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早期黄疸28例

时间:2024-07-29

孟翠萍,彭丽娟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菏泽 274000;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早期黄疸28例

孟翠萍,彭丽娟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菏泽 274000;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的 探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与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有明显新生儿黄疸史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28例,通过问卷调查,记录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程度、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28例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溶血病8例,占28.64%;母乳性黄疸2例,占7.1%;早期感染4例,占14.3%;巨大头颅血肿3例,占10.7%;病因不明11例,占39.3%。早产儿4例。血清总胆红素>525μ mol/L者4例,438~525μ mol/L者10例;350~438μ mol/L者5例;263~350μ mol/L者2例,胆红素不详者7例。黄疸明显加重时间为出生后(150±12)d,持续时间为出生后(923±5)h,21例患儿诊治过,但首次治疗时间均在出生后150 h左右。结论 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危险因素,早期迅速低降低血胆红素浓度是减少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关键。

脑性瘫痪/病因学;不随意运动型;早期黄疸/并发症

由于国内外对脑瘫分型的定义不一,为此,我们采用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提出的定义及分型(2006年),将锥体外系损伤引起的脑瘫定义为不随意运动型[1]。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约占脑瘫的20%~25%,其运动残疾程度往往较重,治疗难度较大。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危险因素。为此,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们对有明显新生儿黄疸史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28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患儿28例,符合2006年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32个月;早产儿8例,胎龄最小30周,农村24例;有明确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SB)记录21例;发现“黄疸”未曾治疗7例,其胆红素水平不祥。均无产时重度窒息及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期感染及遗传代谢性疾病。足月儿20例,早产儿8例,出生时胎龄范围30~43+2周,平均39+2周。

1.2 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患儿母亲进行面谈,详细记录新生儿期是否有脑损伤高的危因素,是否有黄疸、黄疸程度、是否住院治疗、治疗经过以及转归情况等。调查完成后对调查所得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并且对患儿的病例资料调取和分析。

2 结果

2.1 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时间及表现 新生儿溶血病8例,占28.6%;母乳性黄疸2例,占7.1%;败血症2例,占7.1%;新生儿脐炎1例,占3.6%;皮肤感染1例,占3.6%;巨大头颅血肿3例,占10.7%;病因不明11例,占39.3%。新生儿期均有严重的黄疸,黄疸明显加重时间为出生后(150±12)d,持续时间为出生后(923±5)h,多少患儿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有时肌张力低下,偶有头后仰,角弓反张,甚至有的抽搐。

2.2 血清总胆红素值 血清总胆红素(TSB)>525μ mol/L者 4例(最高值 525μ mol/L);438~525μ mol/L者10例;350~438μ mol/L者5例;263~ 350μ mol/L者2例(最低值280μ mol/L,患儿为32周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不详患儿7例。

2.3 诊治情况 21例因“新生儿核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其中有12例患儿是因多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易呕吐等来诊,首次治疗时间约为出生后(150±12)h;其中确诊为ABO溶血症8例,母乳性黄疸2例,败血症2例,新生儿脐炎、皮肤感染各1例,巨大头颅血肿1例,病因未明6例。住院患儿主要给予蓝光照射、输注白蛋白、溶血者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茵栀黄退黄等治疗,所有患儿均未进行换血治疗,黄疸干预时间约为3 d~1个月。有1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值为525μ mol/L,明确诊断为胆红素脑病。未住院治疗的7例患儿,巨大头颅血肿2例,病因未明5例,均有明显的黄疸;4例患儿虽有明显黄疸患儿但未引起家长重视,未曾给于任何医疗干预;有3例患儿曾经咨询相关人员,只在家中采取晒阳光及口服退黄药物治疗,未监测TSB。

表1 21例住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资料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对新生儿产生持久性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引起不同程度后遗症,也是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主要病因之一。随着医疗水平提高,产科平均住院日不断缩短,自然分娩的新生儿通常3天就随母亲出院;而新生儿黄疸多在生后第2~3天出现,第4~5天达高峰[2]。多数患儿出院后才能达到胆红素的高峰,易被家长忽视,在本组患儿中首次就诊的时间大多数是6~7天,因此适时监控在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新生儿黄疸,对于及时发现、预防和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多采用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3],通常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患儿TSB峰值在350μ mol/L以上[4],但合并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较低胆红素水平即可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甚至在175~245μ mol/L即可发生。故早期动态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很重要,根据胆红素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判断,及时给予正确的干预。

