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石建莉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山东济南25003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的是围生期新生儿由于缺氧所诱发的脑部病变症状,其主要诱发原因在于围生期窒息,患儿具有昏迷、呼吸不规律等症状特点[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健康,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比如心肌损伤等[2]。临床常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稳定患儿细胞膜,预防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位置血液循环状态。左卡尼汀具有保护血管的功效,能够改善患儿细胞能量供应能力,避免游离脂肪酸等有害物质的聚集,可缓解缺血、缺氧对心肌功能所产生的影响[3]。为了深入探究左卡尼汀与磷酸肌酸钠联合使用的效果,该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于该院救治的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研究结果讨论,现报道如下。
选取于该院救治的5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双盲法纳入联合组与参考组(n=26)。参考组患儿男女性别占比是14∶12;胎龄35~40周,平均胎龄(38.03±1.29)周。联合组患儿男女性别占比是13∶13;胎龄34~40周,平均胎龄(38.09±1.23)周。两组患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②合并心肌损伤;③孕周时间≥33周,出生体重≥2 600 g[4];④患儿家长知情同意,自愿加入,且获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查通过。
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儿;②合并具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③具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④中途退出研究的患儿。
为入选患儿均实施对症支持治疗,包含吸氧、保持水电解质循环及抗惊厥治疗等。参考组应用磷酸肌酸钠(国药准字H20073072)治疗,磷酸肌酸钠0.5 g融入5%葡萄糖溶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组使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0.05 g/kg左卡尼汀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13065)融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4 d。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救治前后新生儿血清脂联素(APN)、白细胞介素-6(IL-6)、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内皮素-1(ET-1)指标予以检测[5]。记录患儿的病情恢复率(显效率+改善率)。显效:新生儿脑部功能、肌张力恢复正常,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改善: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有所好转;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6]。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联合组患儿血清脂联素是(41.03±5.19)mg/L,参考组是(32.48±4.52)mg/L,两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参考组与联合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参考组与联合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APN(mg/L)IL-6(ng/L)HIF-1α(ng/L)ET-1(pg/mL)联合组(n=26)参考组(n=26)t值P值41.03±5.19 32.48±4.52 6.335<0.001 27.37±3.15 38.13±4.25 10.371<0.001 0.35±0.05 0.62±0.12 10.59<0.001 45.84±5.02 55.19±6.48 5.816<0.001
联合组患儿的病情恢复率是96.15%,参考组患儿的病情恢复率是69.23%,联合组病情恢复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参考组与联合组患儿的病情恢复率比较
联合组2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参考组4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参考组与联合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具有脑组织水肿、软化等病变特点,是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神经系统功能[7]。新生入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意识状态障碍、肌张力异常。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脑水肿或者颅内出血等,危及新生儿生命。在治疗不当或者救治不及时的情况下,也可能会造成脑性瘫痪、视力障碍或者智力较低等后遗症[8]。
磷酸肌酸广泛分布在人体肌肉组织中,可以开放合成通路、减少分解的方式,对肌纤维膜产生保护作用,预防心肌损伤的持续发展[9]。磷酸肌酸可减轻患儿的心肌收缩障碍症,使患儿细胞中磷酸水平保持较高状态下,缓解其缺血、缺氧的症状,避免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左卡尼汀能否为细胞提供能量,预防游离脂肪酸等有害物质的聚集,对患儿血清指标的改善可产生积极影响[10]。左卡尼的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去除人体代谢中不良物质,加速代谢速度,改善线粒体状态。在机体缺氧环境下,依然能够增强线粒体活性,对心肌细胞的恢复有益。
陈静等[11]在研究报告中,以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的对照组新生儿,其临床总有效率是76.6%,低于磷酸肌酸钠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的试验组新生儿总有效率(92.1%)。对照组及试验组患儿血清脂 联 素 水 平 分 别 为 (32.17±4.69)mg/L,(39.87±5.62)mg/L,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45.14±5.62)ng/L,(28.13±4.17)ng/L,低氧诱导因子-1α指标是为(0.61±0.13)ng/L,(0.39±0.08)ng/mL,内皮素-1水平分别为(55.21±6.74)pg/mL,(46.23±5.24)pg/mL。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的新生儿,其血清指标改善效果更优,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该次研究结果显示,APN、IL-6、HIF-1α及ET-1指标分别是(41.03±5.19)mg/L、(27.37±3.15)ng/L、(0.35±0.05)ng/L及(45.84±5.02)pg/mL,均优于参照组。联合组患儿的病情恢复率是96.15%,参考组患儿的病情恢复率是69.23%,联合组病情恢复率较高(P<0.05)。研究结果与相关参考文献数据结果大致相符,证实了联合应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的效果。相较于单独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方法,联合使用左卡尼汀注射液可改善病血清指标,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后,脑耗氧量会显著发生变化,对脑部活动、患儿智力发展等均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全,自身抵抗能力较差,故而在临床治疗中,易于出现各类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磷酸肌酸钠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期间,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12]。该次研究中治疗后联合组2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参考组4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可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磷酸肌酸钠作为心肌保护剂,可直接进入患者细胞中,在人体缺血、缺氧状态下,细胞膜的穿透力更强。磷酸肌酸钠能够保护患儿的心肌功能,可快速改善患儿身体能量损伤、脑损害的症状,争取更多的有效治疗时间。在缺氧状态下,能量代谢障碍的调节效果显著,对患儿的细胞线粒体结构也能够产生保护作用。药物应用期间安全价值较高,可在改善其运动状态的同时,预防不良问题的发生,药物应用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左卡尼汀作为食物构成部分,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为类似维生素的营养素。联合使用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加速脂肪酸β-氧化的速度,促进脂肪的分解,对脂肪代谢能够产生调节作用。左卡尼汀作为有效的脑保护剂,在发生缺血关注损伤的情况下,可显著发挥脑组织保护作用,保护线粒体结构与功能,预防细胞启动凋亡程序。左卡尼汀能够满足人体代谢所需的天然物质,其功能主要是促进脂质代谢,可以作为营养剂使用。在联合应用左卡尼汀与磷酸肌酸钠的方式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药物作用效果显著,可发挥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价值。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钠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较好,可缓解患儿临床指标,提升其治疗有效率,且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价值较高,适合临床使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