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时间:2024-04-24

王梅+李洪刚+赵亚学

摘要:现代管理中,无论是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其最终目标都是通过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来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管理的合法合规化以及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一、加强公司治理需要内部审计

1.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必然产物,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产生了所有者和经营者职责的分离,所有者逐渐脱离公司治理,理所当然的要求监督经营者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于是内部审计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查错防弊”到现在的对管理层的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的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公司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现代公司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分工活动,内部审计是公司董事会监督公司运行所依赖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并购、合并导致大型、特大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公司治理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企业的业务不断地扩展到很多不同的领域,涉及的管理层次越来越多,大型上市公司董事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不仅要评价战略方案及其制定过程合实施计划、掌握风险管理状况,还要监控企业文化和遵纪守法的情况、监控过去尤其是未来的业绩、监控重大并购活动、评价最高层管理当局的业绩并据以决定其报酬和是否续聘,而且还要保证对外披露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和准确性。然而仅仅依靠公司管理当局提供的信息的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内部审计部门这时候不仅仅要提供传统的财务监督的服务,还要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甚至对管理当局的公司治理决策作出评价。

3.国有企业的独有特点。

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的特点是人民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所有者与经营者彻底分离,经营者与所有者在目标上往往是不一致,所有者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获得最大利益,但是经营者有的时候是想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怎样兼顾两者,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实现经营者及其员工的利益,在国有企业更加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来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情况。

二、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1.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强化内部控制、改进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的要求越发强烈,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防御和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企业的采购计划、销售计划、资金计划、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等均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内部审计的项目也拓展到企业内部控制、投资效益以及管理效益等方面,要求审计人员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全面。

2.企业内部审计由于自身特点,熟悉本单位实际情况,熟悉公司运行的具体流程,了解公司复杂的管理层次和职责分工,对各种生产流程、经营状况熟悉,这是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的优势,能相对容易地发现公司管理层在管理上的漏洞,在相对薄弱的管理环节作出针对性的审计,准确地判断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

3.现代社会公司运行面临异常激烈的竞争,伴随着竞争而来的是机遇和挑战,也有风险,这就要求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具备各种知识、掌握实时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公司的管理策略编制内部审计计划,针对公司运行工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进行观察和判断,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识别公司经营风险,以便及时提供给管理部门,及时地采取防范措施,使内部审计真正的参与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这是在现代公司治理条件下对内部审计提出的一个新的挑战。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为公司治理保驾护航

1.强化内审监督,规范企业行为。随着国际审计技术的发展,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特点,在不放松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应该从事后审计逐渐工作重心前移,做好事前和事中审计,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决策中去,以期从源头控制风险,内部审计人员的定位也从以监督为主的角色向以评价、咨询与监督并重的角色转变。

2.强化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职责和定位。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定位需要最高领导层的重视,要看到内部审计评价和监督的重要作用,看到内部审计帮助企业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地位。企业所设定的目标是一个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努力的方向,而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组成要素则是为实现或达成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并能够随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监督与客观评价。

另外,也应该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责,发展“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立足于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为企业管理和效益服务,并将监督寓于服务之中的一种内部审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更趋于和谐,其审计内容从传统的财务查账向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拓展,突破财务领域,以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为主导,以审计和评价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和风险性为重点,以评价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为核心。

3.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的更加激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精通财务会计,还需要适当了解其他业务领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以便更好地实施审计并为企业管理服务。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渗透与扩展,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也应该趋向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精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聘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部门,以适应审计领域日益拓展的需要,使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内审人员应明确内部审计的目的,内部审计不仅要监督本单位遵守和执行财经纪律,而且要提高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这个层次上来,能够为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为提高本单位经济效益服务。内部审计人员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将自己置身于本单位的经营管理之外,俨然以国家监督员的姿态来开展工作,而应将自己视为本单位管理职能部门的一员,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再控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