胆红素毒性的后遗症也可发生在新生儿期从没有发生过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患儿,目前临床医生对核黄疸发生与发展已有所警惕,多数经过密切监察胆红素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核黄疸时常缺乏典型症状,故非典型病例日趋增多。凡未予治疗或病情发展及症状出现缓慢的患儿,日后仍可出现后遗症[5]。本组患儿中仅有1例被明确告知为胆红素脑病,多数患儿表现为精神萎靡,吸吮无力,呕吐及嗜睡等。因此临床医生对那些没典型急性胆红素脑病病史,黄疸迁延时间长,症状出现缓慢的患儿更应高度警惕,及早认识脑损伤症状,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和感染,本组患儿中多数为新生儿溶血病和病因未明,可能与我们当地条件有关,对一些重症溶血病患儿不能进行及时换血治疗;且患者大多数来自农村,一些乡镇医院受各种因素影响,根本不能明确黄疸原因;也有一部分严重的黄疸临床医生确实很难找到原因。对这些不明原因的严重黄疸临床医生不仅要寻找病因,更要及时采取措施,迅速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于头颅血肿或病因不明的黄疸易被忽视,本组未就诊7例患儿均有严重的黄疸,有2例为巨大头颅血肿、5例为病因未明,因而在新生儿出院前及出院后密切监测黄疸程度的变化十分重要。

患儿住院后多采用蓝光照射、酶诱导剂、输白蛋白,溶血者给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中药等综合治疗。多数患儿的TSB水平已达到换血治疗指征[6],换血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最迅速的方法[7],能有效地减轻脑损伤,主要用于重症溶血病患儿。本组有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TSB峰值在27μ mol/L~340μ mol/L之间,因我们这里是基层医院,不能进行换血治疗,所有患儿均未进行换血治疗。加之多数患儿在生后1周左右出现严重黄疸时才就医,最后,尽管黄疸消退,但因黄疸迁延时间长,却造成了永久的脑损伤。国外已有早期急性胆红素脑病及时换血可预防或减轻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报道[8]。因此,基层儿科医生更要严格掌握换血指征,对一些严重高胆红素血症需要进行换血治疗时,如不具备条件应及时转院。此外,本组患儿中有12例是因嗜睡、吃奶差或拒乳、呕吐等来就诊,并非因黄疸就诊,2例巨大头颅血肿及5例病因未明患儿均有严重的黄疸,因产科出院前未对其进行高胆红素血症的评估及宣教,被家长忽视。因此产科医生也应重视对高胆红素血症的评估、宣教及出院后的随访,让产科、儿科医生与患儿父母一切共同关注新生儿黄疸,以达到预防及早治疗的目的,把脑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不随意型脑瘫是核黄疸主要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姿势的不对称、不协调和不稳定及不随意运动。几乎所有核黄疸导致的不随意型脑瘫MRI表现为苍白球高信号[9],因此MRI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及正确的评估预后。另外,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遗传等多种原因都可导致脑瘫,需要我们儿科医生和影像学工作者共同做更深入的研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争取减少脑瘫发病率和重症致残率。

[1] 李晓捷,陈秀洁,姜志梅.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8.

[2]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1,300,297.

[3]侯梅,王海桥.胆红素脑病引起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9):823-824.

[4] 吴兆芳,朱国琼,姜琨.36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早期黄疸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4):366-367.

[5]金汉珍,黄得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3,308.

[6]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2.

[7]唐久来,张超,芮芳,等.小儿脑性瘫痪影响因素与临床类型的关系[J].安徽医学,2010,31(7):719-722.

[8]Bhutani VK,Donn SM,Johnson LH.Risk management of severeneonatal hyperbilirubinnmia.To prevent kernicterus[J].Clin Perinatol,2005,32:125-139.

[9]李晓捷,陈秀洁,姜志梅.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

Involuntary Sport Cerebral Palsy Jaundice 28 Cases of Early

Meng Cuiping,Peng Lijuan

(Heze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Heze 274000,Shandong;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ze City, Heze 274000,Shandong)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voluntary sports cerebral palsy and neonatal peri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blood bilirubin.MethodsThere are obvious history of neonatal jaundice involuntary sports cerebral palsy 28 cases,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records the neonatal period,the causes of high bilirubin concentration degre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Results2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igh blood bilirubin:was the main cause of neonatal hemolysis disease 8 cases,accounting for 28.64%.Breast milk jaundice in 2 cases,accounting for 7.1%.Early infection,4 cases(14.3%).Big head haematoma(3 cases),accounting for 10.7%.Unknown etiology in 11 cases,ac⁃counting for 39.3%.4 cases of premature babies.Serum total bilirubin>30 mg/dL,4 cases of 25 mg in 10~30 mg/L, 20~25 mg mg/L in 5 cases,15~20 mg mg/L in 2 cases,7 cases of bilirubin is unknown.Jaundic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birth(150+12)d,duration of(923+5)h after birth,21 cases were treated,but the treatment time of around 150 h after birth for the first time.ConclusionThe serious high blood bilirubin is a major risk factor,not casu⁃al sport cerebral palsy early low quickly reduce blood bilirubin concentration is the key to reduce involuntary motile ce⁃rebral palsy.

Cerebral palsy/etiology;Involuntary sport;Jaundiceearly/complications

R742.3

A

1008-4118(2016)03-0032-03

10.3969/j.issn.1008-4118.2016.03.012

2016-06-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