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病理生理学全程考核的探索*

时间:2024-07-29

(青海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青海 西宁 810001)

在高校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考试方法改革的相对滞后,是目前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瓶颈[1]。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实验科学[2],其内容抽象,学生学习记忆有一定困难,教学效果评价不高。医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医学院校培养专门人材的质量检验,也是教学过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学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就是考试。为了促进教学改革,更好的评价教学质量,更科学的衡量学生水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病理生理学全程考核系统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考试改革

采取日常考试累积法进行课程成绩评定。日常考试累积法注重考试的全程性,把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量化为一定的分数,并在课程成绩中占据较大比例,即学生的总成绩由书面理论考试成绩及平时考核成绩组成,二者比例为60∶40,合计100分。具体采用下述方法。

1.1 病例讨论 采用病例讨论以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病理生理学承担着引导医学生从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向患病机体认识的过渡[2]。因此病例分析既是我们授课经常使用的手段,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方法。我们针对病理生理学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衰竭、肾衰竭等章节进行综合性的病例讨论,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1.2 实验作业评价 实验作业成绩反映学生在实验课中实际操作情况和通过动手动脑对必做作业的完成情况,根据作业的完成数量、质量、书写工整程度定分。

1.3 口头测试 以书本知识为主的口头测试,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可以推动学生及时复习,消化和运用知识。命题为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同时兼顾实验考核。实验过程中,可采用边操作边提问,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由学生抽签决定考核内容。由于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使考核做到公正合理,同时,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自己被考核的内容,可以较全面的考查本门课程的各种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

1.4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减小到60%,减轻期末多门课程同时考试对学生的压力。通过日常考试累积法进行课程成绩评定,可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吸引到平时,把学习的过程作为考试的过程,把考试活动本身作为学习活动,学就是考,考就是学,学和考的这种和谐统一,可以极大的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此外,形式多样的日常考试,消除学生在考试中舞弊的土壤,使之无弊可做,这样的考试成绩更接近学生实际水平。

2 建立规范、公平的书面理论考试考核体系

2.1 出题内容要求紧扣教学大纲,涉及面广 出题内容按大纲要求分为三类:一类为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内容,占试题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二类为要求学生熟悉的内容,占试题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类为要求学生一般了解的内容,占试题总量的百分之十。出题时按类型、章节、题型、分数、授课时数的比例配题,使试题分布均匀、合理、比例恰当。

2.2 采用标准试题格式 要求任课老师不能出其任课班级的试题,需与其他教师“背对背”出题。试题格式遵循教务处传达的标准格式:主观题有名词解释、简答和论述(共50分);客观题有单项选择题(20分)、多项选择题(10分)、填空题(20分)。主客观的比例为五比五。标准试题避免了教师出题的随意性,最大程度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水平。

2.3 命题形式灵活多样,并联系临床应用 试题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全面衡量学生掌握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注意病理过程间的横向比较和各章节间的纵向联系。考题题型灵活多样,才能真正反映优差生的差别。好的试题既有利于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运用程度,区分优良差学生;又使学生不易轻而易举得高分,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促其智力水平的发展。

2.4 试卷分析 考试分析结合学生成绩,对考题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得到有益的启示。分析指标有考试成绩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将试题与教学大纲及教材作系统比较,检查试题是否反映大纲教材对学生的要求;主观题的评阅是否遵循统一的评定标准。试卷质量的分析主要是检查题型的分布情况,每一道试题的难度指数,结合成绩的分布情况,分析难、中、易题型比例是否合理。此外研究试题的区分度,即试题对受试学生高、中、低不同水平的区分能力。最后总结考试成绩是否呈正态分布,考试成绩的峰值范围,从而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为教学管理、教师及学生反馈信息,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 构建实验操作、病案分析、实验设计相结合的实验评价体系

采取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病案分析,自主实验设计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实验理论考试主要考实验动物的选择、分组、动物模型的复制原理、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实验操作考试主要考实验动物给药方法、处死方法;气管、输尿管、血管插管的手术操作和实验紧急情况的解决方法。病案分析和实验设计的考核主要采取课后作业形式。这种综合评价的实验考查方法使考学结合,既能训练考查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能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果

考试结束后,我们对2007 级临床本科三个班175 个学生进行了考试成绩分析,其结果见表1。

表1 2007 级临床本科班考试成绩分析(名,%)

一班平均成绩69.4 分,及格率为80.7%,二班平均成绩69.1 分,及格率为74.57%,三班平均成绩70分,及格率为84.75%。

5 讨论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表明学生成绩正确、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真实的知识程度与能力水平。通过上述考试方法的改革,体会如下:1)突出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对于医学技术人才,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是他应当跨越的第一道关槛,只有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并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使能力和水平一步步提高。2)调动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3)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应当看到,在传统的考试方法的框架下,“会考试”和“会做事”并不是一回事,即有些笔试得高分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却很差,这就是所谓“高分低能”;而还有些学生实践能力很强,但考试成绩平平甚至处于中下等,这就反映了传统的考试方法有很大弊端。4)减轻了学生学期末因考试科目过多、负担过重的问题。5)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我们知道,一个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的人不会有什么发明创造,也很难具有攻关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优秀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必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考核方案、方法中体现出来。6)有利于学生学习纪律的加强,杜绝了过去上实验课经常迟到的现象。

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平时测试时间、次数有限,因此题量相对较少,知识面不如多选题、是非题广。2)由于学生座位之间无间隔,要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试题选择受到限制。3)教师命题、阅卷和总分的工作量较大。

[1]白波,李伟,王家富.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中的考试改革[J].高等医学教育,2003,(3):15-18.

[2]金惠铭,王建枝.病理生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

[3]宋延月.部分临床医学课程考试方法的分析和建议[J].西北医学教育,2002,18(1):39-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