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科研篇
红壤博览园依托单位江西省红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红壤所”)成立于1963年,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主要从事亚热带红壤资源、区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应用理论和利用技术的研究,是一个集研究、示范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也是我国唯一从事红壤研究的专业研究所。目前,省红壤所设有四个科研团队:一是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红壤农田耕地质量监测与培肥技术研究,基于测土配方和作物产量反应的作物养分管理技术研究,农田次生障碍因子的诊断与修复技术研究,粮食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评价与修复技术研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水稻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二是耕栽育种团队,重点开展红壤旱地作物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及高效栽培模式技术研究,早熟油菜品种选育及三熟制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合理轮作制及协同培肥技术研究;三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团队,主要开展丘陵红壤可持续利用的监测、分析与高效利用模式研究,低丘红壤坡耕地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红壤旱地酸化阻控和综合改良利用;四是农业环境保护团队,主要开展粮食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评价与修复技术,重金属钝化材料的创制与推广应用,主要农田生态环境监测等。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部署,省红壤所正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深入实施农业创新驱动“三十双百”工程,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才是科研的根基,科研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建所以来,省红壤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紧密结合省红壤所科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大力实施“人才兴所”、“人才立所”战略,以科研人才引进、培养为主线,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提升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激化人才活力,积极构建与科技创新、产业优化、和谐发展等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人才智力支持系统,为推进研究所科研、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省红壤所总农艺师黄欠如就是最好的见证人。
1987年,黄欠如从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毕业,放弃了城里的工作,毅然投身省红壤所,一晃32年过去了。期间,他踏遍了脚下这片红土地,专注于红壤改良研究,探索出了6步改良法,成功引入百喜草、香根草等草种,创新了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黄欠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红壤所地处偏僻,多年前交通十分不便,员工去趟进贤县城,要走半个多小时到镇上坐公交车。收入条件也不算好,但包括他在内的很多人还是选择了留下,之所以留下是因为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始终不忘科技惠农初心,数十年如一日长期坚守。如今,黄欠如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业专家,很多农民还专程从外地赶来,向他请教土壤问题。
虽然积淀深厚,但省红壤所也意识到自身在人才方面有一些缺憾,比如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储备不足,出现人才“断层”现象。
为了突破瓶颈,2008年起,省红壤所按照“引进高级人才,培养有用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的思路,积极实施“人才强所”战略,打造干事业的平台,先后引进博士3名、硕士16名、招收博士后2名、选拔培养博士3名。通过江西省院士工作站和赣鄱英才555柔性特聘计划等项目,柔性引进了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王汉中院士为代表的国内顶尖农业方向专家20余人。
经过多年发展,省红壤所科研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在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耕作栽培育种等学科建设上,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团队。现初步形成了以博士为学科领军人物,以硕士为研究主体的人才梯队,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现有科研人员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3名,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4人、试验站站长1人。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所有的科研成果、科研项目中70%以上的参加人都是近年引进的80、90后青年科技骨干。
科研项目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5年来,省红壤所围绕红壤改良利用、植物营养、水土保持、旱作育种栽培等学科方向,实施了百余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3项、“97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1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0余项(其中重大重点8项)、江西省青年基金1项、专利产业化1项、江西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5项,累计项目经费超3000万元。近年来,通过与大院大所开展紧密合作,省红壤所研发项目的总量和类别正在逐年增加,层次也在不断上升,基本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研究、技术集成到示范、推广、应用的全过程。
科研项目的重大发现引发了技术和生产方面的新的发展,为江西绿色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比如,“红壤农田长期施肥效应及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中化肥投入量逐渐增加,长期施用化肥增产效应如何,长期集约化利用条件下耕地质量和生产力演变特征将发生怎样变化等科学问题,以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为目标,开展了连续30余年的定位研究,率先发现了双季稻田和红壤旱地化学肥料连续单施15-20年后出现农学效率“零增长”的现象;明确了短期内等当量化肥配施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耕地质量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但连续施用8-10年后,有机肥培肥增产的作用日益显现;首次量化了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每提高1g/kg,双季稻产量可提高415kg/ha;揭示了高产稳产红壤性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合理阈值为25.82 g/kg;明确了双季稻田连续双季施用有机肥化肥替代比例可达30%-40%;长期单独秸秆还田培肥作用偏弱,双季稻田有机肥管理方式以“绿肥+猪粪”、“猪粪+秸秆”和“绿肥+秸秆”为宜。项目理论和技术成果为耕地质量提升、化肥减量增效等国家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范例;为江西省有机质提升和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重大科技工程提供了科技支撑。