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统筹谋划。乡村文化振興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重大战略,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增强“五个认同”为关键,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深化“四个共同”教育为着力点,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目标,尽快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当中。通过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的增补修订、乡村社区文化的重新营造和乡村文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提升,切实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为抓手,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23)01-0059-09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西南边疆扶贫搬迁村落族际交往困境及差异化破解路径研究”(19CMZ036)、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的云南经验研究”(2021-GMD-093)、“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创新与民族工作实践”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喜梅(1986-),
女,河南渑池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民族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云南 昆明 650504
***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无论民族地区还是其他省市都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统筹谋划。”[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其面向全民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乡村作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目前仍居住着5097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36.11%①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必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战场之一。我们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必须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是解决“管脑子”问题的工程,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因而,本文从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以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广大乡村落实、落细提供理论参考。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学术界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在CNKI中搜索到CSSCI期刊文章341篇(截至2021年12月31日),从研究的总体来看:一是系统性强。学术界分别从实施背景、政策演变、价值内涵、实践逻辑、面临困境、实现路径、模式解析等层面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多维度、系统化、纵深性地解读。二是研究视角多元。学术界分别从文化自信、社会交往理论、文化内生理论、文化资本、文化治理、城乡融合、乡村共同体再造等方面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了多视角、宽维度、广领域地探讨。三是研究领域宽泛。学术界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乡村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特色文化、宗族宗亲文化、社会组织、人才振兴以及特定民族、特定地域等微观层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探讨。部分学者也关注到了经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李俊杰等,提出“民心同向,政治建设‘一条心;民利同连,经济和生态建设‘一盘棋;民情同融,社会文化建设‘一个调”[2]的实现路径,李丽媛等提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义,将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利用好生态资源作为民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原则,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创新驱动作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3]等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总的来看,学术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为当前开展乡村文化振兴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参考,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但就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聚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国家战略融入到乡村文化振兴全过程,通过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广大农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本文从乡村文化振兴如何更好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出发,探寻通过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广大农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一、广大农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面向全民开展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这一特殊的地理区域内,经过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无论历史如何发展,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各民族“只要能在中国疆域之内受一个政府统治,就会彼此都是同等一体的人民”[4],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近代鸦片战争爆发后,把中华民族推向了千年未有的大动荡大变局之中,但即便如此,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也始终没有分离,反而在侵略和磨难中更加团结,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前,我们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而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与挑战却愈加复杂严峻。全球范围内新民族主义(Neo Nationalism)强势崛起,“集民粹主义、反全球化、反移民、利己主义、排斥主义、本土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信仰政治为一体,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内在冲突性。”[5]对我国民族工作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在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等活动,以恐遏华,以疆制华行动更趋公开和公然,政治领域抹黑,经济领域封锁,严重威胁着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因而,强调国内各民族团结一致,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思想基石的意义更为凸显。
2014年5月,***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又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上,***总书记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牢固树立”到“积极培养”再到“铸牢”,虽然只是简单词汇的变化,却蕴含着党中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向全民深入开展的战略要求:从过去更多强调各族群众“自下而上”“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自觉,转向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自上而下”面向全民“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通过“自上而下”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和价值认同,并将这种情感和价值认同付诸于社会实践,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情感支撑和实践自觉。因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面向全民开展的必然要求。
(二)作为一种新的国民教育类型,广大农村地区是亟待深入开展的重要阵地
作为一种全新的国民教育类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實践价值在于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凝聚发展成形这一历史特性进行全民性、全方位的通识性宣传教育,使各族群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发展、绵延不绝和不断深化的内在机理。其内在价值在于“以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史和现实发展进程书写记录为主体的民族团结教育,其指向既要服务于增强各民族之间和谐并存共生意识的互识和认同,更重要的是要以民族团结教育为载体和桥梁,最终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强化。”[6]因而,党中央的总体战略部署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面向全民、面向全国各个地区的教育实践重点,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的工作,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差异,既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面向汉族和东中部地区,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纠正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全面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水平。” ②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广大农村既是中华文明的根脉,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几千年来,中国人口大多数的群众依乡村而居,依乡村而活,乡村社会是中国最广大人口“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7]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乡村社会在短短的40多年中,匆匆忙忙被推向现代化,大规模的“离土”潮流致使乡村建设遭遇了巨大的主体缺失危机,乡村的青壮年“推开”乡村传统文化大量涌进城市,又将城市文明“带回”乡村社会,“传统的信仰类、生活类、娱乐类的乡村公共活动或者被市场化机制改造成盈利工具”[8]“经济利益成为主导农民思想观念、道德意志、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往维系乡村凝聚力的传统文化逐渐被舍弃,造成乡村人心涣散,道德失序,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9]“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四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0]脱贫攻坚解决了“管肚子”问题,乡村振兴面向的不仅是要持续解决好“管肚子”问题,也要解决好“管脑子”问题,这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因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原则,全面提振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稳定持久繁荣发展奠定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才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牢基础。
