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追寻一代宗师宋则行教授的剑桥足迹

时间:2024-07-29

李伟民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追寻一代宗师宋则行教授的剑桥足迹

李伟民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文章通过实地走访、文献查询、信息收集和归纳总结等分析方法,分别从剑桥求学之路、剑桥师生之谊和剑桥生活点滴对宋则行教授的早期工作学习经历和剑桥大学学习生涯进行历史还原;分别从凯恩斯学派、斯拉法学术思想、琼·罗宾逊学术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派对宋则行教授早期经济思想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回顾了宋则行教授后剑桥时期的经历与社会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宋则行教授不愧为一代宗师,其剑桥经历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则行;剑桥大学;斯拉法;琼·罗宾逊;辽宁大学

宋则行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一生为辽宁大学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宋老师一生低调为人,对自己青年求学时代鲜有提及,尤其是对剑桥大学求学始末,无论是宋老师的家人还是亲友弟子,更是知之少之又少。为纪念宋则行教授100周年诞辰,作为宋老师生前一直工作过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专门成立课题组,研究宋则行早期经济思想、还原70年前的剑桥求学生活。由宋老师入室弟子林木西教授担任课题组组长,第二代弟子李伟民副教授担任课题组联络员,并赴剑桥大学查询、收集和整理宋老师剑桥大学求学始末的原始资料。本文为整理后的研究成果,这些原始资料或散见于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宋则行老师档案,或散见于亲友及弟子回忆类文章,大部分研究成果来源于剑桥大学访学期间实地走访所得资料。

一、宋则行教授早期工作学习经历

自从纪念宋则行教授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立项以后,课题组就委派我开始收集宋老师生平档案。因为宋老师曾经是第七、九届沈阳市政协副主席、辽宁大学副校长暨全国著名人士,所以宋老师的档案并不在学校档案中心,而在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档案管理处。在2017年开学初,经学院申请、潘校长签字同意后,由辽宁大学校办开具介绍信前往省委组织部查阅宋老师档案。宋老师档案总共七卷,由于省委组织部规定只能查阅和记录,不能拍照,我只能用笔抄录一些原始资料。最后虽然查阅到了很多珍贵资料,但大部分资料都是1945年以前和1949年以后的档案,对于剑桥大学求学经历鲜有提及,只能在履历中了解到宋老师当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而缺少剑桥大学学习证明、学位证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和其他学习生活经历资料。以下宋老师早期工作学习经历资料来源于省委组织部宋则行档案。

(一)早期学习工作经历

宋则行教授是上海市崇明县人,生于1917年,在家乡念完小学后,考入上海中学学习。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当时的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经济系,分配在当时的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工作。1941年8月,考入当时迁入重庆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师从李卓敏、吴大业、陈振汉、崔书香等先生专攻西方经济学。

1942年在读硕士期间,宋老师在《新经济》(半月刊)上发表《经济建设的远景与近路》一文,并在文中写道:“如果计划当局采用一种计算价格的制度,可能从不断的试验与错误中得到解决,即由计划当局根据所有统计资料,对各种不同的货品,生产工具与不同等级的劳力,规定一套近似的‘计算价格’,通令所属各生产单位:所有一切成本价格的计算均以此‘计算价格’为基础(一如生产市场价格然),且非以命令不得更改。这样,在每一套的‘计算价格’(包括工资)下,只要消费者的欲望与生产的技术条件一定,各种货品于各级劳动力的供需都自有一定的数量。如果某项‘计算价格’规定不妥,至期末供需不能平衡,或感缺乏,或感过剩,这样,计划当局即可修正此项‘计算价格’,直至各种货品的供需趋于平稳为止。经过不断的‘试验与错误’,这种‘计算价格’的调节作用,同样可使全社会的所得与生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虽然在运行方式上已与自由经济有显著不同。”

1943年7月宋老师毕业后留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硕士论文题目为《国际贸易利得之来源及其衡量》,并在当时的中央设计局从事经济研究工作。

(二)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剑桥大学公派留学

据宋则行教授档案记载,1944年冬,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60名中国学生赴英国留学,由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公开招考,具有研究生学历者可参加考试。因只有一个经济学名额,宋老师参加了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在重庆举办的公费留学讲座,其后参加了公派留学考试,并成功入选当时公派留英名额。