2015年以来,项目集成创新的养分管理技术模式在全省推广2000余万亩,增加经济效益40余亿元,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此外,省红壤所承担的《丘陵红壤旱地秸秆覆盖还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赣东北低丘岗地红壤退化防治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示范》等项目,重点针对红壤旱地覆盖秸秆腐解速度慢,覆盖效益差以及覆盖后水肥管理难、春季低温高湿导致烂种、烂苗现象严重等负面效应,创新了红壤旱地覆盖秸秆快速腐解、秸秆覆盖红壤旱地养分管理、秸秆覆盖红壤旱地土壤调理和秸秆堆沤覆盖等红壤旱地秸秆覆盖高效还地关键技术6项,揭示了覆盖秸秆的分解规律,明确了秸秆覆盖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酸度和增加土壤养分的作用机理,并针对特色区域提出了“秸秆覆盖+香根草篱”“一保两增”技术体系、“秸秆覆盖+土壤调理剂”“降酸调湿”技术体系和花生∥木薯双季秸秆覆盖“养分循环利用”技术体系3项,并大力示范推广,实现了红壤旱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平台是科研人员成长的基石。2013年,***总书记在考察中科院时强调,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作用,是提高科技投入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认真研究。省红壤所也一直在积极打造各类科研平台、基地,努力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作为“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联合依托单位,省红壤所目前拥有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农业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业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种植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国家耕地质量监测标准化实验室、江西省红壤科技园、江西省红壤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等16个国家和部、省级平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了“国家三熟制试验基地”和“进贤土壤肥料试验基地”等2个基地;与院校共建了4个教学与科研实习基地。同时,以基地为载体,借助基地所拥有的软硬件设施,合作培养的硕士、博士有40人以上。
科研平台也是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省红壤所科研中心主任李大明介绍说,建设一流科研平台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开放的区域研究中心,红壤所围绕科研平台建设,打造了一批野外研究基地,其中连续运行20年以上的定位研究基地就有十余组,这些平台和基地已成为加强科技合作的重要纽带,目前,国内众多顶尖的农业科研团队以平台和基地为载体开展合作研究,每年到基地开展科技合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在500人次以上。
在“引进来”的同时,省红壤所还积极“走出去”,加强学术交流。近五年来,科技人员外出研修累计100人次,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300余人次。其中,选派3名科研骨干攻读在职博士,利用中组部“西部之光”计划,选派3名科研人员到中科院、中国农科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研修。
省红壤所在加强农业科研自主创新的同时,牢记科学使命,充分利用农业农村厅科技服务三农(科技下乡、农业大讲堂等)、省科技特派团(水稻、油菜、茶叶等3个法人团)等科技服务载体,以及承担的科研项目实施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鼓励科技人员参加科技服务三农活动,分赴全省各县市区开展技术对接服务。
省红壤所现有省级科技特派员20名,科技服务领域涉及茶叶、水稻、油菜、柑橘、蔬菜、特色果业等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同时根据单位学科优势组建茶叶、水稻和油菜3个单位法人团,开展服务涉及全省40多个县市区,推广了一批优良新品种及现代农业新技术。
科技特派员在开展科技服务的同时,深入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地示范村、示范户、企业、专合组织调查研究,分析现状,寻找问题和困难,结合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特长,熟悉农作物品种更新、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应用的优势,帮助服务企业制定经济发展规划、项目策划,理清思路,联合申报省级、市级科研项目、成果转化项目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至今,科技特派服务共对接企业36家,服务企业28家,推广新技术26项。开展科技服务活动960余人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72期,培训和指导龙头企业、农技骨干、种养大户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12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36000余份。同时与服务企业联合申报省级科研项目12项,立项6项,为服务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撑,为全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贡献了红壤智慧,红壤方案。
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省红壤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和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赣鄱红土地上,组织引领大家在红壤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三农方面作出了不平凡业绩。该所研发中心集体获得了系列荣誉,如江西省青年文明号集体(2016年)、江西省直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2017年)、省直机关优秀基层党组织(2018年)等。支部党员获各类表彰60余人次,其中支部书记肖国滨同志多次被评为原省农业厅优秀共产党员、厅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获得国务院津贴;成艳红博士获得“江西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2016年对省红壤所来说是一个丰收之年。年初,黄庆海研究员参与完成的研究成果“主要粮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与提升综合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省红壤所科研人员在国家级科技奖上的首个突破;7月,红壤所主持完成的“黑芝麻‘赣芝7号’‘赣芝8号’选育与推广”“红壤农田长期施肥效应及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双双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仅仅是省红壤所科研榜单上的一小部分。 “十二五”以来,省红壤所作为主持单位或主要完成单位,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9项、市厅级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主持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全国农业渔业技术改进奖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奖励10余项,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全国农业渔业技术改进奖一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2项。作物新品种省级审定或认定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制定地方标准6部、出版专著9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立足科研,突出创新引领,乘势而为,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为全省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是新年伊始,省农业农村厅领导考察省红壤所时提出的要求,也将是该所未来发展的“指南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