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和引领
(一)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要求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11]中国广大乡村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的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亲缘关系为中心逐步形成了宗族宗亲文化和一套伦理文化,以及蕴含在伦理文化背后的节庆文化、祭祀文化和耕读文化,它们相互杂糅并共同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特殊的一套朴素的价值和认同体系——乡村文化。在乡村文化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此为基础,经过历代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提炼和阐释,衍生出了数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可以说,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本源所在。“在历史的沧桑变化中,不论生产技术如何更新,帝王朝代怎样更迭,中国乡土文化中敬天法祖、尊老爱幼、遵德守礼、勤俭持家、以和为贵、友睦相邻、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等传统美德一直是备受推崇的主流价值观,不仅在古代社会发挥着约束乡民、维护良好乡风民俗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乡村同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12]乡土文化在整个乡村社会中扮演着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的行为和心理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社会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以舆论引导角色为主,新世纪初期以经济辅助角色为主,党的十八大以来则以文化服务角色为主。舆论引导角色呈现‘主角—配角—配角的变化态势,经济辅助角色呈现‘配角—主角—配角的变化态势,而文化服务角色呈现‘配角—配角—主角的变化态势。总体呈现由舆论引导角色到经济辅助角色,再到文化服务角色的转变,反映了乡村文化发展由幕后走向台前的过程。”[13]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社会政治如何变革,无论经济怎样发展,乡村角色如何转变,乡村文化在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不可替代。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目标下,乡村文化振兴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原则,把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根脉激活,充分发挥乡村文明、耕读文明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基础性作用,使乡村文化持续为凝聚各民族共有精神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养分,供给营养。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乡村文化振兴新的时代命题
***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14]改革开放以来,聚焦“管肚子”问题,国家给予广大农村大量的政策性支持,使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如何“管脑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前,中国乡村传统道德碎片化,乡村文化供给不足,乡村精英没落等问题,导致了乡村文化失序,文化话语权缺失,农民精神生活匮乏等突出问题。其中,段超(2011)、郑甘甜(2014)、李军(2019)、李忠斌(2021)等对民族村寨文化建设进行研究,认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乡村文化衰败化、碎片化与空壳化、与当下文化发展背道而驰、文化振兴主体参与不足等突出问题。与此同时,乡村发展主体存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行为,部分民族村寨在文化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和破坏性开发,如伪文化的出现、价值观变异等现象,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也呈现出供给不足或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如何通过引领和指导,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在基层社会中的强大组织、整合、教化、协调、凝聚和创造功能,就成为了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
***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4]為乡村文化振兴究竟“振什么”指明了方向,并赋予了乡村文化振兴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对乡村文化进行意识形态前置和共识凝聚的工具性运用,在基层广大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引领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不断强化广大农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广大农民对为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性文化素养、集体性道德认知和价值感知水准,更好地激发他们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不断走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力量。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指向
(一)关键:增强“五个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是多层次认同问题。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4]首先,中华民族是一个依托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起来的,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是在近代各民族共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共同捍卫寄托集体认同和人文意蕴的“祖国”而浴血奋战,继承和接续中华民族历史疆域,实现了现代国家的主权建构和领土统一中完成的。因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巩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认同的强大黏合剂。其次,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近代各族人民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状况下,作为一种“全民族成员与各种政治力量共同认可的集体符号得到广泛传播”[15],最终被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转化为国民概念,并赋予了全体国民以平等的公民个体权利与民族的集体身份权利,从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全体国民平等政治身份上的国民再整合。因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需要建立在对全体国民平等政治身份和政治权利的认同的基础之上。再次,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并存与国家秩序之内的文化表征,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集体心理寄托和情感归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最深层次最根本的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复次,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16],是能够把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汇聚成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强国发展道路的主导政治力量和绝对领导核心。因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必须要建立在对党的绝对统一领导的认同基础之上。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聚力与创造力离不开成熟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发展导向,带领中华民族开辟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一跃走向了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因而,要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度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意识下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要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五个认同”为关键,不断强化广大农民共同的心理基础和情感依托,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确保乡村发展始终同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相一致。
