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拯救“非遗”

时间:2024-04-23

拯救“非遗”

2011年6月12日,首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在京举行。100分钟的拍卖会成功拍出作品66件、最终成交额531.575万元,不仅让传承人喜出望外,更让拍卖师激动地向大家鞠躬致谢。

就“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而言,这场拍卖无疑是继2011年6月1日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之后的又一针强心剂。

然而,令人无奈的是,鼓曲、中幡、料器、玛瑙雕、空竹……这些曾经让艺人引以为豪、让观者拍掌叫绝的艺术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那些凝结着浓重中国味儿和民族品格的艺术品退化为非遗名录上的文字记载;在传承人的落寞无奈和青年一代对文化快餐的崇拜中,民间技艺成为遗产,城市记忆也逐渐褪色。

今天,文化的多元发展改变了民俗技艺的生存土壤,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休闲选择。民俗技艺必须改变糊口和自娱自乐的特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找新的生机。于是有了申遗、有了产业化、有了融入群众文化生活的尝试,有了艺术品的拍卖。

一部姗姗来迟的法律能否唤醒“非遗”保护的意识?传承人的坚守能否让民间技艺焕发新的生机?怎样的改变和创新才能为“非遗”的继承和发展带来新的突破?让“非遗”活下来,也让一种文化活下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