单称“酥”。《神农本草经·酥》:“酥,微寒。补五藏,利大膓,主口疮。”明缪希雍疏:“酥乃牛乳所出,乳之精华也。其味甘,气寒,无毒,性滑。泽五脏,皆属阴酥,乃阴血之精华,故能补五藏血枯火盛、大肠燥结及口舌生疮。甘寒,除热补血,故主利大肠、口疮也。按:酥酪、醍醐,总成于牛乳,但有精粗之别耳。其性,大抵皆滋润滑泽,宜于血热枯燥之人,其功不甚相远,故二物不复载。主治参互:凡一切药用酥炙者,取其润燥,兼能益精髓、补血脉,又有渗入骨肉,使骨易糜之功。”《太平御览》卷八五八《饮食部十六·酪酥》:“《傅咸集·杨济兴书》曰:‘酥治疮。’”[18]不过能治口疮的酪酥,在唐代以前的医方中却未见用它来煎药的记载,而煎药用的液体或结晶体依然是各种水、酒、浆、汁、醋、蜂蜜、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三 “骆苏”当为“马酒”说

“骆苏”既不是“茄子”,也不是“酪酥”,就应该是“骆酥”。但我们所说的“骆酥”既不是整理小组所说的“用骆驼乳制成的酥”,也不是吕有强等人所说的“骆驼酸奶或骆驼奶酒”,而是马奶酒,两汉时谓之“挏马”“马酒”“马酪”“湩酪”“湩酒”“酪浆”等,它应是古西域(乌孙、匈奴等国)的外来词。

“骆苏”之“骆”非骆驼之“骆”,在上古文献中称一种黑鬃黑尾的白马。《说文·马部》:“骆,马白色黑鬣尾也。从马各声。”《诗经·小雅·裳裳者华》:“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后来泛称马。“骆苏”之“苏”乃是“酥”的记音字。“酥”是“酒”的外来语。元陶宗仪《说郛》卷九十四上《酒谱·酒之名二》云:“《春秋运斗枢》曰:‘酒之言乳也,所以柔身、扶老也。’”又《异域九》云:“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庾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晋王羲之《鹰嘴帖》:“鹰嘴爪炙入麝香,煎酥酒一盏,服之治痔瘘。有验。”宋苏轼《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诗之一:“使君夜半分酥酒,惊起妻拏一笑哗。”[10]由此可知,中国人称之为“骆酥”“酥酒”的乳酒,名称是从中亚地区的语言中翻译来的,应该算汉语中的外来词。

“骆酥”就是马奶酒,可简称“酥”。马奶酒原本是欧亚游牧民族的一种传统饮料。其原始的酿制方法是:将马奶盛放在皮囊里,背在马背上不断颠簸,使之发酵变成渣状奶酒。秦立虎、张和平(1996)对马奶酒的自然发酵法作过详细描述:“远古时期,居住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少数民族牧民,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再出时经常将灌满马奶的皮囊背在身上,由于体温的作用,加之骑马颠簸的缘故,常会使皮囊中的马奶温度升高,从而促使其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导致马奶发酵发酸并呈渣状。”[20]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养羊第五十七》中则讲过马奶酒酒母的制作方法:“作马酪酵法:用驴乳汁二三升,和马乳不限多少,澄酪成,取下淀团,曝干后岁作酪。用此为酵也。”[21]

我国皇家生产马奶酒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汉书·百官公卿表》曰:“中太仆掌皇太后舆马,不常置也。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挏马。”[10]唐颜师古注:“应劭曰:‘主乳马,取可饮,因以名官也。’如淳曰:‘主乳马,以韦革为夹兜,受数斗,盛马乳,挏取其上肥,因名曰挏马。’”[10]《礼乐志》:“丞相孔光奏省乐官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今梁州亦名马酪为马酒。’晋灼曰:‘挏,音挺挏之挏。’师古曰:晋音是也。挏音徒孔反。”又《礼乐志》云:丞相孔光奏省乐官“七十二人,给大官挏马酒。”颜师古注:“李奇曰:‘以马乳为酒,撞挏乃成也。’师古曰:‘挏,音动。马骆味如酒,而饮之亦可醉,故呼马酒也。’”[10]从以上两条史料得知:汉武帝时期设置的“挏马令”,就是专门管理皇家马奶酒酿造的官员。不过皇家的马奶酒不是放在马背上摇晃出来的,而是装在木桶里用“挏”的方法酿造而成的,所以叫做“挏马酒”或“马酒”。以马奶制酒,《汉书·西域传下》也有记载:“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左右贵人。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边,远讬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牆,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10]细君公主歌词中所说的“酪浆”,指的是乌孙国酿造的马奶酒。

