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9
陈小兰
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医院妇产科,广东东莞 523841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不断严重,社会工作和竞争压力也不断的增加,导致复发性流产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复发性流产是临床常见妇产科疾病之一,指的是胚胎着床后发生的至少3 次的自然流产事件,其发病率约为30%[1-2]。 该疾病以早期流产为主,晚期流产占比偏低。 该疾病发生后不仅会损伤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加重其家庭压力,对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的研究认为[3],该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中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等均为该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因此针对患者的治疗需要开展针对性疗法。目前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方案为主,黄体酮是常用药之一,但是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黄体酮治疗该疾病的效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4]。 地屈孕酮在该疾病的治疗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为探究两种药物对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该次择取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期间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流产保胎患者共328 例分组开展不同给药模式临床效果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择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流产保胎患者共328 例,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164例和观察组164 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2~42 岁,平均(32.5±2.3)岁;流产发生时孕周6~13 周,平均(7.5±1.2)周;清宫手术频率1~4 次,平均(2.2±0.4)次;自然流产2~6 次,平均(3.6±1.4)次;体质量指数21.3~28.5 kg/m2,平均(24.6±1.5)kg/m2。 观察组患者年龄21~40 岁,平均(31.8±2.2)岁;流产发生时孕周6~12周,平均(7.4±1.1)周;清宫手术频率1~6 次,平均(2.4±0.5)次;自然流产2~5 次,平均(3.4±1.3)次;体质量指数21.5~28.2 kg/m2,平均(24.2±1.4)kg/m2。针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可开展对照研究。
纳入标准: 患者反复自然流产至少发生2 次,未发生死胎、死产以及活产情况;进行血糖、性激素、黄体功能等指标检查结果无异常;封闭抗体检查结果显示阴性,患者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排卵和子宫内膜组织均正常,性伴侣精液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排除标准:子宫发育异常;异位妊娠;月经周期异常;染色体异常;子宫颈功能异常;血型不符;对研究用药过敏患者。
对照组患者开展黄体酮治疗,黄体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31021401; 规格含量:1 mL:20 mg×1 支/盒)肌肉注射给药, 患者妊娠后肌注给药剂量:40 mg/d,妊娠70 d 后肌注剂量调整至20 mg/d,一直到妊娠12 周。
观察组患者开展地屈孕酮治疗,地屈孕酮片(注册证号H20130110;规格:10 mg×20 片/盒)口服给药,首次给药剂量为40 mg,后期维持给药剂量为10 mg,给药8 h/次, 直至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控制且消失,妊娠时间在10 周以上患者该药物给药剂量以10 mg/次,给药1 h/次的频率为准。 若患者年龄超过38 岁,或合并阴道出血症状者需要开展心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足月生产、早产和流产等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等婴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中人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PIBF)含量、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
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足月生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和流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n(%)]
观察组患者婴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婴儿不良结局比较[n(%)]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血清PIBF 和HCG 水平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PIBF 和HCG 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PIBF 和HCG 水平比较(±s)
组别临床症状消失时间(d)阴道出血腰腹疼痛下腹疼痛HCG(U/L) PIBF(pg/mL)观察组(n=164)对照组(n=164)t 值P 值4.12±0.65 5.68±0.74 20.283<0.05 4.46±0.35 5.94±0.56 28.701<0.05 5.13±0.14 6.74±0.25 71.958<0.05 5 346.25±265.48 3 726.45±241.62 58.868<0.05 1.32±0.42 0.58±0.21 20.181<0.05
复发性流产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指的是女性妊娠后连续3 次或以上发生的自然流产事件,但是生化妊娠不包含在该范围中。该疾病发生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育健康,还会加重其家庭和社会的精神负担,因此对该疾病开展积极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临床中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通常选择黄体酮肌肉注射给药治疗,但是该药物应用后患者发生皮疹、硬结、感染等多种不良反应风险较高,因此其保胎效果大打折扣[5]。 所以探究该疾病更科学有效的治疗对提升患者保胎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地屈孕酮属于口服用孕激素,亲和力较强,不会产生雌激素或雄激素不良作用,该药物对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机制是对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间接或直接改善,并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殖母胎界面的淋巴细胞,以提升受精卵种植率。孕酮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子宫平滑肌兴奋性, 促进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在受精卵着床和维持妊娠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地屈孕酮对淋巴细胞生成孕酮有诱导作用可促进封闭因子的产生,对淋巴细胞合成产生非细胞毒性Th2 细胞有激活功效,可减少细胞毒性Th1 细胞含量,减少复发性流产发生率,同时可在母体界面对NK 细胞的活化进行有效抑制,诱导合成封闭抗体,便于继续妊娠。 孕激素对子宫内膜逐渐向分泌期转化有促进作用,可有效降低子宫内膜环氧合酶-1 水平,减少前列腺素生成量,便于胚泡的植入[6]。同时该药物对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性有促进作用,可以维持和保护患者继续妊娠。孕酮诱导产生封闭因子在保护胚胎免疫调节和存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地屈孕酮口服给药能够提升诱导阻断因子水平,使其恢复到正常妊娠者的水平。 在张粉叶等[7]的研究中B 组正常分娩率80.95%高于A 组47.62%, 流产率7.14%低于A 组23.81%,早产率11.90%低于A 组21.43%。 在赵文聪等[8]的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4.00%,对照组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李凤英[9]的研究中实验组阴道出血消失时间 (4.98±1.02)d 少于对照组(5.81±0.57)d,腰腹疼痛消失时间(5.88±0.78)d少于对照组(6.92±0.34)d,下腹坠胀消失时间(5.38±0.91)d 少于对照组(6.34±1.01)d。 在张霞[10]的研究中观察组HCG 水平(5 139.74±542.63)U/L 高于对照组(3 148.52±419.04)U/L,PIBF 水平 (1.24±0.33)pg/mL高于对照组(0.63±0.17)pg/mL。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足月生产率82.32%高于对照组49.39%,早产率14.63%低于对照组39.63%, 流产率3.05%低于对照组10.96%(P<0.05);观察组新生儿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4.11%, 新生儿窒息率2.52%低于对照组10.96%,巨大儿率0.63%低于对照组5.48%(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消失时间 (4.12±0.65)d 少于对照组(5.68±0.74)d,腰腹疼痛消失时间(4.46±0.35)d 少于对照组(5.94±0.56)d,下腹坠胀消失时间(5.13±0.14)d少于对照组(6.74±0.25)d,观察组HCG 水平(5 346.25±265.48)U/L 高于对照组 (3 726.45±241.62)U/L,PIBF水平(1.32±0.42)pg/mL 高于对照组(0.58±0.21)pg/mL(P<0.05),提示地屈孕酮给药后可以有效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其妊娠得到良好维持,提升保胎成功率。
为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指导,告知其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常规检查的意义,告知其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 发生流产后需要尽快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避免其过度忧伤影响治疗,同时告知患者短时间内应严禁发生性生活;患者需要适当进行锻炼、合理饮食以增强免疫力,尽量避免到伤寒、肺炎、流感等高发区域进行活动,远离该类人群,同时禁止主动或被动吸烟,尽量避免到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区域和场所参与活动;再次妊娠后应避免进行重体力活动,避免用力大便和提举重物,妊娠早期避免与X 线、放射性同位素、超声波等接触,以免发生胎儿畸形。
综上所述,复发性流产患者临床治疗中给药地屈孕酮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升患者保胎成功率和足月妊娠率,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化验项目水平恢复正常,这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