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崔璨,刘影,康长娟
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 信阳 464000
近年来,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1]。癌痛是指肿瘤、肿瘤相关性疾病及抗癌治疗所导致的疼痛,是一种混合型疼痛,兼具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包括癌性病理性疼痛、骨转移性癌痛、爆发性癌痛、癌性内脏痛等,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的恐惧感甚至远远超过肿瘤本身[2]。治疗癌痛的主要方式有药物治疗、放疗、鞘内输注治疗等,而药物治疗因其便利、效果佳及耐受性好等优势成为控制癌痛的主要治疗方法[3]。常用的药物分为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药物及辅助镇痛药物[4]。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一种半合成的强阿片类镇痛剂,作用机制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相似,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起到镇痛作用,作用效果是吗啡的两倍,同时还具有解痉镇静作用,目前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羟考酮对癌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5-7]。本研究旨在探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急诊癌痛患者疼痛的影响及安全性,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收集2019年1—12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癌痛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2017年版)》[4]中癌痛诊断标准;②确诊为恶性肿瘤;③年龄50~75岁;④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⑤无其他器质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排除标准:①肿瘤急症引发的疼痛(如梗阻、穿孔等);②存在与肿瘤无关的疼痛(如关节痛等);③有缺氧性呼吸抑制、哮喘病史;④对羟考酮或吗啡成分过敏。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00例癌痛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羟考酮组49例和吗啡组51例。羟考酮组患者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吗啡组患者予以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羟考酮组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50~72岁,平均(61.12±6.48)岁;肺癌21例,胃癌11例,肝癌8例,结直肠癌6例,其他3例;骨痛10例,胸腹痛26例,神经痛13例。吗啡组中,男性33例,女性18例;年龄50~70岁,平均(60.42±5.38)岁;肺癌23例,胃癌8例,肝癌11例,结直肠癌5例,其他4例;骨痛11例,胸腹痛28例,神经痛12例。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于急诊科就诊时,吗啡组患者予以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口服1次,羟考酮组患者予以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口服1次,温水送服。嘱所有患者静卧休息。
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缓解情况。以疼痛基本消失,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下降≥75%为完全缓解;以疼痛明显改善,50%<VAS评分下降<75%,活动不受影响为中度缓解;以疼痛有所缓解,25%<VAS评分下降≤50%,活动后加剧为轻度缓解;以疼痛无改善甚至加重,VAS评分下降≤25%为未缓解。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中度缓解+轻度缓解)例数/总例数×100%[8]。
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 h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 ml,离心(转速3000 r/min,时间10 min)分离出血清,分别检测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皮质醇(cortisol,Cor)、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
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3 h VAS评分,共10分,无痛为0分,可忍受的轻度疼痛按从低到高分别记为1~3分,可忍受但影响睡眠的中度疼痛按从低到高分别记为4~6分,难以忍受的强烈疼痛按从低到高分别记为7~10分[9]。
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头晕嗜睡、皮肤瘙痒[10]。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羟考酮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69.39%(34/49),高于吗啡组的49.02%(2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疼痛缓解情况[ n(%)]
用药前,两组患者 SP、NE、Cor、PG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SP、NE、Cor、PGE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羟考酮组患者SP、NE、Cor、PGE2水平均低于吗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疼痛因子水平的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1、3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用药前,且羟考酮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吗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用药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s)
表3 用药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比较(±s)
注:*与本组用药前比较,P<0.05
组别羟考酮组(n=49)吗啡组(n=51)t值P值7.45±1.26 7.49±1.38 0.151 0.880 4.32±1.08*5.18±1.31*3.574 0.001 2.76±0.78*3.89±1.05*6.090 0.000用药前 用药后1 h 用药后3 h
羟考酮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33%(8/49),与吗啡组的11.76%(6/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n(%)]
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日渐提高,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11]。癌痛作为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对患者造成的焦虑恐惧甚至超过肿瘤本身[12]。目前,大多数癌痛患者采用口服药物缓解疼痛,阿片类镇痛药是大多数患者的首选[13]。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是半合成阿片类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快速发挥镇痛效果,同时还具有镇静抗焦虑功效,作用效果是吗啡的两倍[14]。
本研究表明羟考酮组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高于吗啡组,这一结果与龚黎燕等[15]、郭珺等[16]、刘勇等[17]研究结果有一定相似性,说明盐酸羟考酮对急诊癌痛患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这可能是由于羟考酮对癌痛相关的内脏痛、神经痛、炎性痛等疗效优于吗啡,而缓释片剂型可促进药物早期快速释放入血以及之后的持续释放,故起效快,疗效佳,又可以保证持续平稳止痛。SP、PGE2是急慢性疼痛中分泌增加的疼痛介质,NE、Cor是机体应激状态下受中枢神经系统反馈而大量分泌的应激激素。本研究发现,用药后,羟考酮组患者SP、NE、Cor、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吗啡组,这说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止痛效果更好,故而羟考酮组患者用药后因疼痛刺激而分泌的疼痛因子明显减少。本研究中,用药后1、3 h,羟考酮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吗啡组,这一结果与谢之微等[9]研究结果有一定相似性,说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且持续作用良好。分析原因可能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起效时间短,生物利用率较高,半衰期长,止痛效果稳定。羟考酮与吗啡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胃肠道功能异常等,本研究发现羟考酮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吗啡组无明显差异,且两组均未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这一结果与马良泰[18]、Ferrarese等[19]研究结果有一定相似性,说明盐酸羟考酮治疗急诊癌痛患者的安全性较高。这是因为羟考酮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μ受体、κ受体等,对脑部、胃肠道等刺激较小,故而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综上所述,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急诊癌痛患者效果显著,能够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且安全性较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治疗急诊癌痛患者的优选[2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