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张天红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从《论语》看孔子的艺术观
张天红
(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孔子在《论语》中有一些散见的关于艺术的观点,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择取其中重要的观点进行分析阐释。这些观点包括:内容对于艺术的决定作用,即“绘事后素”提供的重要思想;对于美、善意义不同的提出以及对尽善尽美观念的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观点的重要意义以及塑造完整人格的理念。
绘事后素;尽善尽美;成于乐
孔子在《论语》中有一些关于艺术的语录,虽都简短,但内涵一致,可寻觅出孔子对于艺术的基本观点,梳理出他的艺术观。以下分三方面阐释:
孔子在回答子夏问题时有一个重要观点,便是“绘事后素”。出现在《八佾》篇中,是第八章。原文是: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本章记载子夏和孔子关于《诗经》中三句诗意义的讨论,诗句出自《卫风·硕人》。子夏问那三句诗夸奖美人是否太夸张了,孔子回答还是从诗句原义出发的,主要是解答“素以为绚兮”的含意,即素是绘画的前提,只有“素”才能进行绘画,才能显示出画的文采和美丽。于是孔子用“绘事后素”来回答,即“绘事后于素”。意思是说:素是绘画的基础,绘画的过程要在素色的基础之后,绘画后才能更显示素的可贵。
对于子夏的再次询问“礼后乎?”孔子给予肯定和赞赏,其实这已超出诗句的原义。子夏的意思是说,绘画恰似人文的现象或礼仪,是人文教育最终的内容与形式。而“素”是基础,素便是淳朴的仁义之心,如果没有仁义之心为先,一切礼仪都没有意义。孔子可能开始时没有想到,而子夏的话提示了他,这一点是更深层次的意义,即在白色的底子上才可进行美图,在淳朴的心性上才可进行礼教。内心不纯善,礼乐表现能力越高则越是伪君子,越可鄙。子夏的议论很精辟,也由此可见孔子不故作高深,谦谦君子的风范。
当然,这里还需对“绘事后素”本义进行考索。前人对这句话的解释多数与本文不同,前人多解释为女人化妆在最后用素色,即化妆之事最后用素。还有人说古代绘画最后用素色即白色来勾画轮廓,即绘画或者化妆的最后用素色。这种解释不通,既与实际生活不符,与前后文逻辑也不顺畅。因无论古今,化妆都是先打粉底,然后再画其他颜色。古人化妆怎么会最后加素色呢?这是其一。古代绘画最后用白色勾画轮廓,那是画图案,不是真正的绘画。礼乐是对于人的“文化”,即文明的教育与演化,与“素朴”正相对,而“绘事”则属于文化,与“素”是相对的。文化一定要在素朴其后进行,此其二。如果从逻辑上分析,子夏问那三句诗说的是什么,子夏不会不明白那是赞美卫姜之美貌,而问的便是三句诗的象征意义,或者说微言大义是什么,于是才有孔子的回答。“绘事后素”的“绘”是指,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塑造美,好的原型很重要。
子夏的再次提问最能说明问题。“礼后乎?”即礼乐教育、礼乐仪式都是最后的程序吗?那么女人化妆、美丽与礼乐有什么关系呢?“礼”肯定不是使人“素朴”而是使人更“文化”,故“礼后乎?”便绝对不能解释为“‘素朴’是最后”的。“绘事”等同于礼乐教化,而“素”指简朴单纯,由此理解,师生对话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由外在美的塑造转化到礼乐教化,而子夏的再度提问则完全转化到内在德行与外在礼仪风度方面了。因此,孔子感叹自己受到启发,子夏的理解进入了更深的层面。
“绘事后素”的进一步内涵,真与善的结合,即素朴洁白的底色上才可绘出美作,单纯、质朴、真诚是高贵人格的基础。
在孔子之前,“美”和“善”都是好的意思,无明确区别,往往混沌不分。但如果从文字学上看,这两个字从造字开始就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文字学上看,“美”字属于“羊”部,《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臣铉等曰:羊大则美,故从大。”〔1〕“美与善同意”的解释值得注意,这是许慎观点。许慎强调这一句,可见汉代学者认为“美”和“善”原始意义相同。段玉裁在“甘也”下进一步解释说:“甘部曰:美也。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引申之,凡好皆谓之美。”在“羊在六畜主给膳也”下面解释说:“周礼,膳用六牲,始养之,曰六畜。将用之,曰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也。膳之言善也。羊者,祥也。故美从羊,此说美从羊之意。”〔2〕
“美”和“善”从字形结构上看,应该都属于“羊”部,但“善”字在《说文解字》中却属于“言”,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羊字一竖拉长,两边各一个言字,一种是上边是羊,下边是言,属于上下结构。但都是“羊”和“言”的组合。《说文解字》:“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義、美同意。篆文善从言。”〔3〕“从羊”的解释也很重要。段玉裁说:“口部曰:吉,善也。我部曰:義,与善同意。羊部曰:美与善同意。按:羊,祥也。故此三字从羊。”〔4〕段玉裁的见解,即“美”“善”“義”三个字都是好的意思,都是从“羊”字衍生出来的文字,故应该都属于羊部。这是文字学的问题,而且“義”也是美德,符合道德的行为才能称为“義”,如果从道德层面讲,兼具美和善,即“義”既是美德,又是善举。
概括说,“羊大则美”,羊大味道鲜美,即“甘”,首先是从味觉引申来的。而“善”是从羊而言,可能是羊的叫声很温柔和善,没有攻击性,是从安全和谐的感觉引申出来的。段玉裁“膳之言善也”的说法则是说“善”是由祭祀用的六牲称作“膳”而来的。这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应该先有“善”字,才会产生形声的“膳”字。
