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池塘养殖鳜鱼技术及效益分析

时间:2024-07-29

◇文/喻龙水(湖口县水产局)陈小光(湖口县小光家庭农场)江相勇(湖口县均桥镇农技站)

池塘养殖鳜鱼技术及效益分析

◇文/喻龙水(湖口县水产局)陈小光(湖口县小光家庭农场)江相勇(湖口县均桥镇农技站)

鳜鱼肉质细嫩、丰厚且坚实,以味鲜肥腴著称,有“淡水石斑”之称。鳜鱼在国内外市场上销路好、价格高,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名贵水产养殖品种。目前湖口县以养殖翘嘴鳜为主。2014年在湖口县小光家庭农场进行池塘高产养殖鳜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材料和方法

池塘条件。小光家庭农场位于湖口县均桥镇,场内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本试验选择5号池塘,面积为9.7×667m2,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底为硬底泥质,淤泥20cm左右,配备了3台增氧机。

鱼种放养。鱼种放养前一个月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50kg/亩清塘消毒并曝晒10天左右,毒性消失后投放饵料鱼水花1000万尾。15-20天后,饵料鱼培育到1.2-2cm时放养3-4cm鳜鱼夏花22000尾。鳜鱼苗种下池前一周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铁合剂杀灭池中寄生虫。

饵料鱼投喂。原池塘培育的饵料鱼可供鳜鱼摄食20天左右,如发现鳜鱼在池塘边捕食饵料鱼,则需投喂饵料鱼。通常每隔3-5天补充一次饵料鱼,投喂量为前期(体重小于50g)日投喂量为鳜鱼总体重的15%,以后逐渐降到8%,成鱼养殖阶段为5-7%,且投喂量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鳜鱼的摄食情况等作相应的调整,保持饵料鱼为鳜鱼尾数的5-10倍以上。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主要是早中晚巡塘,观察鳜鱼的摄食、生长情况及水质情况,并要做好防盗工作。

鳜鱼在生长过程中对水质要求较高,保持池塘中有充足的溶氧是鳜鱼养殖成功的关键。前期水深应保持1.0-1.5m,中后期保持在1.8m以上。一般每隔3-5天注换水一次,每次10-15cm,高温天气应增加注换水的频率和量;每15-20天泼洒生石灰一次,每次用量按20mg/L,适时开增氧机。

鱼病防治。预防鳜鱼病害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一是水体消毒。每20天用生石灰或含氯30%的漂白粉对水体消毒1次,预防鱼病的发生;二是饵料鱼消毒。饵料鱼投喂前用3%食盐溶液浸洗10分钟消毒,防止将病原菌带入池内;三是水体杀虫。每月用硫酸铜等对水体进行1次杀虫处理;四是配制药饵。定期在饵料鱼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等,制成药饵投喂,以增强鳜鱼体质,提高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收获情况及效益分析

当年9月下旬到第二年2月上旬共捕捞商品鳜鱼17063尾,成活率77.56%;总产量8702.13kg,平均亩产897.13kg;存塘的饵料鱼1078.6kg。

本试验共收获鳜鱼8702.13kg,按0.75kg以上、0.4kg以下及0.4-0.75kg三种规格,分别是1914.46kg、1131.28kg和5656.38kg。本次试验共支出442590元,收入559411.6元,收益116821.6元,支出和收入比为1∶1.26。

注意事项

由于本场水面有限,饵料鱼大部分都是在附近的养殖户处购买的,影响了经济效益。为避免鳜鱼应急反应的发生,前期加换水量不能太大,尤其是第一、二次加换水最好不要超过原水体的1/20。

鳜鱼的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病的发生较为常见,在杀虫的时候切记不能使用敌百虫等对鳜鱼敏感的药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