查询国民政府公派留学文献资料,宋老师应是受庚子赔款第七届奖学金资助赴剑桥大学学习。在宋老师档案中也写到“受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赴剑桥大学为期三年的学习”。关于庚子赔款,据1901年9月7日的《辛丑条约》第六款规定:“清政府赔偿德、法、俄、英、美、日等11国关平银4.5亿两,年息4分(4%),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通商口岸的常关也归海关管理”。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

宋老师虽然入选1944年公派赴英名额,但因交通原因于1945年才派出(中英庚款第七届留学生)。1945年3月10日,赴青木关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出国留学训练班,为期两周。1945年8月7日,宋老师从重庆飞抵昆明,8月11日由昆明飞往印度加尔各答,9月17日乘火车到孟买,10月2日乘船赴英国,行驶三个星期才抵达伦敦,开始在剑桥的求学生涯。

二、宋则行教授剑桥大学学习生涯

(一)重走宋则行教授剑桥求学之路

因省委组织部的档案中没有更多宋老师剑桥学习的资料,课题组决定派笔者赴剑桥大学查询和收集宋老师剑桥学习资料。剑桥大学共31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是独立管理,而国内档案无法查询到宋老师当年所在的学院。据林木西老师介绍,宋老师的两位导师分别是斯拉法(Piero Sraffa)和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而这两位老师都是凯恩斯学派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笔者曾于2015年1月和2016年7月先后到剑桥大学短期访学,了解到凯恩斯当年所在学院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于是发给国王学院校友办公室一封邮件,询问在1945-1948年,是否有一位Xia Song中国留学生(宋侠,宋老师曾用名),他的指导教师是斯拉法(Piero Sraffa)和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很快得到了回复,经查询1945-1949年所有在剑桥大学读书的中国人,没有一位叫Xia Song的学生,而且国王学院在1945-1949年期间没有一位女性教师,并建议我确认宋老师名字是否拼错,而且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斯拉法是在三一学院任教。我瞬间醒悟,1949年以前的汉语英文拼写和现在肯定不一样,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Xia Song在当时拼写应为Soong Hsia。于是再给三一学院写信,很快得到回复,并查到了宋老师相关信息,邮件原文是:Soong Hsia matriculated in Michaelmas term 1945 as a research student in the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s and member of Trinity College.His supervisor was Piero Sraffa.His thesis,entitled'Cyclical Fluctuations in the British Export Trade 1924-1938',was approved for the PhD degree on 8 November 1949.

这个消息足以使我震惊和振奋!大家都知道宋老师毕业于剑桥大学,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宋老师竟毕业于剑桥大学最负盛名的三一学院。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Cambridge)是剑桥大学所有学院中规模最大、财力最雄厚、名声最响亮的学院之一,在学术成就上是剑桥所有学院中最顶尖的,到目前为止该学院共培养出了32名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的毕业生包括了牛顿、培根、拜伦、怀特海、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

2.C 提示:加入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A项中与与 H+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与H+、OH-都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Ca2+与OH-不能大量共存,同时存在不产生 H2。C项中 与H+不能大量共存,但与OH-可大量共存。故选C项。

2017年3月24日,我乘坐国航航班从沈阳到北京转机到伦敦希思罗机场,马不停蹄地从伦敦Kings Cross Station坐火车到剑桥市,安顿好住宿后,马上开始工作。因为英国所有办事机构都必须预约后才能前去拜访,所以只能先发邮件。我分别与三一学院图书馆和剑桥大学图书馆预约,查询宋老师剑桥大学所有学习生活资料。很幸运的是在20天之内,成功复印了宋老师的剑桥大学入学录取单(application for admission)、毕业登记表(examiners’reports)和博士毕业论文(thesis)以及斯拉法先生的学术日记。

(二)追忆宋则行教授剑桥师生情谊

从宋老师的剑桥大学档案里了解到,1949年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博士生(Research Student)培养分三年:第一年为博士课程,第二、三年为论文创作阶段(参见examiners’reports);博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宋老师的指导教师为斯拉法(Piero Sraffa)和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其中斯拉法负责指导课程和确定研究方向(参见examiners’reports),而琼·罗宾逊负责指导博士论文(参见宋老师博士论文)。

