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4-07-29

陈建华,徐文浩,徐兴闯

巨野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 274900

结直肠癌在临床中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恶性病发病于结肠直肠,因此临床又称其为大肠癌症。从发病机制角度分析,结直肠癌的产生,受环境遗传及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结肠或直肠组织发生恶性病变,促使结直肠癌发病[1-2]。结直肠癌病情进展至晚期阶段,除疾病所致痛苦感受外,在疾病影响下,患者机体将出现代偿性消耗,促使其身体机能、生理功能等下降。晚期结直肠癌治疗多采用化疗方案,现在临床中化疗治疗药物类型多样,但因不同化疗药物类型、作用机制不同,因此疗效、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差异性[3-4]。本次为探究晚期结直肠癌适宜治疗方案,选择巨野县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在该病治疗中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4~69岁,平均(53.67±2.83)岁;体质量52~61 kg,平均(54.11±1.89)kg;患结直肠癌时长9~28个月,平均(16.61±1.89)个月。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4~69岁,平均(53.74±2.77)岁;体质量52~61 kg,平均(54.09±1.91)kg;患结直肠癌时长9~28个月,平均(16.57±1.9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以《结直肠肛管癌》[5]为诊断依据,患者符合诊断标准,确诊为结直肠癌,行专科检查,确诊结直肠癌病情发展至晚期中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患者就诊时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精神状态尚可,沟通表达能力良好;自主配合临床检查及诊疗;沟通研究,患者、家属知晓研究内容,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者;就诊时意识不清,无自理能力者;合并脏器功能不全者;有抗拒治疗行为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奥沙利铂(国药准字H20123346;规格:50 mg)单次用药剂量130 mg/m2,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单次给药时长120 min。奥沙利铂用药第1天,同时给药卡培他滨(国药准字H20123446;规格:1 250 mg/m2),口服用药,服用剂量1 000 mg/m2,连续用药7 d。21 d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国药准字S20200013;规格:4 mL∶100 mg)靶向治疗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用药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贝伐单抗,用药剂量7.5 mg/kg,化疗实施前一天给药,每3周用药1次。随患者化疗治疗疗程配合实施贝伐单抗靶向治疗。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肿瘤相关指标于治疗前、后实施比较。肿瘤指标:采集患者肘部静脉血作为样本行疾病检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中癌胚抗原、胃癌抗原724(gastric cancer antigen 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等肿瘤相关指标检验数据。(2)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情况、治疗有效性分析,①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皮肤毒性、心脏毒性等。②治疗有效性:以《NCCN结直肠癌诊治指南》[6]对患者疾病治疗情况进行评定,评定项:完全缓解者,病灶完全消失,4周内无复发;部分缓解者,病灶较治疗前缩小50%及以上;病情稳定者,病灶未见增长;病情进展者,病灶增加。总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病情稳定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以()描述,治疗前后组间对比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率(%)描述,组间对比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肿瘤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肿瘤相关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肿瘤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肿瘤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值P值癌胚抗原(ng/mL)治疗前9.21±1.72 9.18±1.85 0.075 0.940治疗后4.24±0.36 6.25±1.17 10.3847<0.01 CA724(μg/L)治疗前32.19±5.42 32.22±5.36 0.025 0.980治疗后10.02±3.82 15.67±3.26 7.116<0.01 CA199(U/mL)治疗前40.36±5.18 40.29±5.22 0.060 0.952治疗后26.65±3.47 34.36±4.57 8.498<0.0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n(%)]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对比

3 讨论

结直肠癌在临床就诊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占比较高,是具有显著常见性及高发性的恶性肿瘤疾病类型。随结直肠癌病情发展,患者肠道组织恶性病变加剧,肿瘤将影响肠道管腔直径,形成占位,由此造成肠道堵塞,影响人体代谢、引发血便,若肿瘤远端转移,危及患者生命[7]。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在临床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属常用治疗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在临床中均属化疗药物,奥沙利铂为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在恶性肿瘤疾病治疗中,该药是以靶向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DNA,对其DNA与铂原子交叉联结、基因转录等产生抑制、拮抗,由此管控恶性肿瘤细胞分裂、增殖,促使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8]。卡培他滨在临床中适用诸多类型恶性肿瘤疾病,作为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是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DNA合成为作用机制,因此在用药后,能够发挥药效于病灶,从而产生控制肿瘤发展、促进患者病情缓解的治疗作用[9]。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方案予以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治疗,行治疗后虽然可见治疗效果,但疗效具有局限性[10]。贝伐单抗在临床恶性肿瘤疾病治疗中具有靶向治疗作用,贝伐单抗的使用,通过与游离VEGF-A结合方式,对VEGF-A、VEGF受体-2结合做到抑制,由此干预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对患病患者恶性肿瘤病情做到有效控制,从而对疾病做到靶向治疗[11]。基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疾病治疗需求,提高其治疗有效性,以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方案予以患者临床治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使用,行化疗治疗,干预患者病情,抑制肿瘤占位及对人体生理功能影响,配合使用贝伐单抗,做靶向治疗,管控新生血管形成,干预肿瘤供血,由此于治疗实施后,患者结直肠癌病情得以改善[12-14]。

本次以8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例,对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在该病治疗中作用进行分析,相比可见,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方案患者,其肿瘤相关指标于治疗后有较为显著改善,患者于疾病治疗中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以不同方式行治疗后无差异。治疗有效性统计,采取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方案患者,其总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77.50%(P<0.05)。这与成尧[15]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所得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医治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这一结论相一致。由此证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方案予以患者临床治疗,治疗用药发挥功效,且治疗安全性尚可,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作用明显[15]。

综上所述,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贝伐单抗靶向治疗方案的实施,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病情能够做到有效控制,行治疗后有助于延长其生存期限,治疗期间用药安全能够达到预期,可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