“挏”义为来回摇动。《淮南子·俶真训》:“夫狭衣于跂跃之术,提挈人间之际撢掞挺挏世之风俗,以摸苏牵连物之微妙,犹得肆其志,充其欲。”汉许慎注:“撢,引;掞,利也;挺挏,犹上下也,以求利便也。”[10]“挏马”就是将新鲜马奶装入木桶不停地摇晃使之升温发酵成为马奶酒,所以汉代人也管“挏马”叫“湩酪”。《汉书·匈奴传上》曰:“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汉矣。其得汉絮缯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弊,以视不如旃裘坚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10]颜师古注:“重,乳汁也。重,音竹用反。字本作湩,其音则同。”[10]“重”本没有乳汁的意思,只是“湩”的记音字,故颜师古说“字本作湩”。[10]宋戴侗《六书故·地理三》云:“湩,多贡切。乳汁也。”《汉书》的“挏”,因后世抄录误作“桐”,如宋李昉等人奉敕编纂的《太平御览》,③故“挏马”变成了“桐马”,“挏马酒”也变成了“桐马酒”。

在出土的汉代简帛文献中,我们发现了“湩酒”一词,见于《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陆)》中。《十问》第“八”云:“禹于是(饮)湩酒,食五味,以志治气。目眀(明)耳葱(聪),被(皮)革有光,百脉充盈,阴乃□生,以安后姚,家乃复宁。”[22]但值得注意的是,集成本的句读有误。原文中的“湩酒”当连读,集成本则将“湩”连上句读,而将“酒”连下句读,读成:“禹于是?(饮)湩,酒食五味,以志治气”。这样读,“酒食”不成话,可以说“食”有“五味”,但不能说“酒”(饮酒)有“五味”。《马王堆汉墓简帛》出土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一个漆木匣子中,帛书抄写的时间应在汉文帝以前,比《汉书》的成书年代要早一百余年。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湩酒”这个称谓要早于“马酒”和“桐马酒”。

从前文分析看,无论《汉书》中所说的“马酒”,还是汉代简帛文献中所说的“湩酒”“骆苏”,应该属于同一种饮料——马奶酒。因此木牍87甲《治加(痂)及久(灸)創及馬方》,可以翻译成:

综上所述,“骆苏”三家说“骆酥”、“酪苏”或“骆苏”,或曰“用骆驼乳制成的酥”,或曰“用牛、羊、马等乳炼成的食品”,或曰吴方言茄子的别称,均不可靠。今考《汉书》与出土的汉代简帛文献,发现“骆苏”当为一种用马奶制作的酒类饮料,秦汉时期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简帛文献也称“湩酒”,《汉书》叫做“挏马”“马酒”“马酪”“酪浆”等,魏晋以后或称“酥”“酥酒”。故知“骆苏”当为古西域(乌孙、匈奴等国)的外来词。

注释:

①参看《武威汉代医简的发现与清理》,见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合编《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武威汉代医简》本文简称“医简本”, 张延昌所著《威汉代医简注解》简称“注解本”。

②《千金翼方·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面膏》第二方:“香附子十枚大者,白芷一两,零陵香二两,茯苓一大两细切,蔓菁油二升,无即猪脂代之,牛髓、羊髓各一斗,白蜡八两,麝香半两。上九味切,以油、髓微火煎五物,令变色,去滓;纳麝香,研千遍,凝。每澡豆洗面而涂之。”

③《太平御览》卷八五八《饮食部十六·酪酥》云:“《汉书》曰:‘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桐马。’应劭曰:‘主乳马,取其汁桐治之,味酢可饮,因以为官。’如淳曰:‘桐,音筩。主乳马,以韦革为夹兜,受数斗咸马乳,桐取其上肥,因名曰桐马。今梁州亦名马酪为马酒。’晋灼曰:‘桐,音捷桐之桐。’又曰:丞相孔光奏省乐官‘七十二人,给太官桐马酒。’李奇曰:‘以马乳为酒也,撞桐乃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