斯拉法先生是英籍意大利经济学家。出生于意大利都灵,父亲是意大利商法教授。先在都灵读大学预科,并在法学院注册,但被征兵服役,故只参加大学考试而没有随班上课。他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建者A.葛兰西(1891~1937)的亲密朋友,又是J.M.凯恩斯的得力助手。1921-1922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1922-1924年在意大利政府工作,1924年开始他的学术生涯,在佩鲁贾大学法学院任政治经济学教授,1926年转到撒丁岛的卡利亚里大学任教授。

由于意大利法西斯统治的日益强化,1927年受凯恩斯邀请,当年夏天移居英国,接受凯恩斯为他提供的剑桥大学讲师的职位。1927-1939年,与剑桥大学Frank P.Ramsey和Ludwig Wittgenstein等学者参加由凯恩斯领衔的剑桥CG研究小组(cafeteria group),这个小组是剑桥大学非正式研究机构,主要讨论凯恩斯理论的有效性和冯·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商业周期理论。斯拉法从1928年秋起约有两年时间在剑桥大学讲授“价值理论史”和“德国意大利银行制度运行”。此后,一直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研究员。从30年代初期起,斯拉法就开始着手收集、考订和编辑D.李嘉图的全部著作和通信。1939年,被授予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教职席位(fellowship)〔1〕。

宋老师1945年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时,斯拉法先生已经在三一学院工作6年。在查阅斯拉法的日记记录时,我惊喜地发现,1945-1948年期间,斯拉法先生共与宋老师见面16次,其中仅1945年11月-1946年11月,日记中记录斯拉法先生与宋老师正式会面就达10次,这意味着在宋老师剑桥大学博士学习阶段的第一年,斯拉法先生几乎平均每月与宋老师正式会面(Formal Meeting)一次,主要是畅谈学术与人生。虽然日记中没有详细记录会面的全部内容,但根据日记中的关键词,结合1945年11月至1946年11月斯拉法先生的研究,由此可以推测,斯拉法先生与宋老师会面时的谈话内容。这十次会面时,日记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分别有“Philosophical、Education、Classics、Press Syndicate、Matriculation、Econ and Politics、MoralScience、Law、Antiquarian Society、Geography and Geology、Archaeology andAnthropology、Agriculture”,翻译过来就是“哲学、教育、文献、古典、新闻出版、经济与政治、道德学、法律、文物学会、地理学与地质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农业”,从关键词中可以推测1945年11月至1946年11月,斯拉法先生与宋老师探讨的内容非常广泛,除了经济学(古典、农业、经济学与政治),还涉猎到教育与哲学、新闻与出版、道德与法律、人文与地理学、考古与人类学等等,可以说包罗万象,无所不谈。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剑桥大学特有的通识教育。可能正是这种对话式、散步式和讨论式的多学科通识教育,打开了宋老师的眼界,开拓了宋老师的视野,从而树立了宋老师低调、包容和多元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对于第二位指导教师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也称罗宾逊夫人),在宋老师博士论文的前言中看到如下叙述:“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stant super-vision of Mrs.Robinson.To her I owe my deep gratitude for encouragement and valuable advice.”。可见正是在罗宾逊夫人的鼓励、建议和指导下,宋老师出色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英国出口贸易的周期变动(1924-1938)》。

琼·罗宾逊1903年10月31日出生于英国的坎伯利,1922年进入剑桥大学Girton College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1929年在剑桥大学任教,最初担任经济学系的助理讲师,1937年在剑桥大学经济学系升任讲师(lecturer),1962年在剑桥大学Newnham College获研究员席位(fellow),1965年在剑桥大学Girton College获全职教授,1979年,成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第一位女性荣誉教授(证明1979年以前没有一名女性教授)。