如上述分析成立,追溯两个字最原始意义的时候,不难发现,“美”和“善”最原始的意义确实是从人们对于羊的观察与认识上产生的。羊大则肥,肉味鲜香,故味觉非常好,于是便称这种味觉为“美”,再通称一切好的感觉为美,逐渐将见到的适合于视觉的事物包括景物都称为美。因此,美的意义逐渐偏向于视觉、触觉以及听觉,基本属于感官的感受。“善”的原始意义是羊的叫声亲善和谐,给人以安全感和亲切感,故有和谐亲切的意蕴,侧重道德心理的感受,故“善”的意义偏重于心理的感受而非感官。这样,两字的产生都是人们从对于羊的认知与感受而来的,但“美”偏重于感官,而“善”偏重于心理,最开始的基因就有所区别,故发展为后来“善”与“美”的分别。“善”依然是道德层面的,而美依旧是感官层面的。
在孔子之前,对于“善”和“美”还没有明确的认识,随着人类情感的丰富与表意能力的增强,人们对于美与善才逐渐有所区分。老子《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将美与善两个概念分别开来,并分别有其对立面。但文艺观上难以感知其具体所指。老子是从认识论角度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的、相对的,并不是从感知与审美角度来说明的。在审美方面对两者进行明确区分的,是孔子〔5〕。
孔子对《韶》和《武》的评价最能说明孔子对于善与美的看法。《论语·八佾》(第二十五章):“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6〕《韶》和《武》都是雅乐,故有可比性,也最容易体会出孔子对于音乐评价的思想。首先,可以知道孔子对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美”和“善”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是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成语便出自这里。
由此,“善”和“美”作为美学审美中的两个概念被孔子正式提出了。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分属欣赏时的两种感知与心理认知。但两者又可以统一起来,并不是对立的。孔子强调善,但不排斥美,这是孔子对于文艺学最大的贡献之一〔7〕。而先秦诸子中有一些是严厉排斥“美”的。
对于《韶》和《武》在音乐韵律的表现上,孔子都给予同样高度的评价,都用“尽美”来形容,但对于内容则有很大差异。认为《韶》尽善尽美,《武》则“未尽善”。这种认识非常可贵,即“美”和“善”是有区别的,但又是可以统一的,“善”和“美”应该完美结合在一起。但即使“未尽善”的作品依然可以是“尽美”的,即“善”和“美”各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与标准。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善”和“美”指的各是什么,但根据所评价的对象便可以推测出来。“善”指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属于社会道德伦理范畴,而“美”则是指乐曲韵律包括歌舞的形式,指乐曲外在的形式。这样,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便很明确了。中国古代思想始终没有离开“善”与“美”到底哪个为主,哪个更重要的论争。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使用暴力。从孔子赞美伯夷和叔齐就可隐约看出孔子的政治态度。再从孔子赞美吴太伯也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礼让的思想。对于商汤革命,对于武王伐纣,孔子没有做过正面的回答和阐释,也没有提出过任何反对的意见,但他对于恶政深恶痛绝。后世才逐渐出现关于商汤伐夏桀,周武王伐商纣是否合理的历史问题。因为孔子对此没有明确的态度,到孟子时代才成为热门话题。
通过孔子对于《韶》和《武》的评价,可以知道孔子对于乐舞内容与形式是分开评价的。尽善尽美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作品,而“未尽善”的作品当然就是有缺欠的,但不影响其形式的“尽美”。
“未尽善”是说在“善”的层面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但基本倾向还是“善”的;而恶的事物,其形式越美危害越大,这是孔子艺术思想的内在核心。在艺术创作中尽善尽美是一种境界,在艺术教育中也应追求善与美同行。
《泰伯》篇中记载孔子的话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章。诗、礼、乐都是孔子教学的课程,也是教学主要内容。孔子将这三个方面对于人格培养和成长的作用论述得十分简明。诗歌可以唤起人对于美好的追求,启发人的心智。礼仪活动具有社会集体活动的性质,可以培养人在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交际能力,可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认可。应该说,现代人出现很多有“自闭症”心理疾病的人,便是缺少参加社会活动的缘故。人更多地是在与人交往中获取自信与快乐,“礼”实际便是将个体的人融入社会的重要形式。实际上即使是现代社会也需要有活动场所,在各种活动中才可以培养人的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礼即立身。而音乐活动又与礼仪相互配合,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使人格更加完善。如果再简明说,文学尤其是诗歌开启人的智力,适合唤醒人的意识。礼仪等活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的威信,使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而站立起来,成为社会的人。艺术活动可以提高审美情趣和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故这三个方面都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环节,是人不断走向完美人格的途径。
