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熊腾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非常高的旅游形式,文化旅游也必将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恩施州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促进恩施州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恩施州旅游业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从恩施州文化旅游的现状出发,探讨发掘恩施州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恩施州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些建议,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文化旅游的对策以便解决相关问题。
关键词:文化旅游;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02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恩施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同)的文化旅游业也在探索中逐步发展起来。恩施州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形成了“人无我有、人 有我特”的资源优势,同时恩施州是土家族、苗族聚集之地,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恩施州地区旅游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近几年,州委、州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高,在州委六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恩施州的“六大产业”之一,明确提出抓好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恩施州一直享受西部大开发的支持政策,这些都为恩施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机遇。现在是恩施州发展文化旅游的最佳时机,抓住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恩施州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土家文化旅游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树立土家文化旅游形象,促进恩施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一、恩施州旅游业的现状
据统计,2011 年恩施州共接待旅游者16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亿元,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56.07%、70.79%。2012年恩施州接待旅游者2198.5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9.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58%、38.3%。
2013年,恩施州形成了1个5A和10个4A的高A级景区集群,主要包括地质奇观游、清江诗画游、峡江山水游、消夏养生游、激情漂流游、民族风情游六大旅游产品。三星级以上宾馆有48家,其中包括四星级以上8家;星级农家乐有1545家,其中包括五星级4家、四星级33家。旅行社拥有74家,其中A级以上旅行社14家(1家4A,10家3A)。具有持证导游达到1205名。[1]
围绕“仙居恩施”这个主题,打造精品、突出特色,开展宣传促销活动。特别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女儿会”、“摆手舞”、“牛王节”、“州庆杰”等四大民族节日,丰富了恩施州民族节日内容,提高了文化旅游知名度。
从恩施州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恩施州的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文化旅游的发展还是相对不足的,主要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接待层次和能力低;品牌意识不强,对外宣传尚不突出;文化旅游人才匮乏;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及文化与旅游没有很好的结合等问题。
二、恩施州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接待层次和能力低
从目前恩施州文化旅游来看,恩施州的景区交通和服务设施,都相对比较落后。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薄弱,尚未形成联通各个县市的交通主骨架网络,景区内的交通以及直达景点的必要道路不畅的现状,造成旅游者出入不便和直接导致了旅游资源难以充分而有效的开发利用。在这方面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问题。全州共有四星级饭店8家,按照五星级标志在建饭店7家,按四星级标准在建饭店10家,相当一部分宾馆、饭店等设施陈旧,这些接待都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此外,水、电、通讯建设大都相对滞后,景区项目单一,普遍存在游客仅仅是观看和游山玩水,旅游产品单一,无物可购,游客逗留时间短,盈利点少难以提高接待水平和吸引更多的游客。
2.品牌意识不强,对外宣传尚不突出
由于观念意识上的差距,人们对恩施州存有的品牌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品牌意识不强,近期开发出来的旅游商品,不是缺乏地方特色,就是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整体推出知名品牌,使恩施州的很多品牌在全国、全省缺少知名度。虽然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州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抓手,并从本级财政预算资金1426万元专门用于支持2012年旅游宣传促销,但收效甚微,恩施州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还不够鲜明、生动、突出。
3.文化旅游人才匮乏
据不完全统计,恩施州旅游产业直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左右,但是持证导游仅有1205名,这些人员中大多数是专科学历,高等院校本科学历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他们还大多数都是恩施本地人,刚刚从学校出来的,缺乏文化旅游管理经验,有文化旅游管理经验的人很少,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待遇低,加上编制限制,很难从外面引进高层次人才;由于缺乏对中层干部的有效激励、管理机制,不能有效调动中层干部积极性;部分干部平常不学习,工作能力差,不能适应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由于恩施州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各个地区的旅行社不得不降低用人标准,相当一部分导游不仅缺乏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影响了文化旅游的有效开展。
4.文化和旅游没有很好的结合
恩施州文化旅游发展缓慢最主要原因是文化和旅游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虽然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但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恩施州地区的自然景观,以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为主。目前旅游发展只是单纯的游,没有文化的内涵意义,给发展文化旅游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三、发展恩施州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
鉴于,恩施州在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人将结合恩施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尤其是交通落后,而仅靠自身财力和招商引资难以改变这种状况。恩施州需要进一步加大交通建设,全力支持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恩施州各个县际间二级公路的改造升级,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让交通更加流畅,增加从城市通往景区的公共汽车,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路面环境,让游客的出行更加方便。此外,按照“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批文化旅游星级宾馆、农家乐以等配套设施,提高旅游者可进入程度,才能让良好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更好的充分利用,促进恩施州文化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2.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恩施州应该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并与相关的旅游区形成合理分工和布局,而不是相互模仿和雷同。要突出和保持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有意识地突出旅游资源固有的个性,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设计具有浓郁民族文化和地方传统特色的旅游项目,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商品体系。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土特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具有实用和纪念双重功用,是文化旅游应重点开发的商品,开发这类商品应注重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技巧、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同时,应积极对外对外进行宣传报道。通过拍参加旅游产品说明会和展览会等形式把恩施州的民族文化资源宣传出去,政府也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支持恩施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恩施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树立旅游州的形象,必须扩大对国内外的宣传。
3.加快培养和引进恩施文化旅游人才
由于恩施州各个部门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缺乏对文化旅游业的了解,首要的问题就是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整体素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离不了人才,人才的需求也必将贯穿于产业建设的始终。人才是现代旅游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业人员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及增强群众的参与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发展中可采取利用本地教育资源定向招生和与湖北民族学院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联姻定向委培,在学校增旅游管理专业,加大培养旅游人才的规模,加快以“导游人才”、“民间工艺大师”、“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等为主体的旅游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考虑到基层的实际情况,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招考名额用于基层文化旅游单位引进人才,促进知识更新,改善人才结构。以满足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多种需求,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
4.加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
在这些建议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只有这两方面的很好结合,才能很好的发展文化旅游,才能达到共赢。文化与旅游是具有的紧密联系。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将文化和旅游紧密相结合的,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恩施州在建设旅游区项目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把恩施州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在各个旅游景区开展一系列的民族文化活动,使旅游景区的民族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促进了恩施州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参考文献:
[1]2013年恩施州统计年鉴.
[2]王宁霞,许兴斌.新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优势与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
作者简介:熊 腾,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