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时间:2024-07-29

吴晓敏

(贵州省绥阳县林业局,贵州绥阳 563300)

在已经出现过多例有害物质破坏环境,或农药等物质在对防治目标起作用的同时对其他生物造成负面影响的案例后,将生物技术应用到森林病虫害中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1 生物技术应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原理

生物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学科。生物技术的本质是以生命科学基础为根基来进行与其他学科的对接和结合。生物技术的技术要求在于需要利用现今最为便利、最为先进的科学方法、科技手段,按照事先做出的一定规划计划对生物本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再创造或改造。通过这种方法创造能够满足人类需求的物质,或实现某个项目目标,即完成某个计划流程。生物技术除了被广泛应用于创造与改造的工序中以外,还可广泛应用于人们对生物体即动植物甚至包括微生物的利用工序中。

所以,这种通过利用生物体的某种特性或生物体间的某种联系来达到灭虫目的的行为本质是要改变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基础是食物链。某个生物体的改变势必会影响某个物种,进而影响到种群。通过生物体之间或共生或食物链两端的关系来达到控制与防治的目的,这种方法的影响大多体现在食物链的改变上,大大减少了农药防治所带来的环境危害与有毒物质堆积的风险[1]。

2 生物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实例

2.1 将农药生物技术化 农药生物化即利用某些有针对性的生物代谢产物。比如,在国槐尺蠖的防治过程中,利用BT乳剂,只需要2次喷射就能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生物技术中的农药利用不仅能够有效消灭防治目标,还能为其敌对关系的生物营造适宜生存的条件,以增加天敌的数量,进一步达到减少防治目标的目的。

现在比较常见的生物农药有以下几种:(1)利用该目标昆虫易感染的微生物病原体——某种特定的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应用最广泛)、病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亦或是真菌(常见的有巴丹、杀暝丹等,且多见于防治“松毛虫和水稻黑尾叶”);(2)利用对处于发育期的昆虫的生长有阻碍和干扰效果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利用这种调节剂来降低昆虫的生存水平和能力,以达到防治目的;(3)从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部位获取的一些成分,这些成分根据一定的方法进行使用后,对植物受体可以起到“源制剂”的效果,可以很好地防治病虫害,尤其在保护森林时更适合应用;(4)应用各种昆虫的信息素,如性激素等,能起到干扰繁殖、降低数量的良好效果[2]。

2.2 目标为捕食类昆虫时(含寄生型) (1)为防治目标的天敌创造有利的生活环境;(2)引入区域外的新的与目标昆虫同属一类的昆虫,增加种类以形成竞争关系;(3)在昆虫的繁衍阶段引入天敌或竞争关系的虫类,以减少增加量。

2.3 将鸟类应用到害虫防治中来 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具体不同害虫的天敌鸟类也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最为常见的有“猫头鹰、啄木鸟、画眉”等,而且因为鸟类与森林的共存关系更强,所以具有生态环保且长效的良好生态经济作用。

2.4 生物防治技术对生物酶的应用 防治项目中利用生物酶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生物体内都含有一定量的“蛋白酶抑制剂”,保证了生物体内的生理代谢可以正常运转,同时在抵抗外来蛋白水解酶这一问题上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由于其防治生物体内所造成破坏的极佳效果,对其研究也相应更加广泛[3]。在防治虫害的情况下,蛋白酶所具有的抑制性可以很好地抑制害虫的生长,从而实现减少虫害保护植物的预期目标。

3 生物技术的优缺点

3.1 优点 生物防治技术利用的是具体案例中不同的一些生物之间的关系或共生或食物链等关系抑或是生物的代谢产物与其余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而有效控制虫害现象的发生。所以,在发挥效用过程中不会残有毒性,也不会对人体与其他生物造成危险,十分安全;其次,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会形成一定的害虫与其天敌之间的生态平衡;同时,利用生物技术不会导致害虫产生抗性;另外,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的防治项目中,取材目标的资源材料丰富,原料也易入手,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所需成本。

3.2 缺点 首先是其起效缓慢。生物防治过程中,因为其基础原理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生态平衡,而这个过程注定较之使用农药等药物来说较为缓慢。

其次,生物技术的步骤是引入某种生物或某种生物的产物,但引入时会造成对环境差生不同影响的生物入侵,控制不好的情况下会造成引入生物过度泛滥,如曾经为改善景观而引入的水葫芦就在滇池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外来生物入侵现象,而且至今都未改善。

最后,生物技术还存在严格的限制性。因为有的生物天敌较多,引入物种后可能产生对当地生态造成外来物种入侵或对应关系不强以至于效率过低的情况出现。所以,必须要综合其他生物、分析各种可能性来进行选择,降低这样的可能性。因此,生物技术的应用是受条件的限制极大。

4 生物技术应用前景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越来越成为社会全体都在强调的大主题的当下,生物技术防虫害还在研究阶段,化学农药等传统防治技术还在被广泛利用。所以,对生物技术的更有效利用亟待实现。未来的生物技术应更符合生态友好的条件,在综合防治生物农药污染与外来生物入侵的基础上,达成更好的实施方案。

5 结语

正是因为生物技术的独特优势,使其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展现出了其特有的重要意义,有效地保护了被除害地区的生态环境,使整个病虫害防治工作变得更加持久有效。所以,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更应加强对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生物技术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除治与预防水平的基本方针。除治与预防工作技术性强、难度大、要求高,要在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基础上,不断研究出先进除治预防手段,积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提升除治预防水平,提高除治预防成效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