1945年宋老师剑桥大学入学时,琼·罗宾逊正在剑桥大学经济学系任lecturer,这时斯拉法先生已在三一学院获fellowship(1939年),琼·罗宾逊1962年在Newnham College获fellowship。从教职职称上可以认为斯拉法先生是剑桥大学俗称的大导师,琼·罗宾逊是小导师。在剑桥大学博士指导阶段,大导师一般指导方向,小导师具体指导论文写作,这可以理解在宋老师博士的第一年,斯拉法先生与宋老师见面次数更多,而在博士论文创作阶段,琼·罗宾逊指导更多,也就能理解在宋老师博士论文致谢中,宋老师特别对罗宾逊夫人的指导致以深深的谢意〔2〕。

1945-1949年宋老师剑桥求学阶段,无论是斯拉法先生还是罗宾逊夫人,虽然在剑桥大学已经卓有成就,但还没到学术声望的顶峰。斯拉法的标志性成果是1960年出版了《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主要从生产条件出发考察各个生产部门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决定及其工资、利润的关系,指出国民纯产品就是超过补偿生产资料所需要的产品的剩余,把生产看作是同样的商品既表现为生产资料、又表现为最终产品的一种循环的过程。这种研究方法正是复兴了古典学派的思想。正是《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一书奠定了斯拉法先生在经济学界的历史地位,被认为是新李嘉图主义者。罗宾逊夫人在19世纪50-70年代,发表了《资本积累论》(1956年)、《经济增长论文集》(1962年)、《经济哲学》(1962年)、《经济学——为难之处》(1966年)、《自由与必然:社会研究导论》(1970年)、《经济学异端:经济理论中若干过时问题》(1971年)、《现代经济学导论》(1973年,与剑桥青年经济学家J.L.伊特韦尔合著)等一系列著作,由此奠定其新剑桥学派的最著名代表人物和实际领袖的地位,也被认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性经济学家。两位世界级名师对宋老师的言传身教,为宋老师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三)还原宋则行教授剑桥生活点滴

在学术研究之余,宋老师在剑桥期间还积极参与各类活动。1947年春假时,曾化名田圭(因乳名为砚畦),与剑桥和牛津的中国留学生在牛津大学成立民社,宋老师是联合创始人,是七名干事之一,约30名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参加。在剑桥求学期间,与王正宪(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第三届研究生,中英庚款第八届留学生,中山大学地理系教授)、汪旭庄(上海华东财经学院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到剑桥大学旁听)、黄金鸿(留在英国),杨叔进(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第五届研究生、1946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研究所工作),方显廷(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主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调查研究室主任,宋的老师)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同学之情和师生之谊〔3〕。

同时宋老师还于1946年加入了英国皇家经济学会(Royal Economic Society)并参与了学会的相关活动。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前身是1890年建立的英国经济学协会(British Economic Association),1902年获得英国皇室特许,成立了皇家经济学会。如今皇家经济学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具声望的经济学会之一,旗下的两份学术期刊:1891年开始发行的《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c Journal)和1998年开始发行的《计量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etrics Journal)均是世界顶级的经济学术期刊。现在皇家经济学会会员有3000多人,其中60%居住在英国之外。皇家经济学会每个季度都给宋老师邮寄刊物,直至宋老师逝世之后,经沟通才停止。

三、宋则行教授早期经济思想形成时期

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时光,在宋老师的学术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剑桥大学推崇凯恩斯主义的学术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宋老师此后的研究方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行国家干预,通过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回国后,宋老师将凯恩斯学派的思想精髓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围绕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国情的学术思想,主要集中于:计划和市场作用与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和调整;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制约条件等。

(二)斯拉法的学术影响

斯拉法作为“第二次凯恩斯革命”的奠基人,试图找出不变的价值尺度,在《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一书中,指出生产价格的决定所根据的均衡条件仅仅在于每个部门的利润率的均等,这个假说同为获得一定的生产量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数量的考察一起,就足以决定分配变量(利润率和工资)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种必需的分析工具,即: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用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总是有可能来决定某种商品所含劳动量:一是还原为有时期的劳动量;二是使利润率等于零;三是利用一种“次体系”。这一主张对宋老师前期的经济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在《关于人民公社发展商品性生产的若干认识问题》一文中指出,社会产品必须保持流通,因为社会产品尚未丰富到足以按每个人的实际需要进行分配,从而继承了斯拉法和大卫·李嘉图关于商品流通能够有效配置资源思想,在《马克思生产价格理论的由来、形成及完善——兼论斯拉法对古典的价格理论与发展》一文中,宋老师用很长篇幅对斯拉法的经济思想进行了评述,力图在斯拉法与马克思价值理论沟通方面架起一座桥梁〔4〕。