(二)重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各族人民提供了理想信念、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公平正义、和合共生的民族精神,成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纽带。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精髓所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的不竭动力。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达基本政治价值诉求和政治生活合理性标准的同时,对政治目标和政治过程进行规范化解释,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在各民族成员的头脑中保留下来并具体化为普遍自觉意识”[18],因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伦理。当前中国乡村社会,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冲击下,社会个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伴随着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多元化价值观念对乡村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猛烈的冲击,投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乡村的盛行泛滥。“如果在文化建设中,没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不能确立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地位,那么农村文化即使呈现出表面上的丰富多彩,也是十分危险的,将导致农村文化的混乱状态。”[19]***总书记在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20]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必须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农村的主文化地位,引导广大农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最终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
(三)着力点:深化“四个共同”教育
***总书记在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提出“四个共同”,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体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的提出,是***总书记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础上,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最新凝练,是党中央在充分掌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全面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出来的。“四个共同”在理论上“肯定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同时,平等而客观地承认了各民族对祖国的历史贡献和文化贡献”[21],充分展现了各族群众共同为建设、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勾勒出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宏大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深刻体现了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当前,要在广大乡村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紧紧围绕“四个共同”教育开展。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绝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以往一般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而是要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出发,从“四个共同”中所蕴含的各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基本历史史实出发,把***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历史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贯穿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中。要通过深入挖掘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开拓、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伟大精神有突出贡献的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四个共同”故事,使广大农民通过“四个共同”教育,深刻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整体性,充分认识各民族之间不分你我的关系,不断提升广大农民对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目标: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抽象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具象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好比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我们在看到水中月亮影子的同时,还要抬头看看挂在空中的月亮,挂在空中的月亮就好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身以及正在进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如果只关注水中晃动的月亮的影子,就会觉得月亮是虚幻的、模糊的。”[22]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归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就是要先从意识形态建设层面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理论认知和正确思想认同,并转化为各民族群众促进和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自觉行动。马克思认为:“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3]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乡土社会,乡村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一个基础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本源力量来自于各族人民群众对“我们感”和“集体感”的情感认同和情感归属,而这种“我们感”和“集体感”的情感认同和情感归属需要以乡村文化振兴作为重要的路径和载体实现,把各族人民的这种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集体行动,进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民族共同体。
四、乡村文化振兴切实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
(一)各级乡村振兴规划要始终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
在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民族地区主动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要支持民族地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②因此,在下一轮乡村振兴规划中,必须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当中。
1.从国家层面应尽快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乡村振兴当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领和指导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各项指标设计要紧紧围绕增进共同性,增强“五个认同”,强化“四个意识”,即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广大农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来设计。
2.各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以国家层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依据,结合自身地方实际,围绕增进共同性确定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推进指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映、融入和固定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当中,使基层实践在注重传承共同记忆,延续农耕文脉,永续中华文化,发掘乡村特色,重塑乡村风貌上保持其独特性和竞争性的核心优势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地方乡村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共享元素和共享符号,推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乡村社区文化营造要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
乡村文化营造是建立在对乡村文化资源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文化图景再造,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时间无限”来弥补“空间有限”,丰富乡村规划的空间尺度,放大乡村的可能性,重塑富有吸引力的乡村品格,重建乡愁记忆的精神家园,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农村成为折射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容器和载体。
1.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公共文化空间再造。公共文化空间再造绝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公共文化体系的重塑。具体而言,一是盘活存量。脱贫攻坚期间,我国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全部农村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也基本实现了以城市为中心,以乡(镇)为支点,以行政村(社区)为触角等的多級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一些偏远地区,基础文化设施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因而,盘活存量,用好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物质空间十分必要。二是调整置换。“以生产自然空间扩展、生活空间有效利用、生态空间功能发挥为抓手”[24],激活行政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宗祠、农民戏台、全民健身运动广场等,借助国家主导建设的农村“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室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用活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物质空间。三是集中利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公共文化存量空间和可调整置换空间中,分类建设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党建文化“五位一体”公共文化精神空间体系,在达到文化公共性和共享性的目的的同时,让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教育引导广大农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阵地。四是区域联动。挖掘最能体现各民族共同历史、共同文化的共享文化符号,注重区域联动设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体验线路和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群众家门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体验省级示范路线。