“成于乐”的“乐”很明显是“礼乐”的乐而非“快乐”的乐。但两者确实有联系,礼乐之乐是通过音乐歌舞来感化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精神,给人带来视听觉的快乐。而真正好的礼乐活动,其深层内容则是现实生活之美好秩序的提纯与升华。任何礼乐舞活动中都表达某种思想情感,这些思想情感本来是创作者生命的真实状态,是他们将自己最欣赏最崇拜最快乐的情绪上升为艺术了。这种强烈的思想情绪凝聚在具体的歌舞礼乐活动中,这些活动的外在形式将这种抽象的思想情绪表现出来,引起参与者与观赏者的共鸣,于是艺术发生了。这是一切艺术产生教育功能的原因。公义、强烈而纯真的情感是礼乐形式的灵魂。
“礼乐”的“乐”产生于快乐的“乐”,快乐是礼乐的前提又是结果。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因此礼乐与快乐的内核也是“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实际是快乐的意思。很多古代学者都将“之”解释为“仁”,这样理解是正确的,但也可以理解为“学习仁”,总之,与“仁”肯定相关联。这样,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知道学习仁不如爱好学习仁,爱好学习仁不如以学习仁为快乐。
这样,我们重新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就会有更深刻的印象。孔子将其教学中最具有艺术性的诗与六艺中最具有艺术因素的礼、乐联系起来,论述其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
孔子教育的过程与途径,也是指导有志青年成才的途径,而其特点便是艺术的熏陶,道德力量的感化,循循善诱的教导,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是启迪心智而非强制性教训,更不是棍棒式管制。孔子以周礼为秩序、为外在行为的规范,同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内在美好品质的塑造。美好品质的重要表现可以概括为“温良恭俭让”等,一切美好社会的基础。社会是由个体的人组成的,追求仁,以体会到仁的光辉而快乐则是最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自己通过学习与感悟获取的,只要没有饥寒这种快乐便可以获得。这种快乐是领悟人生真谛后才可以产生的理性的高级快乐。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算是道德完善的人,故说“成于乐”。
简短结论:孔子和子夏关于“绘事后素”的讨论涉及艺术培养中道德是前提的问题;“尽善尽美”观点的提出是在追求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也是艺术教育的目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则是对教育的简明而深层次的论述,对于现代艺术教育仍具指导意义,值得现代人借鉴。
〔1〕〔3〕〔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78、58.
〔2〕〔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四川: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1.154、107.
〔5〕〔7〕毕宝魁.春秋转型时期孔子的礼乐思想和文学观〔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140、104.
〔6〕毕宝魁.论语镜铨〔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68.
Abstract:Confucius has some scattered opinions about art in The Analects,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 takes some of his most important viewpoints to expound.The views include the key role of content in art which was indicated by"hui shi hou su",the proposi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eauty and goodness as well as the proposition of"reaching the acme of perfection",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dea that"the mind is aroused by the Odes,the character is established by the Rules of Propriety,and the finish is received from Music"and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a complete personality.
Key Words:hui shi hou su;reaching the acme of perfection;the finish is received from Music
【责任编辑 康 艳】
Analysis of Confucius's View of Art Based on The Analects
ZHANG Tianhong
(School of Literature,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6,China)
I 206.2
A
1002-3291(2017)05-0149-04
2016-11-10
张天红,女,辽宁黑山人,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对比、中外艺术发展与交流、当代艺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