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动态CT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4-07-29

郭麦军,高鹏

1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放射科,河南 洛阳471013

2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CT室,河南 洛阳4710000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发病率逐渐增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约2/3的肺癌患者处于晚期(Ⅲ或Ⅳ期)[1]。积极的放疗、化疗或手术可以治愈并延长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差,病死率高,生活质量明显降低[2]。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临床上,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主要取决于影像学数据,由于肿瘤血管生成,肺癌的血液供应与良性病变明显不同,注射造影剂后组织密度的变化明显,目前已有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鉴别诊断小肺癌、肺结核球和孤立性肺结节等的研究[3-4]。通过CT动态增强扫描可获得CT增强峰及相关参数,并分析其诊断效能[5]。本研究选取100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探讨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纳入标准:均经病理学确诊;年龄>18岁;无淋巴结肿大;行CT动态增强扫描。排除标准:影像图像质量欠佳;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为34~71岁,平均年龄为(52.03±5.11)岁。

1.2 CT动态增强扫描

所有患者均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和病理检查。CT动态增强扫描设备选择购自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OMATOM Definition AS多层螺旋CT机,取65 ml碘帕醇,以3 ml/s的流速注入患者肘静脉。检查前,嘱患者禁食,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碘过敏试验。于注射造影剂开始后的20、80、140、200、260 s时分别对患者的肺部病变及其周围约6 mm区域进行扫描,并计算CT灌注参数。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早期肺癌患者和肺部良性结节患者的CT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和平均通过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灌注参数的诊断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

1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早期肺癌(肺腺癌)患者80例,其中,TNM分期为0期患者21例,IA期患者37例,IB期患者2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20例,其中,肺炎患者9例,肺结核患者11例。

2.2 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早期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3.75%(75/80)、85.00%(17/20)、92.00%(92/100)、96.15%(75/78)和77.27%(17/22)。

2.3 早期肺癌和肺部良性病变参数的比较

早期肺癌的血容量明显低于肺部良性病变,平均通过时间明显短于肺部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肺癌的血流量和表面渗透性均高于肺部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肺癌和肺部良性病变的病灶大小和实性结节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4 不同TNM分期早期肺癌CT灌注参数的比较

TNM分期为0期、IA期和IB期早期肺癌患者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性、平均通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早期肺癌和肺部良性病变参数的比较

表2 不同TNM分期早期肺癌的CT灌注参数(±s)

表2 不同TNM分期早期肺癌的CT灌注参数(±s)

参数血容量(ml/100 g)血流量[ml/(100·min)]表面渗透性[ml/(100·min)]11.02±3.02 88.10±10.44 33.87±9.82 10.76±2.81 90.00±9.28 34.08±10.01 10.03±3.77 90.82±11.04 34.71±9.90平均通过时间(s)0期(n=21)8.92±2.01IA期(n=37)8.01±1.88ⅡB期(n=22)7.92±1.90

2.5 CT灌注参数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能

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性和平均通过时间诊断早期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724、0.779和0.946;表面渗透性诊断早期肺癌的灵敏度最高,为92.5%;平均通过时间诊断早期肺癌的特异度最高,为99.5%。(表3、图1)

表3 CT灌注参数对早期肺癌的诊断效能

图1 CT灌注参数诊断早期肺癌的ROC曲线

3 讨论

肺癌的恶性程度高,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浸润性,且早期肺癌的肿瘤直径小于2 cm,无管道阻塞,治疗难度小[6-8]。但是,早期肺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20%~30%的肺癌患者于发病初期并未被明确诊断,导致疾病逐渐进展至晚期,使患者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死亡[9-10]。因此,高度重视对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提高诊断准确度,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

影像学诊断对肺癌的检测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临床影像学检查是常规胸部平扫和动态增强CT检查[11]。对患者进行胸部平扫检查时,通常需要连续改变位置以确保检查完成,但会使患者的肺部疼痛感加重,从而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因此,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大多数患者不选择该方案[12-13]。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无重叠的图像,可以清晰发现早期小病变,及时发现纵隔扩大的淋巴结,并确定肿瘤侵袭胸膜和周围血管的程度,从而正确地对肺癌进行分期[14]。相关研究表明,临床中,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可作为早期肺癌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处于较高水平。因为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肺癌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和支气管充气征等,良性结节患者无这些征象。通过这些现象可以鉴别出良恶性结节,并可以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度。分叶征是由肿瘤边缘缺乏清晰的切口和不均匀性所致,这是由肿瘤生长受限导致的[17]。大多数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和淋巴管侵入性生长,从而出现局部静脉淤滞和毛刺。然而,肺炎结节中亦可能出现肺炎征象,容易引起误诊。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方法简便、快捷,具有非侵入性特征,可以检测到肺部病变的整个范围和位置,图像清晰,诊断准确度高,说明CT动态增强扫描用于肺癌的诊断可以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效率。

若不能根据早期肺癌的影像学特征做出鉴别诊断,则可通过血流参数进行诊断[18]。本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肺癌的血容量明显少于肺部良性病变,平均通过时间明显短于肺部良性病变,血流量和表面渗透性均高于肺部良性病变,而不同TNM分期早期肺癌患者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性、平均通过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这些CT血流参数可在临床上用于区分良性和恶性肺部病变,但对临床TNM分期的诊断价值较低。这是由恶性病变的淋巴回流和淋巴体积引起的。在CT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由于临床恶性肿瘤中的淋巴病变,患者的淋巴回流减慢,淋巴体积减小,影响造影剂流动,而毛细血管的内皮空间变宽,且存在各种内皮间通道,这将导致基底膜丢失,因此血管中的血流量大。

有研究发现,CT动态增强扫描时的血容量、血流量、表面渗透性和通过时间等CT灌注参数均对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9-20],但较少有研究对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分别统计。本研究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平均通过时间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CT动态增强扫描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扩大样本量以消除统计误差,并应结合一些免疫组化指标,进一步分析CT增强峰值与肺癌发病机制的内在联系,以阐明CT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临床辅助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