2.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乡村思想文化内容重建。亨廷顿认为:“文化共性促进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而文化的差异却加剧分裂和冲突。”[25]要有效应对当前乡村价值紊乱、农民思想文化多元、落后思想抬头、社会恶习沉渣泛起等问题,需要特别注重乡村思想文化内容建设:一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坚持集体主义思想,要在广大农民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二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各族群众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培育形成的革故鼎新、勇于发明的伟大创造精神,勤劳坚韧、自强不息的伟大奋斗精神,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的伟大团结精神,向往美好、不懈追求的伟大梦想精神”②教育引导群众,激励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三是要用党领导各族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等精神谱系,用共同理想信念来凝心铸魂,赓续精神血脉,永续乡村发展动力。
(三)乡村文化教育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重点内容全面开展
1.编写面向广大农民的宣传教育读本。一是国家层面应尽快编写面向广大农民开展宣传教育的读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以***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共同理念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诠释和解读为核心的专题教育。然而目前相关阐释分散而多样,并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解读和诠释,更没有形成国家统编的专题读本。”[26]可喜的是,在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的《国家民委2022年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编写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教育读本、社会读本”的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组建编纂委员会,主持开展编写工作,为各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二是各级省份应着手开展本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典型案例搜集整理,编辑出版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个小故事”等群众掌上手册,用故事形式呈现群众身边的故事,用广大农民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一家人故事,铸牢共同体意识。
2.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宣传教育精准滴灌。一类是基层干部。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核心主体。然而基层党员干部却存在着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中央政策理解不够,对民族工作无从下手等突出问题。因此,针对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一要重点开展***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使基层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重点任务、目标定位及工作方向,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针对性。二要重点开展党的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宣传教育,使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认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三要重点开展“五观”教育,使基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二类是乡村精英群体。乡村精英群体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少数”,是教化乡里、涵育文明乡风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要把“五个认同”教育作为重点,使乡村精英群体通过身体力行、身先示范有效地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三类是普通群众。要重点围绕把积极引导各族群众长期以来对各民族的高度认同转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为关键,深入挖掘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开拓、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伟大精神有突出贡献的故事,以提升各族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自信心、自豪感为重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四个共同”。
五、结语
“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障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能够软着陆的大后方。农村是整个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土和情感家园,这是乡村文化振兴重要的价值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亟需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这也赋予了乡村文化振兴以新的时代命题和责任使命。乡村文化振兴要以增强“五个认同”为关键,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深化“四个共同”教育为核心,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目标,尽快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当中,通过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的增补修订、乡村社区文化的重新营造和乡村文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提升,不断提升广大农民对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维系好广大农民对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石和群众基础,把农村塑造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②资料来源:中发[2021]37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参考文献:
[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2]李俊杰,王平.民族地區应在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中同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08):20-28.
[3]李丽媛,胡玉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02):127-134.
[4]马戎.“中华民族是一个”——围绕1939年这一议题的大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0):36.
[5]周少青.21世纪“新民族主义”:缘起、特点及趋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05):84-95.
[6]周智生,李庚伦.以“四个共同”为核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7):1-8.
[7]光明日报评论员.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N].光明日报,2020-12-30:02.
[8]杨华.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5(07):158-161.
[9]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及现状和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9(04):176-181.
[10]***.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R/OL].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6/01/c_1124561415.html.
[11]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梁漱溟全集(第1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12-613.
[12]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分析及现状和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9(04):176-181.
[13]李少惠,赵军义.乡村文化振兴的角色演进及其实践转向——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9(05):209-214.
[14]***.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1).
[15]朱军,朱丽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多维政治整合机制探析——以“五个认同”为分析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04):18-24.
[16]唐亞林.使命型政党:新型政党理论分析范式创新与发展之道[J].政治学研究,2021( 04) .
[17]***.***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18]陈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J].社会主义研究,2021(06):71-78.
[19]李凤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基于日常生活理论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8(07):11-17.
[20]***.***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0:300.
[21]陈永亮.“四个共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的多维解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05):35-40.
[22]严庆.本体建设与意识铸牢: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06):13-21.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24]马喜梅.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路径研究——以滇黔桂石漠化片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03):84-91.
[25]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36.
[26]周智生,李庚伦.以“四个共同”为核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07):1-8.
收稿日期:2022-09-01 责任编辑:丁 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