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

时间:2024-07-29

石健

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启东 226200

急性阑尾炎有着发病急、病程进展快、生理疼痛较强的阑尾炎病症,通常情况下,在阑尾炎病症的炎性病变发展较为严重时,会因炎症病情影响,诱发阑尾穿孔,同时有着诱发阑尾脓肿、窦道、瘘管等病症的概率。 急性阑尾炎病情一旦发展至穿孔性生理组织,会致使细菌侵入腹腔、肠道,引起腹膜炎等其他感染性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严重威胁,故多数急性阑尾炎临床确诊以后,都会选择合适的术式完成阑尾病灶的切除,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1-2]。该次研究中,基于该院2018 年 6 月—2020 年5 月接收并实施医疗干预136 例急性阑尾炎的微创小切口手术干预立项,分析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干预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于急性阑尾炎临床手术干预措施立项,收录该院接收并实施医疗干预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6 例,自愿选择常规开腹阑尾手术的68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 35 例,女 33 例;平均年龄(35.26±3.25)岁;平均病程(2.35±0.25)h。 自愿选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68 例患者纳入干预组,其中男38 例,女30 例;平均年龄(37.11±3.15)岁;平均病程(2.27±0.35)h。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该次研究收录患者均在入院选择术式时充分了解相关术式,秉承自愿选择原则完成分组,所有入组患者均以签署调研意愿书。该次研究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发病时间处于0~4 h,临床症状表现为机体发热、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符合手术指征、未合并器质病变型疾病、签署调研意愿书。

排除标准:发病时间超过4 h,病情紧急者、合并存在其他胃肠道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干预,常规阑尾切除术实施前,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通过按压的方式寻找压痛点,调整切口角度,打开麦氏切口,依次分离皮肤、皮下组织、 腹外斜肌组织等, 钝性分离腹横肌与腹内斜肌,打开腹膜,明确结肠、直肠生理部位,顺着结肠找到阑尾组织,贯穿缝扎后切除阑尾组织,缝合阑尾残端[3]。

干预组行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术前行常规麻醉方式,指导患者选取平卧位,完成常规消毒铺巾操作,于右下腹压痛点1~2 cm 位置打开手术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组织,暴露盲肠部位、确定结肠生理位置,沿着结肠确定阑尾组织位置,准确定位后,借助阑尾钳将阑尾组织拉出切口,切除阑尾组织,包埋切口近端,使用乙醇消毒末端后进行缝合,术后3 d 内基于抗生素干预治疗[4]。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切口感染、肠梗阻病症;②治疗指标:包括手术用时、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③VAS 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 0~10 级,级数越大,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干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94%,其中包含低血压 1 例(1.47%)、肠梗阻 1 例(1.47%);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其中包含低血压4 例(5.88%)、肠梗阻 1 例(1.47%)、切口感染 3例(4.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指标对比

干预组手术用时、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指标比较()

组别 手术用时(min)出血量(mL)切口长度(cm)住院时间(d)对照组(n=68)干预组(n=68)t 值P 值30.15±1.38 25.29±1.15 22.310<0.001 45.21±8.24 25.11±5.25 16.964<0.001 4.16±1.33 2.44±1.05 8.370<0.001 25.35±1.35 15.11±1.39 43.549<0.001

2.3 两组术后VAS 评分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 6~24 h 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 VAS 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 VAS 疼痛评分比较[(),分]

组别 术前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对照组(n=68)干预组(n=68)t 值P 值5.84±1.35 5.79±1.25 0.224 0.823 5.75±0.74 4.45±0.68 10.667<0.001 4.38±0.58 3.29±0.45 11.907<0.001 3.49±0.35 2.25±0.31 21.870<0.001

3 讨论

阑尾炎属于极为常见的临床急腹症,临床发病率极高,据相关数据分析得知,每年急腹症发病率中,阑尾炎的发病率占总发病率的40%~60%。 其中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又占阑尾炎病症发病率的60%~70%[5-6]。急性阑尾炎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急腹症,根据其病症分型,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穿孔性阑尾炎、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等不同病症,但是相同的是在临床症状表现方面,大多存在腹部右上侧疼痛、按压痛且疼痛位置随时间变化而转移的现象。 从病理原因上分析,阑尾炎病症是由于阑尾组织出现梗阻,导致病原菌感染阑尾组织后引起的炎性病变的临床表现[7-8]。 在致病因素方面,急性阑尾炎与患者的运动状态、饮食状态等有着较大的联系,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史。 临床治疗方面,主要以手术切除病变阑尾为主,常用的有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等。 该次研究中,基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微创小切口干预治疗,由于手术切口较小, 在手术实施期间, 通过各类手术器械的辅助, 完成病变阑尾的切除与残端缝合, 基于手术缺口较小的原因,术后恢复更快,手术价值进一步体现[9-10]。

该次研究中,基于该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如下:干预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94%,其中包含低血压1 例(1.47%)、肠梗阻1 例(1.47%);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其中包含低血压4 例(5.88%)、肠梗阻1例(1.47%)、切口感染 3 例(4.41%),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在并发症发生率控制方面,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在艾智多杰等[11]人的研究中,得出Ⅰ、Ⅱ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4%、2.63%, Ⅱ组低于Ⅰ组(P<0.05),与该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指标数据方面较之对照组更低,其中手术用时、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唐文齐[12]的临床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32.61±3.42)min、住院时间(2.35±0.52)d、术后下床时间 (7.06±3.12)d、 手术切口长度 (2.04±0.22)cm、术中出血量(62.31±4.50)mL 等相关数据较之对照组均占据优势(P<0.05),与该次研究相似。

说明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中,治疗效果、预后效果更胜一筹。 两组患者各时段VAS 评分分析, 术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价,术后 6~24 h,VAS 评分数据均存在差异, 随着时间的延长,VAS 评分差异越来越大(P<0.05),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得知,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微创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基于其自身微创、高效、预后良好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更大的价值,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提升了相关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