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聚力加工 为的是留守乡亲都有活干

时间:2024-07-29

◆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十佳创新创业先锋” 邱天国

邱天国,中共党员。2011年9月,他在新建区的流湖镇注册成立了流湖镇首家以工业生产为主的江西省亿文金实业有限公司,同年10月,公司与比亚迪汽车达成汽车齿轮毛坯加工的首份加工协议,业精于勤,通过不断的业务拓展,先后和南昌恒盛、南昌汇鑫等企业实施配套加工。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到180多人,为周边留守人员就近解决就业创造了条件,让当地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闯荡多年逐步走入商业圈

邱天国出生于新建区流湖镇的一个乡村,在自己走出村子之前,全家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尽管辛勤劳作,却还是难以支撑这个有着众多孩子的家庭,一家人过着几乎是全村最贫困的生活。

1992年,邱天国高考落榜、学业失意,他决定离开那片似乎和自己割不断联系的土地,独自出去闯荡,寻找自己事业的新道路。随着打工潮南下广州后,邱天国在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碰得头破血流,仍然没有寻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两个月后,身无分文的他离开了这个让多少农民工充满希望与失望的城市,回到南昌。在这,邱天国为自己的生活继续挣扎。“其间做过农民工,卖过蔬菜,蹬过黄包车,开过小餐馆。”回想起自己打拼的生活,曾经的经历仍然历历在目。之后,邱天国进入了一个贸易公司做起了销售,在这里,他渐渐了解到了商业圈的更多的规则,学习到了更多的经验,自此,也就一步步的走向了商业圈。

在外闯荡多年的生活让邱天国尝到了人间辛酸,却也给他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与人脉,这将是他创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

机缘巧合一次谈话挑起创业心

随着多年以来城市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城市务工人员那不菲的收入,纷纷走向城市,寻找新的机遇,而剩下的留守人员也就成了新的社会问题。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曾经走过一段贫穷路的人,有着本能的对这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的同情与责任感。尽管自己现在的生活还不是特别富裕,但邱天国已经在考虑着该如何去帮助那些留守人员。

机缘巧合,在一次出差的途中,邱天国遇上一位线束行业的前辈。在列车上,邱天国和他相谈甚欢。期中,两人谈到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难问题,“老家那么多留守人员,要是回家把他(她)们组织起来共同创业致富多好。”谈到这里,邱天国心想。同时,他也向这位前辈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然而,前辈的一句话感动更是激励了邱天国:“只要你能找到人,业务技术我们来提供。”从此,邱天国下定决心,叫上几个股东,回到老家,筹备起了创业,即使是第一次接触这个行业,但是这也成了他们的优势,成立了当地首个以工业为主的公司。

学无止境为事业助力充电

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仅凭自己在上学时期学到的那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新源泉的涌进,就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邱天国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在创业的过程中,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专业技术,他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因为第一次接触这个行业,在当地也是首家以工业为主的公司,对这一方面的技术和市场情况一无所知,尽管有着敢打敢拼的决心和信念,没有真正的硬实力也是枉然。一开始,为了学习更为成熟的技术,邱天国和一家工厂约定以将来产品返销他们工厂,价格由他们工厂确定为条件换来他们的技术。谈好合作后,他便亲自上阵,在春节期间就与人约定一同外出学习技术。假期结束后,邱天国带上10个附近村里的村民,一同去线束厂共同培训技术。学习两个月后,邱天国和村民带着学成的技术回来试生产,招来新的员工,以老员工教新员工的办法,在厂里传授技术。

随着进一步经营与管理,邱天国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了。即使如此,邱天国仍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2017年春季,邱天国报读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江西电大的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尽管工作繁忙,邱天国也会严格要求自己:“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要光为手机充电,也要为自己充电,提升自己。”虽然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但是邱天国认为管理是相通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企业管理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厂里,员工工资从3000多到7000多不等,都计件算工资,这极大的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除了管理自己的企业之外,邱天国现在还担任镇里的非公有制联合党支部书记和新建区“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创新创业协会会长。在这里,他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对农村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引领责任,这也成为了他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作为协会会长,为了进一步调动会员的创新创业热情,邱天国组织部分会员前往乐平市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参观学习。学无止境已经成为了邱天国事业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集结力量让农村不再没有吸引力

因为多年来城乡的贫富差距,邱天国的老家里有许多青壮年都离开了家乡。邱天国的工厂建在农村山区,在一开始,他创业的初衷就是要组织起家乡的人一起在当地做起一番事业,共同致富,不用再和自己一样在外饱受苦楚。

想法当然是美好的,但现实往往很残酷,因为城市已成的吸引力,邱天国一开始并不被接受。从刚开始的培训,邱天国四处奔走,找来第一批村民,春节期间他们约定从培训到生产,一年内每个月都确保有3100元的工资。确保了第一批人的工资,这才让人们相信自己,愿意留下来。

即便如此,村里的人也是大多进了城,条件好的让孩子进城读书,自己去城里陪读,条件不好的,进城务工,留下的只有少数。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本就需要更多的员工来满足生产需求,再加上招不来人,此时更是雪上加霜。在第一年里,因为这个,公司就亏损了80多万元。为了找到工人,吸引更多的劳动力,邱天国把广告几乎贴遍了周边所有村子,同时,提高工薪。“只要你能回来,收入就不低于城市,只要你能回来,小孩就不会留守,老人就不会空巢。”邱天国说,他尽力想要告诉附近村里的所有人,这里有一个离家近,薪水好的工作,在乡村,只要肯努力,照样也可以致富,村里背井离乡和留守在家的人们都可以安安心心在这里就业,在这里生活。

随着公司的发展,实力也渐渐的雄厚,名声传的一天比一天远。在外漂泊的、在家留守的乡亲们,也越来越看好这个公司,再加上离家近,可以照顾家庭,村民们纷纷加入进来,公司的员工数量逐年增长。抱着曾经创业时的初衷,邱天国的公司现在也是来者不拒。时至今日,公司已经发展到180多人,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周边农村不再只有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这个公司为这里的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