(三)琼·罗宾逊的学术影响

琼·罗宾逊认为有关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经济学说的发展,经济学说是为一特定阶层服务的,并提出“整个经济的利润水平——产量与就业水平——决定于投资水平:较高的投资率必然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将朝着不利于工人的方向发生变动”。她主张国家采取措施,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因此在美英各国博得了“凯恩斯左派”的称号。宋老师继承了她的这一传统,并结合中国实际进了改进。在《资金运动、货币流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资金运动和商品流通》中,都体现了其导师罗宾逊夫人关于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的研究中,宋老师研究和阐述了不同理论的经济增长方式,并与马克思主义增长理论进行对比,说明其科学性,其中就有以琼·罗宾逊增长理论为主的后凯恩斯增长模式,并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最接近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是以琼·罗宾逊和卡尔多为代表的后凯恩斯经济增长模式”。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固定资本更新对再生产周期波动的影响。宋老师在《关于固定资本更新和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缩短问题》一文中,不仅继承了这一思想,而且结合实际对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缩短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决定再生产周期的因素十分复杂,固定资本周期地大量更新和扩大固然是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但固定资本更新和扩大的实际周期,本身也要受到再生产周期变动的影响”,并认为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缩短的终极原因是“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军备竞赛加剧有关的一些因素起着主导的作用”。

四、宋则行教授的后剑桥时期

(一)宋则行教授博士论文定稿与答辩

1948年6月,宋老师的博士论文“Cyclical Fluctuations in the British Export Trade(1924-1938)”(译为《英国出口贸易的周期性变动》)定稿。论文主要研究出口贸易的周期性变动是如何影响英国在1924-1938年间的一般活动过程。论文首先通过阐述英国出口贸易的周期性变动与在此期间的英国一般活动变化过程之间的暂时性关系,其次通过比较不同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出口贸易的周期性变动相对于其他因素的重要性来证明统计比较法所给出的结果,最后调查出口在英国某些工厂所扮演的角色这三个部分来论证研究结果,这为当时研究英国的出口贸易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宋老师于1948年7月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答辩后于同年9月回到祖国。他先在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任研究员,主编《经济评论》杂志,后到暨南大学任教授。宋老师回国修改好毕业论文后寄回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第二年,即1949年11月8日博士论文通过,建议授予博士学位。1951年10月10日,宋老师缺席授予博士学位仪式(参见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生登记表)。

(二)宋则行教授学术经历及社会影响

1949年8月,响应党的支援东北经济建设的号召来到沈阳,在东北人民政府统计局任研究员,参与创建新中国统计制度工作。从1952年起,转入高等学校从事经济理论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在东北计统学院、东北财经学院、辽宁大学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经济系副主任、主任,辽宁大学副校长,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主席、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辽宁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等职,是辽宁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除教育方面外,他还积极参加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学术活动,曾任全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外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和名誉会长等学术团体领导职务。还先后参加了中国经济学家代表团、中国学者友好代表团、中国经团联代表团多次出国访问、参加学术会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5〕。

五、后记

从课题组筹建伊始的六个多月以来,我先后赴剑桥大学两次,多次走访剑桥大学图书馆和三一学院图书馆,查询宋老师剑桥时期学习生活资料,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圣凯瑟琳学院(St Catharine's College)、休斯学院((Hughes Hall)、贾吉商学院(Judge Business School)和默里·爱德华兹学院(Murray Edwards College)的教授学者以及行政人员(Staff)数十次通信或会面,试图寻访宋老师当时剑桥在读时期的师生亲友或弟子。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而且时时充满着惊喜和感动。尤其是当我走进三一学院大门,漫步在三一学院的草坪时,凝视着三一学院教堂的名人塑像那一刻,仿佛时空穿梭,回到70多年前,目睹宋老师正在三一学院求学的风采。因为之前了解到的宋老师事迹好像都是历史传说,这次亲身实地走访,仿佛历史再现,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宋老师作为一代宗师的风范,也深感能以老先生的第二代弟子参与其中,是何等的荣幸!

宋老师并非出身豪门贵族,从大学、研究生到博士,从南开到剑桥,都是因为学业优秀并获得奖学金,最后完成学业。1944年,全国公选60名额,仅有1个经济学名额,宋老师是全国唯一。试想即使时至今日,70多年后的今天,又有几人能有机会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又有几位能在三年之间获得博士学位,而且还是剑桥大学最负盛名的三一学院,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学院,一个培养出了32名诺贝尔奖得主的学院,严格算来牛顿、培根、拜伦、怀特海、罗素都是他的校友。宋老师的两位恩师斯拉法和琼·罗宾逊都是世界经济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斯拉法先生被认为是“第二次凯恩斯革命”的奠基人,而琼·罗宾逊夫人则是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性经济学家,她被经济学界认为是最应获得而未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少数几位经济学家之一。如果不是翻阅资料,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正是这些个传说中的伟人,在70多年前,几乎每月与宋老师会面一次,畅谈学术和人生。当我回想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则行楼大厅“宋则行教授图片展”看到两位老者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的那种情景,我不禁潸然泪下。这张照片是斯拉法先生在离世前4年到访中国,与自己阔别了30多年的学生紧紧拥抱的一张照片。当我在剑桥图书馆看到斯拉法先生手写的学术日记中记录着每次与宋老师会面的时间和地点,我不仅仅能体会到剑桥治学的严谨,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份珍贵的师生之情……。

前几日,三一学院发来确认函,三一学院现任院长温特爵士(Sir Gregory Winter)确认出席今年10月20日上午9点在三一学院校史馆举办的宋则行先生教授10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演讲,与三一学院和辽宁大学师生共同追忆73年前宋老师的剑桥求学岁月。与此同时,剑桥市市长邀请辽宁大学代表团参访剑桥市政府,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将与宋老师生前工作了近半个世纪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主办剑桥辽大创新创业经济学学术论坛,著名经济学家Alan Barrell教授表示愿意继承宋则行教授遗志,将辽宁大学经济学院“Put onto the map”。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辽宁大学曾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他就是宋则行教授,是剑桥大学的杰出校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宋老师在70多年前为辽宁大学和剑桥大学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次追寻宋则行教授的剑桥足迹应是起点而不应该是终点。作为他的后世子弟,我们决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这段宝贵的历史,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先生的遗志,借此良机,推动和深化辽宁大学与剑桥大学教学科研的全方位合作,让辽宁大学经济学科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学科。

〔1〕Robert A.Cord.The Palgrave Companion to Cambridge Economics[M].Palgrave Macmillan;2017:603-621

〔2〕Robert A.Cord.The Palgrave Companion to Cambridge Economics[M].Palgrave Macmillan;2017:673-704

〔3〕肖端清.风雨人生(自述集)〔Z〕.1996:101-108

〔4〕宋则行.马克思经济理论再认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95-196

〔5〕林木西.学贯中西、“史学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宋则行〔Z〕.(内部资料,未公开出版)。2017:23-25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historical reduction of Professor Soong Hsia's early study and work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 study,his friendship wi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his life experience by way of the field visit,literature inquiry,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summarization and so on.This paper first focuses on the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economic thoughts of Professor Soong Hsia by studying the Keynesian school,the Piero Sraffa academic thought,the Joan Robinson academic thought and the Marxist school.It also reviews the experience and social influence of Professor Soong Hsia after the Cambridge period.It's concluded that Professor Soong Hsia deserves the title of a grand master whose Cambridge experience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future generations.

Key Words:Soong Hsia;Cambridge University;Piero Sraffa;Joan Robinson;Liaoning University

【责任编辑 裴鸿池】

Exploring and Pursuing Footprints of Grandmaster Professor Soong Hsia in Cambridge

LI Weimin
(School of Economics,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36,China)

F01

A

1002-3291(2017)05-0024-07

2017-08-26

李伟民,男,重庆奉节人,经济学博士,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师从著名经济学家林木西教授(宋则行教授入室弟子)。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创新创业经济学和经济思想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